王婉婷
摘要:紡織行業是我國的底層行業,處于這個行業列的下游。作為一個民生行業,在當下行業的不斷發展中,仍然處在一個較為重要的地位上。紡織工藝較為復雜,包含多個流程,任何一道工序的事物都會造成質量上的損失。對紡織工程的工序來講,使得所有的工序都在可控范圍內,可以提升對質量的控制。本文對紡織工程設計的工程進行簡單的講述后,對紡織工程工序質量控制方法進行分析,全面提升紡織工程質量。
關鍵詞:紡織工程;工序;質量控制;紡織質量
前言:
對一個企業來講,產品的質量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紡織企業屬于輕工業,在建設過程中會遇到較大的問題,而工程本身對外界環境的要求較高,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要對各環節加以控制,提升產品質量。紡織工程工序較為復雜,本文主要對部分工序進行講解。
一、紡織工程工序概念
紡織工程工序是指在紡織生產中的所有流程,在整個紡織工程中會涉及到對原材料的處理以及相對應的加工流程,也涉及相關數據的分析及相關設備質量的檢測。因此,想要在紡織工程工序中進行質量控制,就需要從工藝、數據分析及質量檢測入手,不斷提升紡織工程工序質量的控制[1]。
紡織過程的主要工序分為清棉工序、梳棉工序、條卷工序、精梳工序、并條工序、粗紗工序、細紗工序、絡筒工序、捻線工序、搖紗工序等多個工序。將原棉經過多道工序加工后,最后形成客戶所需的成品。這些成品的質量受到原材料及工藝的控制,在各工序之間要保證各工序有序進行,保證產品在生產工程中不會出現質量上的問題。
相比起傳統的紡織工程工序來講,現代化設備的使用,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對質量也有所提升。在紡織工程上,要充分地考慮各工序之間的相互配合,對半成品的存儲與運輸也要考慮在內。工序質量受控是提升質量的核心內容,對企業來講,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手段,提升紡織工程工序的受控程度。
二、紡織工程工序當前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紡織工程中,問題的出現一般是因此相關操作失誤或者相關管理不到位,紡織企業在整個生產鏈的最低端,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造成一系列的蝴蝶效應。簡單來講,問題的出現一般在以下三個環節:
1、設備質量檢測工作不足
紡織工程一般工序較為復雜,且由于工程量較大,在生產中對相關設備的質量檢測工作往往不到位,就會出現質量問題。由于檢測設備有限,在對絡筒檢測中往往間隔時間較久,且無法做到全面檢測工作,對質量會有較大的影響。該原因的出現是由于企業的檢測設備有限,相關制度不完善,且檢修時間較長,人力不足。在檢修時會出現檢查不到位,無法處理相關隱患,最終導致成品有瑕疵[2]。
2、大量數據分析工作滯后
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企業也需要對產品的生產開展系統的全面質量檢測,過程中會出現海量的數據。由于數據量過大,人工分析需要較多的時間,則無法及時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即便出現一定的問題,也無法及時的發現,由于大量的數據分析效率不高,導致分析工作滯后,最終導致很多隱患無法解決。
3、對客戶需求認知不足
客戶對產品的質量要求不同,對相對應的工藝需求及配方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加工過程中要對客戶的需求充分分析后,開展加工生產。但是在生產前與客戶溝通不足,且對客戶對質量的需求不明確,會導致生產出來的產品無法滿足客戶需求,一定意義上也會產生質量問題。
三、紡織工程工序質量控制方法
1、提高過程中質量檢測工作
該部分主要以絡筒在線質量檢測為研究對象,展示質量檢測工作開展的現實性。假設絡筒完成一次全面的檢修工作時間大約在1年左右,由于在檢測過程中還要進行品種翻改等工作,就會延長檢測時間。而這僅僅是單純的理論計算,在實際的操作中會遇到平改車測試等問題,會造成檢測重讀的情況發生。而且這種檢測方式在質量把控上會有一定的缺失,很難做到全面穩定,更別提提高產品質量。
合理的檢修狀態應該是一個月一次,且與企業的糾正能力相關,企業在發現問題后需要及時且完全解決掉。選擇合適的檢測工具,對相關設備加以全面的檢測。針對絡筒來說,可以將所有的細紗錠子按照規律做好編號工作,并用一批相對應的細沙試驗管,在檢修時只要按照編號兩兩對應,就可以做到檢修結果直觀展示出來。并依據數據制作相對應的波長圖,有針對性地做好糾正工作。
2、利用多種數據處理工具,提升數據處理效率
大量的數據產生單純地依靠人工計算,在很多問題出現時沒辦法第一時間解決,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在當前信息化發展迅速的現在,企業對數據的分析以及結果的傳達,就可以借助相關軟件系統進行分析。通過對企業的相關設備品性充分了解后,可以根據企業生產的狀況設定相對應的數據。在軟件對搜集到的數據分析后,可以直觀地展現出出現異常的位置,維護人員可以及時地對問題部分進行維修。軟件的開發要嚴格地與企業的狀況結合,每個企業中所采用的設備及相關操作系統都有所不同。不同于傳統的生產設備,在紡織工程中很多設備都得到了更新,因此相關軟件也要符合設備的基礎參數,經過分析后,可以收集到準確的數據。依托現今的計算機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可以保證信息更新的即時性以及對故障位置的準確性。
3、充分了解客戶需求,針對性地進行工序質量控制
針對由于對客戶需求不明確而出現的質量問題,可以采取以下幾種辦法進行解決。一是與客戶進行有效的溝通,有針對性地進行工序質量控制。比如客戶定制的產品要做深色染色,在生產過程中要調整相關原材料的配比,以滿足客戶需求為主,調整工序。二是建立相關客戶檔案,對大批量定制客戶及長久合作客戶,建立客戶供貨質量檔案,保證提供給同一客戶的產品質量統一。盡可能地滿足同一客戶前后定制的產品不會出現明顯差異,對斷續供貨的客戶也要保證質量差異在合理范圍內,滿足客戶對織物的需求。三是將質量控制向下游延伸,企業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與客戶進行深入交流,滿足客戶的潛在需求,充分滿足客戶對產品的需求,贏得客戶信任。
經過紡織工程工序生產出來的產品,最終都是要供貨給對應的客戶,如果提供的產品質量上有問題,就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且不同客戶對產品的質量需求點也有所不同,要嚴格根據客戶的需求安排相關工序流程。
總結:
紡織工程工序所生產出來的成品,最終是要進行其他加工的,因此在質量控制上要考慮到后續的需求,設置相關原材料的配比。工序對質量的控制,是對產品質量的整體控制,企業加強對質量的控制,才可以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因此紡織企業要在不斷增強技術,從自身的發展需求出手,利用現有的設備資源對數據進行分析后,提高工序質量控制的科學合理性,將所有的工序質量在企業的控制狀態下對產品質量進行改進與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勁宇.紡織工程技術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控制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v.26;No.648(22):69-69.
[2]董化玲,邱洪軍.淺談幾種紡織工程工序質量控制方法[J].棉紡織技術,2009,37(10):49-51.
[3]張穎陽.淺談紡織工程工藝改革探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8(1):20-20.
[4]章友鶴.針織用紗質量控制技術問題探討[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1):1-3.
[5]陳勁宇.紡織工程技術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控制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v.26;No.648(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