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莎莉
【關鍵詞】 ?寄宿制學校 高一新生 心理調適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5.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3-009-01
一、問題的提出
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心理調適是與心理健康直接相關的基本概念。心理調適是指運用心理科學的方法,對自己或他人進行心理調整,以使其達到健康狀態的過程。心理適應能力是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之一,同時也是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之一。高中生,特別是高一新生,處于新環境,面臨來自社會、家庭、老師、同學以及自身等方方面面的壓力,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而民族地區寄宿制學校的高一新生在進入高中后所反映出來在心理問題較之一般學生更多,如不及時發現、解決,對這些學生的生活、學習影響很大。
本文旨在通過調查分析,針對民族地區寄宿制學校在高一新生心理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提出問題,并試圖尋求解決的辦法,以使這些學生能盡快適應高中生活,并對其終身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二、民族地區寄宿制學校高一新生心理問題特點及成因
(一)學習壓力感增強及成因
初中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其教學內容相對較簡單,而高中階段的教學面向高考,對學生各方面的要求都要比初中要高。很多學生靠初中階段的簡單知識點記憶,甚至臨考前死記硬背就能得高分的方法,來應付高中的學習生活,效果很差,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自信心大大下降。
(二)人際關系敏感及成因
這期間的學生均是15至18歲,從心里學劃分正值青年初期,思想波動大,行為表現搖擺不定。而且學校中的大部分學生均是獨生子女,學生在家已養成自私,不肯謙讓的性格,易和人起矛盾。另外,生活貧困、成績不理想等原因亦使學生產生矛盾。
(三)民族文化差異及成因
民族地區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多為少數民族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且多為留守學生。由于民族風俗、生活習慣、環境的差異導致學生進入高中后難以融入新的集體。
三、心理調適對策
(一)以制度為保障,整合資源共同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立足校情,制訂切實可行的心理咨詢室實施方案,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重視學生全面發展,并對各項工作細化,分工到處室到個人。政教處與各年級部共同制定家校聯系制度,要求高一新生家長,特別是外出務工的家長定期與班主任取得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在校情況。
(二)以咨詢為基礎,幫助學生調適心理
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心理咨詢是高中新生心理調適的基礎。只有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才能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為此,學校成立心理咨詢室,各年級部分別設立心理輔導員,為高一新生建立心理檔案,定期搜集整理各班的心理健康晴雨表,對高一新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干預。
(三)以課程為依托,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常規課堂教學
1.開設心理健康課,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正視自己的心理沖突
在心理輔導課的教學中,以介紹基本的心理學知識為主,主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心理問題。其中,課程設置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理論課程,如理論講座,交流討論等,在理論學習中正確認識心理健康,以良好的心態去對待自己的心理沖突。另一部分為活動課程,活動內容包括:如表演、互換角色等。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了解自己、與他人交流,還可以掌握一些心理調節的方法。
2.將各學科教學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
學科的滲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高中課程內容的滲透。比如,歷史課中英雄人物的堅強意志和英雄事跡、語文課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寫等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高中課程手段的滲透。
(四)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校園活動是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載體,是育人的重要途徑。充分挖掘潛力,廣泛運用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校園活動。包括:
1.舉辦主題班會,對高中新生進行心理調適
根據新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和目前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創設以養成教育、感恩教育、心理輔導、我心目中的稅收、黨在我心中、我愛祖國、前途理想教育等為主題的主題班會。有時還邀請家長參加,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2.定期舉辦體育節、藝術節,施展學生個性,增強其自信心
為實現“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辦學宗旨,施展學生個性,豐富校園生活,定期舉辦全校體育節和藝術節等文化活動。每學年的下學期學校都將舉行一次體育節,內容包括體操、田徑、球類、跳繩等,要求在校學生人人參與。每逢迎新年之際,舉辦一次校園新春藝術節,包括元旦晚會、游園活動、書畫展覽、籃球賽、登山比賽、迎面接力等項目,在快樂、祥和的氛圍中辭舊迎新,大大活躍了校園文化。
3.開展各種課外活動,搭建個性發展平臺
學校立足于課堂校園,延伸至課余校外,來著手落實校園文化建設,很好地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教育教學中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校園成為同學們學習、成長、張揚個性、發展特長的樂園。
綜上所述,民族地區寄宿制的高一新生產生心理問題并不可怕,只要找準問題,學校、社會、家長一起配合,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預對策,大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就會得到有效解決,也能很快地適應高中的生活、學習,并有利于其終身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田曉峰.盤錦市寄宿制高中新生的學校適應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干預的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2011.
[2]王明春.高一學生心理適應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05.
[3]韋鈺.《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