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茂生
【摘要】 ?新課改中,綜合實踐活動課如和煦的春風, 為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在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和教學中,我們要緊扣現實生活,讓學生走出課堂、了解社會、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關鍵詞】 ?生活素材 實踐活動 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
【中圖分類號】 ?G62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3-051-01
新課改中,綜合實踐活動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孩子們面前,它如和煦的春風,為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與此同時,過程的實踐性、內容的開放性、參與的自主性和目標的生成性等特點也給我們老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受條件限制,我們無力開發條件性課程資源,但我們可以重視動態生成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學生和學校以及社區的現實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素材,這是綜合實踐活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課程資源。在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和教學中,我們要根據自身的特點,緊扣現實生活,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走向社會,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一、以實踐活動為主線,發揮課程效應
為推進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在教學中應以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多種形式來促進與保證課程實施。一是選好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要選取能讓學生“心動”的主題,這個主題越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越好,范圍越小越好,讓學生在活動沒有開始之前便“蠢蠢欲動”,這樣才會使課堂活動之外的真正探究因這份心動而更加豐富多彩。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課程會遇到新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采用典型引路給大家以啟示是一個成功的舉措。三是專題細化。如根據大專題設立若干小專題以利于深入研究,又如由此專題引出彼專題繼續研究等,例如開展《聲音與健康》的專題活動時,讓學生簡單描述一下每天從清晨起床到晚上入睡,所聽到的各種聲音,以及它們給你的生活、學習帶來怎樣的影響?學生就會饒有趣味地談及動聽的音樂給人帶來賞心悅目的感覺,刺耳的噪音有損身體健康……以這個契機達到對學生進行安靜教育。由大及小也好,由此及彼也好,只要有利于學生發展,完全可不拘泥于計劃。四是有機整合。實踐活動涵蓋面廣,與學校德育活動、學科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活動等有機整合,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體效應。
二、貼近學生生活,在課題研究中學會做人
學生是活動的主人,是設計者、實踐者、體驗者、發展對象和評價者,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自主實踐,主動探究,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我們積極引導學生面向生活,從日常生活中選取要探究的問題或課題,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組織、幫助學生通過游覽、考察、訪問、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決問題及欣賞、創造、實踐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品質。如:教學《紙與我們的生活》這一課,教學內容是為了讓學生明白節約用紙是保護森林,愛護環境的一種體現。我通過開展調查、討論、手工制作等活動,使學生懂得愛護資源要從我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認識了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了解紙的來源和破壞森林的災難后果。同時,圍繞“我是環保小衛士”、“我為環保獻一計”等主題,征集環境保護金點子。利用班會活動課開展“我為家鄉添新綠”、“清清溪水靜靜流”等綜合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為家鄉添上一點綠色,用實際行動宣傳教育帶動身邊的人共同關注環境保護,共同關注家鄉建設。
三、合理利用資源,讓綜合實踐活動走向社會
陶行知先生說:“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會上去,以社會為學校。這樣,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來。”社會是個大舞臺,更是一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活生生的現實,也為孩子們的活動貢獻出了比教科書更詳盡、更感性、更生動、更富有人情味的環境。只有把社會還給學生,才能提高學生認識社會的能力,使課本的知識變得“活”起來,在社會中得到拓寬、發展、延伸。
我們的鄉村雖然沒有繁華與熱鬧,卻自有一方廣闊的天地。孩子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如畫的大自然就是他們的搖籃。稻花的幽幽清香,桃李的酸甜可口,紅豆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里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生活風俗都可以成為我們可利用的資源。
我們可以結合農村時令開展活動。在農村,一年四季的色彩分得最清晰。抓住農村時令特征明顯的資源優勢開展野外實踐活動,帶領孩子們親近大自然,有利于激發他們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秋天到了,金黃的稻子成熟了,村頭柿子樹上的柿子笑紅了臉,我們班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成熟的秋天”,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尋找秋天,歌詠秋天,在活動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驗勞動的滋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裕的時間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翅膀,廣袤的空間是綜合實踐活動的舞臺。作為綜合學科的教師一定要努力為學生開辟學習的空間,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讓學生的個性在實踐中得到張揚,學生的整體素質在實踐中獲得提高,一個個新的生命在實踐中生成。我們相信雖然嘗試的過程不會一路平坦,但一定會陽光普照。
[ 參 ?考 ?文 ?獻 ]
[1]志軍,徐保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策略[J].黑龍江教育,2004,(16).
[2]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幾個問題.京教育社,2006.
[3]田慧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探究與實踐反思.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