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也變得越來越成熟,并且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各個行業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企業財務人員財務數據的準確性,精確度與時效性,在較大程度上提升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水平。但是,現在企業在信息化背景下財務核算以及企業內控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不足,改善這些不足,能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企業財務核算水平與內控水平。本文將針對國有企業在信息化背景下施行財務核算與內部控制中的不足與改善措施展開研究與討論。
關鍵詞:國有企業;信息化技術;會計核算;內部控制;不足與改善措施
一、信息化背景下國有企業會計核算與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帶給企業管理新的發展方向與挑戰。將計算機技術融入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中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的提升企業管理人員數據管理質量,讓企業可以更好地對自身情況進行了解,找出自身發展過程中的不足,并采取一定措施降低企業不足對企業發展造成的影響,讓企業可以更好更快的發展。
信息化技術能在較高程度上提升企業財務核算的質量。信息化技術提升企業財務核算的質量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計算機技術可以提高財務人員與財務數據提供者之間的聯系,保證財務人員可以快速并且準確地對財務數據的真實性、精確度與準確度進行驗證,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企業財務人員數據核算速度。第二,降低數據錯誤率。相較人工對數據進行核算,計算機在對數據進行核算的過程中更具有客觀性,也更具有速度。可以快速地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與判斷,降低數據核算過程中的錯誤。第三,更具有反饋效率,傳統數據反饋往往是要經歷多道關卡才能到達財務人員手中,難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與時效性。而信息化管理可以通過網上平臺迅速將數據信息反饋到財務人員手中,提升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速度。
信息化技術能夠提升企業內控質量,信息化技術提升企業內控質量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提升資源利用率,信息化技術能夠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數據進行更加快速與準確的收集,輔助企業領導階級根據企業發展實際情況,對企業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應用,從而提升企業資源的利用率。第二,保證企業項目順利完成。企業在項目運行的過程中是需要多部門協調工作的。而信息化技術可以對各個部門的數據進行較為準確的分析,并在項目施行的過程中利用信息分析結果更加有效地對各個部門進行協調,保證企業項目可以更加順利的實施。第三,提升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對企業發展過程中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找出企業發展中的不足,并采取一定措施降低不足所帶給企業發展的影響,從而提升企業綜合質量以及企業內部控制質量。
二、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中的不足
(一)費用控制不力
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對于資金的控制不利主要是因為企業信息化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信息化平臺的不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與信息平臺的不完善會導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較為容易出現數據的錯記、漏記、重復記錄等情況,影響企業數據記錄的準確性。
(二)財務控制反饋滯后
財務數據反饋滯后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對于網上平臺反饋制度的不重視。企業數據反饋多是倚靠上下級之間關系進行層層傳遞,信息傳遞審查速度較慢,造成企業財務控制反饋信息滯后,企業財務部門需要利用網絡的便利,提升財務數據反饋水平。
(三)企業制度不完善
企業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往往會在出現問題的時候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造成企業問題解決速度較慢或者是問題解決效果較差。企業需要完善自身制度,保證企業項目可以順利開展。
(四)量化考核標準不完善
國有企業施行信息化管理最為重要的就是將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數據化,讓企業領導階級可以通過量化的數據對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從而做出更加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決策。現如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于很多內容的量化標準并不完善,造成企業領導階級無法根據數據對企業發展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五)信息化制度執行力低
國有企業使用信息化管理的時間并不長,在日常工作中仍是以傳統的管理制度為主,信息化管理制度為輔。造成企業員工對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視程度較低,信息化管理的優勢也難以得以體現。
三、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改善措施
(一)完善企業信息化管理平臺
提高企業對資金的控制力度,最為有效的方法是將資金數據化,并對數據進行準確收集與分析,保證企業領導階級在較為真實與準確的資金數據下,對企業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分配,從而保證企業領導階級對于企業資金的控制力度。完善企業信息管理平臺是提升企業網上財務數據全面性、準確性與精確性的有效手段。在完善企業網上信息管理平臺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保證企業數據透明化。在財務人員對數據進行整理后需要及時地對數據進行公布,以保證企業員工可以快速地了解企業數據。且企業數據透明度的提升也有利于企業領導階級提升對于企業資金的控制力度。
第二,建立數據反饋平臺。網上反饋平臺是建立在數據透明化的基礎上。保證企業員工在發現企業數據出現錯誤的時候,可以及時地進行反饋。而財務人員也可通過反饋數據提升企業數據準確度。
(二)完善企業財務數據反饋系統
提升企業財務數據反饋質量需要保證財務數據的反饋速度要快以及財務數據的真實度較高。在信息化背景下提升企業財務數據反饋質量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反饋數據提供者與財務管理人員之間的直接聯系平臺,保證財務人員在對數據進行審核過程中可以快速地與反饋數據提供者聯系,并對數據進行重現檢查與整理。
第二,建立網上原始信息材料庫。在企業對反饋數據進行分析與驗證的過程中,財務人員可以按關鍵詞快速的尋找到財務數據記錄的原始圖片,文本、音頻、視頻等資料,方便財務人員對反饋數據進行驗證。
(三)建立經理責任制度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問題處理的速度較慢,處理質量不高在較大程度上是因為員工對于企業的責任意識較輕。建立經理責任制度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企業領導階級對于項目的重視程度與責任意識。在數據化背景下,建立經理責任制度需要注意在網上平臺建立經理交流平臺。保證經理與其下屬,經理與經理之間可以快速地進行聯系,從而保證在有問題出現的時候,企業員工之間可以快速地進行溝通,解決實際問題。
(四)完善量化考核標準
完善量化考核標準能在較大程度提升企業領導階級對于企業的認識,并針對量化考核數據做出符合企業發展實際情況的決策。在企業完善量化考核標準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內容。
第一,量化考核標準必須是符合員工實際工作情況的。在量化考核條例列出后,必須與企業員工的實際情況進行對照,能夠滿足企業員工實際情況的考核標準才是企業所需求的。
第二,不同部門的量化考核標準之間需要有共通性。不同部門之間的量化考核標準的最為核心的部分是一致的,能保證企業量化考核標準在較大程度上是公平的。
(五)提升信息化制度執行力度
信息化制度的實施質量是保證企業會計核算與內部控制管理質量的重要因素。企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制度執行力度,從而保證企業信息化制度實施質量。
第一,建立完善監督審查制度。不定時對企業信息化制度實行效果進行檢查,提升企業員工對于信息化制度的重視程度,提升信息化制度的實施質量。
第二,建立相應獎勵制度,提升企業員工對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視程度與信息化制度實施的積極性。從而保證企業信息化制度能夠更好地實施。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企業需要時刻緊跟時代潮流,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到企業的管理中,才能在較大程度上保證企業更加適應社會,能夠為社會貢獻更大的力量。國有企業在信息化背景下施行財務核算與內部控制有著較為明顯的不足,需要人們不斷的改進與完善,才能保證信息化技術能夠更加有效地提升企業綜合質量。
參考文獻:
[1]臧曉蕊.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J].商業經濟,2017(12):30-31+48.
[2]王晶晶.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J].商業經濟,2016(8):39-41.
[3]權俊花.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4.
作者簡介:
胥斌,四川省長江造林局攀枝花分局,四川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