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杠桿作為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參數,對于企業的內部管控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我國很多中小企業內部在運用財務杠桿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給企業經營造成了嚴重危害。本文結合財務杠桿在中小企業內部的實際應用,探索財務杠桿對中小企業發展的作用,以期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財務杠桿;中小企業;應用
一、引言
財務杠桿是指企業因為從外部借人債務而產生的相關財務性費用,從而導致企業每股收益會隨著息稅前利潤的小幅變化產生大幅增加或減少。實際上,在企業經營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如果企業從銀行借人的資金規模和借款利率都保持不變,則企業所承擔的財務費用也會維持在一個固定的水準,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所要消耗的利息開支也會較為固定。對于投資者來說,被投資企業的盈利水平越高,投資者就能夠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因此,對于發展較為艱難,融資成本也相對較高的中小企業來說,如何充分利用財務杠桿,實現盈利水平的最大化,也是企業關注的重要問題。
二、財務杠桿原理及作用
如上所述,財務杠桿是隨著企業債務的發生而產生的。對于通過債權方式融資的企業來說,不管企業的具體經營情況和實際盈利水平如何,如果企業的負債水平沒有發生變化,那么在固定利率的情況下,企業所要承擔的債務成本也是固定的。此時,在企業資本成本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越大,企業每股收益就會在財務杠桿的作用下,產生更大幅度的增長率。對于處于不同行業和不同類型的企業來說,財務杠桿在經營管理中發揮的具體作用也不盡相同。即使是在同一家企業內部,在企業經營管理的不同時期,財務杠桿的具體作用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在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通常使用財務杠桿系數(DFL)來衡量財務杠桿的作用情況,具體公式由普通股每股利潤(EPS)和息稅前利潤(EBIT)來進行反應,計算公式如下。
國內經濟的發展也增加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中小企業要想獲得更快的發展,實現利潤水平的增加,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必然要借助財務杠桿的作用,改善內部經營情況。具體原理如下:當企業依靠舉債來實現融資時,如果融資帶來的收益高于融資成本,那么企業因舉債帶來的經營利潤扣除債務利息之后,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盈余。在企業會計處理過程中,額外盈余會被歸納到企業的權益資金收入之中,權益資金的增加也會有效改善企業的收益情況,為企業帶來更高的收益水平。反之,如果融資帶來的收益低于融資成本,這種情況下,企業從外部借債的成本過高,并且融到的資金所帶來的收益無法負擔融資所產生的成本,此時就需要企業將權益資金創造的利潤挪用過來,填補因為企業大規模融資所造成的資金空缺,企業的利潤也會隨之減少,投資者的投資收益水平也會下降。
因此,如果企業從外部借債的規模是固定的,企業權益資金帶來的利潤越多,企業所能夠得到的投資回報也就越高。反之,則會給股東帶來更大的負擔。對于正處在發展過程中的中小企業來說,由于企業經營的實際需要,運用財務杠桿來改善企業的資金狀況也是大部分管理者都會采取的一項舉措。綜上所述,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權益資金的比例越小,財務杠桿給企業造成的影響就越大,對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應當基于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考量,充分借助財務杠桿的作用,將收益和風險相匹配,實現企業的良好發展。
三、財務杠桿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中小企業所占數量最多,經營管理也更加靈活,所面臨的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現階段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也成為制約它們發展的重要瓶頸。要想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獲得更高的市場收益,中小企業就必須綜合運用財務杠桿的作用,從多渠道進行融資。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只有債務成本小于期望回報,才能實現企業的發展。因此,要平衡企業的收益和風險,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企業必須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確定適度的資產負債結構
在融資過程中,一方面,中小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經營情況,保持適度的債務規模;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也要全方位考慮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負債結構,通過對多種籌資方式的比較,來選擇出適合企業自身實際的籌資方式。并且,企業管理者還要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選擇出適合的舉債時間和方式。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中小企業籌資已經不再局限于銀行借款這一種模式,尤其在互聯網的發展下,企業融資方式也日益多樣化。資質較好的中小企業仍然可以采用傳統的銀行借款融資方式,這種方式較為簡潔穩妥,同時融資成本也相對較低。對于資質相對較差的中小企業,可以向非銀行金融機構進行融資。除此之外,對于一些已形成一定規模的企業來說,還可以通過向內部員工或向社會群眾發放企業債券的形式進行融資。除此之外,對于一些具有較高社會信譽的企業,還可以借助自身的信譽,將其作為促進融資的力量,通過商業信用的方式,融入外部資金,促進企業的正常生產。
(二)合理利用杠桿之間的關系
在經營過程中,中小企業的管理者要借助財務杠桿的作用,對經營和財務中的各項風險進行全面把控,處理好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系。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借助財務杠桿的作用,在把握好公司經營總體風險的基礎上,完善內部管理體系,降低經營成本,取得更高的收益。在這個過程中,復合杠桿對于全面衡量企業經營和財務之間的關系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對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進行調整,從而調整復合杠桿系數,實現企業的良好發展。
四、財務杠桿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運用
(一)合理調整負債比率
對于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來說,保持合理的負債比率是十分重要的。在財務風險管控過程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一般要低于50%。除此之外,對于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來說,具體的資產負債率標準也會受到影響。中小企業管理者要加強對財務風險管控,認真辨別不同類型的融資方式的利弊,謹防財務風險的發生以及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潛在損失,從而保證融資方式滿足企業經營的實際需要。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對于在市場競爭中已經占據有利地位的企業來說,可以適度提高現有的資產負債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從而進一步擴大市場,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如果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在市場競爭中舉步維艱,那么企業本身在經營過程中就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此時再增加財務杠桿將會導致企業經營進一步惡化,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合理調整資本結構
中小企業要充分借助財務杠桿的作用.對企業內部的資本結構進行合理調整。如果企業的資產收益率大于舉債的成本時,企業管理者可以借助財務杠桿的作用,適當增加企業的負債率。反之,企業管理者要減少負債規模,防止企業經營風險的發生。此外,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面對的內外部環境不同,企業所需要的資金數量和融資成本也不同,因此,中小企業應當結合自身面臨的實際情況,合理優化企業內部的資本結構。
(三)合理調整融資思路
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企業管理者首先要熟練掌握財務杠桿的實際應用,要能夠有效發揮財務杠桿所能夠帶來的積極效應,盡可能地促進企業發展,提高投資者的收益。其次中小企業管理者要綜合考慮財務杠桿比率和融資風險之間的正相關關系,結合企業的經營情況和自身實力合理控制財務風險。最后中小企業管理者還應該遵循財務杠桿的使用原則,合理控制負債規模,從而發揮財務杠桿的積極作用。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小企業要綜合運用財務杠桿的作用,合理控制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的經營情況,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嘉斌.淺談財務杠桿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J].智富時代,2018(7):38-38.
[2]宋鳳柱.財務杠桿原理與企業可持續發展路徑關系分析[J].黑河學院學報,2018,v.9;No.58(4):60-61.
作者簡介:
楊凌坡,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寧夏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