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繁榮,傳統的經濟學內容已經越來越不能解釋當前的經濟現象了。而因為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為我國高校企業經濟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本文主要圍繞我國高校企業經濟教學現狀,并分析對高校經濟學內容的影響,闡述其教學改革的相應措施。
關鍵詞:市場經濟;高校;企業經濟學;影響
隨著現代市場經濟學的不斷發展,高校的經濟學教學方法和研究方向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是目前我國高校企業經濟學的教學現狀依舊不容樂觀,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完善和解決。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中國具體實際,利用市場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進行教學,使之與實際相結合。與此同時,還需更加注重技術方法方面的訓練,在以往的理論基礎上加強對數量分析方法、計量分析方法等相關的技術方法。
一、我國高校企業經濟學融入市場經濟學的必要性
企業經濟學是近幾十年來國際學術界最具活力、與企業實踐聯系最緊密的一個前沿性的研究領域。隨著改革的深入,企業在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更理性地認識企業的內部活動的規律和揭示企業(各種組織)管理的規律,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而我國相較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我國高校企業經濟學還存在一些問題。當然西方發達國家在教學實踐和師資力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我國在教學內容和技術方法等方面與西方國家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只是相對來說師生比例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西方國家班級人數少,一個星期一兩次課,所以課程內容自然精細化,但是我國高校的資源受到限制,教師和助教時間以及財務方面都不足,難以做到精細化的教學方式。但是,我國高校企業經濟學教學也是有一些自身優勢所在的。在現代經濟社會,我國的經濟持續快速地增長,并且在全球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的經濟學人才也具有了更加廣闊的市場。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成了我們這個時代重要的經濟學研究課題,我國高校企業經濟學內容可以結合中國的具體實際進行研究,對認識和闡發經濟學理論有著強大的現實意義。
二、闡述幾點建設性問題的改進或完善策略
(一)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首先,學校與教師方面都應以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特點以及規律為基礎,從而來制定詳細又科學的企業經濟教學體系。其次,也要注重教學結構與時俱進,特別是在研究我國市場發展與企業經濟學之間的關系時更應集中精力。其中,我國法制環境以及相應的產權制度是需要考量的重點,要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學教學的理念區分開來,以構建企業誠信體系。最后,在尊重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經濟學教學理論的前提下,要立足于企業文化與市場行為以及市場績效三者相結合的基礎上,將其作為現階段我國企業經濟學教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以及研究重點,并且加強研究適應我國市場經濟學發展國情的企業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力度。
(二)編訂適應我國學生學習、掌握的教材內容,并多渠道的拓展教學手段
首先,我國高校企業經濟教材內容還有待調整與進一步的規范,應根據我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所掌握的知識來制定教學內容,要與我國企業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符合的企業經濟學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理論知識,對于我國企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現象與產業行為能夠進行優質的解釋。其次,教師還需要多樣化的拓寬教學手段。例如,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進行多媒體教學,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資源共享平臺,實現教師與學生的線下面對面交流與互動。從之前的灌輸式教學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不僅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促使學生自主主動式的學習,大大減少了教師教學的壓力。最后,學校方面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交流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動手參與的過程中把理論知識重新鞏固一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高校企業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也逐漸發生改變,呈現市場化的趨勢。為了全面的提升我國高校企業經濟學教學水平,需要與我國當前市場積極發展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相結合,融入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內容,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優化多渠道的教學手段。而高校企業經濟學與其他社會學科的聯系逐漸緊密起來,具有更強的社會適應性,再把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相結合,對我國高校的教學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加強信息化和技術化的教學模式.使之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月玲.市場經濟發展對高校企業經濟學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178-179.
[2]劉曉青.市場經濟學在高校經濟學中的影響[J].智富時代,2017(6):452.
[3]王東震,王雪麗,賈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25):191-192.
作者簡介:
王自剛,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