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校教育結構也面臨積極調整,例如基于學生未來走向、社會從業能力培養導向的實踐實操教學項目。本文中所研究的是以提高學生從業能力為導向的會計手工賬實訓教學項目,主要對當前高校的會計實訓教學發展現狀、現存問題進行了先行分析,再提出了具體的會計手工賬實訓教學應用策略。
關鍵詞:會計手工賬實訓教學;從業能力;發展現狀;現存問題;導向
一、會計專業手工賬實訓教學體系概述
早在2000年,我就教育部就圍繞全國600所地方本科高校展開調研,希望實現國內各地高校升級轉型,逐漸向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抓好職業教育。正如《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所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要實施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全新人才培養模式”,其目標就是提高教育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圍繞從業能力導向培養社會企業中所需要的技能復合型人才。
以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與應用為例,高等學校希望圍繞實踐教學培養具有未來崗位從業能力、專業技術功底扎實的優秀會計人才。當然如所有其他專業一樣,高校會計專業在實踐教學中也依然面臨著諸多現實問題,例如會計教育本身在理論與實踐等層面上存在著嚴重教學脫節現象,高校專業中存在著太多的“重理論、輕實踐、重書本、輕實務、重課堂、輕實驗”等等現象問題。像在會計手工賬實訓教學中,其實踐教學也嚴重落后于會計專業改革進程,在會計人才能力培養方面無法滿足學生人才的技能性能力訓練要求,存在嚴重的專業教育缺口。基于此,當前高校會計專業必須具體指明存在于專業中的會計手工賬實訓教學問題,并思考實訓教學的職業化發展導向,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改善策略。
二、會計專業手工賬實訓教學開展意義與現存問題
(一)手工賬實訓教學開展意義
會計手工賬專業課程實訓教學開展的價值意義頗多,考慮到行業的特殊性,為有效規避商業機密被泄漏,許多企業可能不愿接受外來會計實習生。根據我國相關統計目前高校會計專業中有50%以上的專業學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實習單位,因此在高校會計專業課程中開展手工賬實訓教學就變得很有必要。
從手工賬實訓教學項目來看,它希望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專業能力,它要求學生必須同時掌握“會計學”“稅務會計”“審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多門理論課程的前提下,圍繞這些課程進行系統性公司賬務案例學習與實操訓練。更希望將學生帶入到“校企合作”項目中,讓學生能夠在真正的企業中體驗手工賬實訓教學的實用性價值所在,實現課堂與財務崗位之間的靈活自由轉化,真正滿足對學生從業能力的有效合理化培養過程。
最后,手工賬實訓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是到位的,在教學過程中會為學生模擬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內容、編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過程.并教會學生如何登記賬簿、如何進行成本核算與報表制作,這些教學內容都需要學生通過實操完成,所以說該教學能使學生的理論理解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達到很好的有效的結合,希望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并完成學中做、做中學、學做合一的整個過程,體驗專業課程學習的樂趣所在。
(二)手工賬實訓教學現存問題
雖然會計手工賬實訓教學在培養會計專業技能型人才方面已經擁有了一定成績,但實際上它在教學實踐中依然還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實訓教學中對會計監督的重要性認知明顯不足。這一問題導致了教學審核與評價的嚴重弱化,例如實訓中對原始憑證的審核與傳遞經常流于形式,沒有對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有效審核分析,“重核算、輕審核監督”的情況在教學中表現明顯。
其次,教學中針對會計角色的定位不夠準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針對學生實訓效果,甚至會有學生認為當前的手工賬實訓教學中內容、操作過程與現實不完全相符,校內實訓未能構建良好合理的分工體系,導致學生的實訓學習過程經常陷于被動。并且專業教學所提供的相對封閉的環境不能讓學生在手工賬實訓學習中體會到企業會計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之間的內在聯系,由此也就無法準確定位自身位置,根本無法體會到財務工作中會計入員相互之間的協作關系。
另外,當前高校會計專業在手工賬實訓教學中的實驗環境仿真度把握、課程體系設置合理性以及教學實踐能力等等方面也是存在明顯問題的。
三、會計專業課程中的手工賬實訓教學應用策略
會計專業設置手工賬實訓教學內容,為提高學生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水平,保證他們受到真正的職業教育,以能夠在未來真正投入到崗位工作中游刃有余,教師必須思考基于學生從業能力優化導向的手工賬實訓教學應用策略,下文簡單談兩點。
(一)設計構建“問題單據”形式
設計構建“問題單據”形式。教師的目的是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培養他們擁有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基于“問題單據”形式之上設置“設錯教學法”,強調用錯誤問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進行糾正,借助改錯過程幫助他們了解到哪些原始憑證是可以審核通過并進行賬務處理,哪些是要拒絕駁回的。另外,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套會計手工賬實訓試題,試題內容模擬企業真實的業務,結合會計準則、會計法規變更等等情況使學生了解最新的會計政策,再基于新增業務項目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原始單據憑證和企業第一手資料,同時了解成本費用監督過程,學生思考案例企業如何盡可能少投入,獲得更多產出。真正將會計審核這一問題交給學生來處理。如此一來,學生就能體驗到原始憑證拒絕辦理同時上報會計主管的具體操作過程。在該過程中,學生對手工賬中的憑證、賬簿、報表等等會計資料內容擁有了充分的認識,并能夠保證做到對會計資料真實性、準確性與完整性的有效分析,最終在手工賬實訓業務能力方面獲得自我提升。
(二)打造“校企”頂崗實訓平臺
要為學生打造“校企”頂崗實訓平臺,讓學生能夠在會計崗位上更好進行會計手工賬實訓創造條件。在教學中可采用分崗與混崗結合的方式,要求學生能夠獨立完成整個實訓操作過程,并設置出納、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等角色,幫助他們全面且系統的把握業務分工、內部牽制制度內容。而在分崗實訓中,則可為學生分組展開頂崗實訓。根據崗位設置制單、記賬、審核等分崗崗位任務,讓學生真正熟悉不同崗位的不同工作內容與職責,實現崗位關系協調,潛移默化中也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對會計工作崗位有更充分的、全面的認識,實現學校理論教學與企業經營活動的無縫對接學習過程。
除上述以外,教師還應該為學生設計仿真實訓場景,建立手工賬的實訓教學平臺,模擬各種金融機構、政府部門窗口進行實操教學訓練。再者就是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圍繞提高學生從業能力導向、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為主體的各種專業課程,例如“中高級財務會計”以及“稅務會計”課程等等,建立不同課程之間教學內容的相關性,優化教學機制,提高教學水平。
四、總結
在高校會計專業中,手工賬有它相當強的直觀性與可控性特征,在會計專業教學中無可替代。為此教師需要嘗試為學生設計多種手工賬實訓教學項目,豐富他們的專業理論學習體驗與實踐體驗,拉近他們與企業崗位之間的距離,以提高學生未來崗位從業能力為目標培養優質人才,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亞南.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手工賬實訓教學問題及優化[J].現代經濟信息,2019(10):473.
[2]姚蘭.關于會計手工賬實訓課程的教學思考[J].財訊,2017(11):19.
[3]黎敏.如何利用好會計模擬實驗室[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1):59-60.
作者簡介:
夏廷茹,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河南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