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關鍵詞:三年級;習作;觀察;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157-01
三年級是學生在中年級的起始階段,習作也是從三年級開始起步的。如何讓學生從一、二年級“寫自己想說的話”過渡到三、四年級“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必須歷經一個循序漸進的習作實踐過程。在學生寫作的這個過程中,我認為一定要遵循“從說到寫”的學習規律,根據學生知識、能力的實際,從原來的只能寫幾句簡短的話,到能夠寫一個小片段,逐步提高要求,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要說明白、說具體、說生動。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打好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對于剛剛學習寫作的三年級學生來說,要求他們寫好作文,首先應該要努力培養他們習作的興趣,調動起他們習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如下:
1.給寫開路
所謂“從說到寫”,即說給寫開路。剛開始時,我發現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不知該從何下手,該寫什么。索性我們先把筆放在一邊,把無意識藏在腦中的素材拿出來說個夠。先從有趣的說起吧!談到有趣,作為老師的我腦子里馬上注入了信息,得給同學們講一講。于是我先給學生們講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有趣的小事:那是一年的春天,我正在院子里看書,忽然看見草地上的草在微微地浮動(那時我沒戴眼鏡,看不清。)感覺草里好像有一條蛇,立即扯著嗓子喊:“媽媽,快來,草地上有蛇,我害怕!”媽媽趕忙過來,可草地都翻遍了,哪有蛇的影子?我明明看見了,怎么?我正在心里嘀咕,只見媽媽手里拿著一截枯樹枝向我走過來……我還沒有講完,有的學生就捂起了肚子,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爭先恐后地舉手,要講他們自己的事。我一聽,還真不少,有的說以前小時候把錢種在花盆里,希望能到秋天收獲到許多的錢,有的說,早上起床怎么也找不到她的棉鞋,原來是給家里的小狗叨走了,抱著鞋在外面睡起了大覺……在一番痛快淋漓地講述后,同學們恍然大悟,原來生活中這么多有趣的事都可以在筆下流露。于是我稍做指導,那一篇篇充滿童趣的文章便躍然紙上。
2.游戲鋪路
有一次作文課,我在班里舉行了擊鼓傳花的游戲。孩子們聽了都很激動。話音未落,教室里的空氣流速加快了幾倍,個個都迫不及待地想參加游戲。當然,我也提出了要求,在做游戲的同時,不僅僅要體會自己的心理,還要觀察其他同學的反映。游戲開始了,班里瞬間熱鬧起來。有的同學手忙腳亂,東張西望,生怕花傳到自己手上而要表演節目;有的則十分鎮靜,自信滿滿;有的則十分激動,嘴里還念叨著“快給我!快給我!”映入學生眼簾的情景馬上動筆入紙,歷歷在目的景象自然能寫得活靈活現。
3.從日記入手
寫日記是一種比較簡便的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尤其適用于年齡較小的剛起步寫作文的學生。我們應該讓學生寫好日記,以此成為興趣。通過寫日記,可從小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俗話說:觀察是寫作的基礎,況且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觀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學生學會了觀察,在觀察中積累素材,寫作文就不會覺得無話可寫了。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什么叫日記、日記的格式等,還要指導學生如何寫好日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日記的習慣,其次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平時如何利用小日記積累素材,并有意識地把觀察的所得,分門別類地收集起來,建立一個充實的材料庫。例如:①人:從外貌、心理、動作、神態、語言等幾方面收集;②事:校園里發生的事,校外發生的事、家里發生的事等等;③物:要注意觀察對身邊的事物等動態及靜態的樣子。這樣一來,到了寫作時,一個個素材便呼之欲出了,也就可以做到寫作文時什么叫做有話可說了。
習作起步階段對學生習作興趣的激發和培養、習作能力和習作水平的提高,都是一項復雜、長期、艱苦的教學過程,這些都需要教師隨時地培養,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并維護好這種可貴的興趣。只有不斷學習,不斷觀察,不斷積累,才能在習作教學的路上收獲更多!
參考文獻
[1]胡德祥.培養寫作興趣提高作文水平[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3):307
[2]王亞楠.激發興趣形成習慣提高能力——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雜文月刊:學術版,2014
[3]付蓉.讓每個學生都樂于表達——[J].教育革新,2008(04)
[4]張永華.創設寫作氛圍,培養寫作興趣[J].成才之路,2007(11)
[5]王金良.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J].新世界中國教育發展論壇,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