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正乾
【關鍵詞】 ?校本課程 設置 形式 評價 君子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043-01
199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要“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內容,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由此拉開了我國構建“三級課程體系”改革的序幕。
目前,我市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開設上比較規范和落實,各校都能夠按照《松滋市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監督表》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但校本課程由于受師資條件、認識水平、重視程度等各方面的限制,開設情況不盡如人意。在南山區考察期間,華僑城中學的享受教育、棒球隊,南頭中學的國旗班、話劇社等特色校本課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如何開設校本課程與各位同仁交流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要樹立“綜合性的校本課程結構觀”
校本課程可以是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的特點和需要的課程;也可以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并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因此,我們要將校本課程的開發落實成一個全員參與、全程體驗、全方位架構的過程。
二、要樹立“創造性的校本課程設置觀”
校本課程類型包含三大系列:一是文化引領課程,包含學校的核心理念,以及文化標識、校園文化、班本文化、教師文化和學生文化。二是特色主題課程,包含校本化主題課程,如綠色教育、誠信教育、賞識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書香校園;師本化特色課程,即結合教師的教學專長、專業專長所形成的獨具特色的課程,如創意作文、詩詞創作、數學思想方法、科學與生活、樂器演奏、武術;生本化微課程,包括主題微課程、小現象微課程、故事微課程。主題微課程是解決某個問題的策略或方法;小現象微課程是研究某個小現象發生的原因、剖析、解決;故事微課程是分析某個經歷的過程的反思、總結、研究。三是社團活動課程,可分為藝術類、體育類、科技類、語言類、益智類、角色體驗等。校本課程的設置要注重挖掘學校的文化資源,地域資源,特色育人資源,社會、家長與專家資源,要科學的、有創造性的進行設置。
三、要樹立“多元化的校本課程評價觀”
課程的實施需要跟上科學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課程實效,保證長效。一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讓教師、學生、管理者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主動接納和認同評價結果,自覺改進工作和學習過程中的行為,實現自我發展。二是評價指標的多元化,從過分關注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轉向對學生多方面素質的評價。三是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既要有行為觀察,又要有成長記錄;既要有表層的作業,又要有深層的學習日記。
近年來,不良思想對處在中小學校園的孩子們有著深遠影響,他們以個人為中心,缺乏寬容,頂撞父母,愛慕虛榮,文過飾非,不講誠信卻理直氣壯,缺乏吃苦精神,驕橫任性,沒有抱負或是有理想但缺乏持恒的斗志與勇氣,遇到困難表現極為脆弱。在探索這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我校將培養“君子學生”作為一門課程,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追求的文化品格和行為境界,形成了“君子教育”校本課程。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確立目標,編寫教材。崇禮、立志、敏學、篤行最終形成君子風范是我校培養“現代君子”的四個階段目標和一個終極目標。我們以“君子文化”為內涵,確立了“學君子之禮,做知書達禮的中學生”、“樹君子之志,做志向高遠的中學生”、“踐君子之學,做樂學善思的中學生”、“育君子之行,做習慣良好的中學生”、“展君子風范,做全面進步的中學生”。學校結合中華文化經典中有關君子的論述和現代育人的要求,出臺了《王家橋中學君子學生評比條例》。
二、全員參與,積極探索。如何實施“君子教育”是關鍵。一是分階段學習君子標準,讓每位學生明確在儀容儀表,誠實守信,合作學習,遵章守紀上的具體要求;二是讀君子論述,講君子故事,即每天第一節課前、第五節可前、大課間誦讀《論語》中有關“君子”論述的107句,讀中明內涵,知形象,悟境界,講君子的故事,講故事中的君子,在宣講中受教育。三是對照標準檢查自己的行為,通過學生文明監督崗、值日班主任、行政值日等督查糾正學生中非君子的言行,記載作為評價的依據。
三、加強評價,崇尚榮譽。每周根據學校階段育人要求班級有單項周評比,每學期分期中期末學校有單項和綜合評比。評比類別有十佳君子學生、十佳君子學生提名、君子學生、明禮君子、勤學君子、誠信君子、愛勞動君子、守紀君子、自強君子等。每年學校隆重舉行十佳君子學生的評選、頒獎和事跡推介會。讓受表彰的君子學生成為全校學生的一桿標尺,激勵他們向君子學生看齊。
“君子教育”的實施,讓我們欣喜地看到了學生的變化。言談、舉止表現得彬彬有禮,昔日的農村孩子正努力成為自強樂觀、志存高遠、博聞強識、厚德仁愛的一代小君子?!熬咏逃贝龠M教育學校教學質量穩中求進,素質教育得以真正落實。在今后的工作中,王家橋中學將進一步完善三級課程管理,不斷探索和開發校本課程,讓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展,努力實現辦學特色,打造“一校一品”。
[ 參 ?考 ?文 ?獻 ]
[1]竇慶利.《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思考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