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琛
現階段認為乙型肝炎病毒自身不會造成畸胎,不會引發先天性疾病。妊娠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影響主要途徑是母嬰傳播。因為妊娠本身會使肝臟負擔加重,妊娠極可能受到肝炎活動造成中斷或失敗,因此,在乙肝準媽媽懷孕期間,應檢測其乙型肝炎病毒的肝功能及標志。針對乙肝患者來說,由于妊娠會使孕婦肝臟負擔加重,其婚育方面應該注意很多問題,在分娩中容易出現出血、疲勞的情況,手術及麻醉將會嚴重損害肝臟。除此之外,妊娠期間內源性雌激素增長明顯,及在肝內需要滅活的雌激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肝臟的負擔。因此乙肝患者應該選擇在病情穩定時懷孕,避免病情加重,對胎兒也會造成嚴重影響。
(1)首先要保證孕期安全問題。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懷孕期間身體會出現較大改變,應該對身體進行全面檢查,應通過醫院醫生進行專業評估,保證懷孕期間的安全性,出現不良狀況時應該去到醫院檢查,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2)將母嬰阻斷措施做好。母嬰傳播是乙肝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此外,如果是在正規醫院接受分娩,都會按規定對新生兒進行免疫接種,同時根據免疫接種規定時間,去到醫院繼續接種。若胎兒父親為乙肝病毒的攜帶者,那么孩子出生后應根據規定全程聯合免疫,接著抽外周血檢測是否有抗體產生。若已經產生了抗體,那么在具備充足抗體量時,父嬰間傳播病毒幾率極低。若沒有產生抗體,應該暫時隔離。
(3)選擇健康分娩方法:因為分娩時會出現胎盤出血、陰道分泌物中含有HBV或HBV-DNA等問題,在分娩時胎兒將會吸入母體的陰道分泌物及血液,進而被感染。乙肝攜帶者在懷孕期間,在母體衰弱時,應該終止妊娠或是進行人工流產生手術。當病情較輕時,通過專科醫生的指導,可落實蛋白質的飲食療法和臥床休息等,從而分娩。分娩中應實現母嬰隔離,防止感染胎兒。
針對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而言,乙型非活動性肝炎病毒攜帶者,在懷孕期間很少會出現肝炎活動,也很少會影響到胎兒,母嬰的傳播效率低下。在沒有服藥的情況下,維持正常的肝功能,對于病毒量高者,在妊娠期間肝炎活動也很少會出現,但有著較高的母嬰傳播效率,因此應在妊娠期間與分娩后做好預防措施,盡量阻斷母嬰傳播。然而,針對肝炎慢性感染者及肝硬化患者來說,必須對肝炎活動有良好控制的情況下,才可懷孕,防止進一步加重肝臟負擔,以及嚴重時產生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乙肝患者孕育生命,有很多需要重視的問題,以下乙肝孕婦在懷孕期間需要注意的問題加以介紹:
(1)合理調整飲食結構。乙肝攜帶者在懷孕之后主要飲食應該為高蛋白、低脂肪及高維生素的食物,此外,這類孕婦還應多食用新鮮蔬菜、粗糧、瘦肉、水果、花生、魚等,應避免食用過多的膽固醇食品,例如豬蹄、肥肉及動物肝臟等,確保有豐富的營養,不應偏食,合理搭配膳食,禁止盲目進補,導致過度堆積脂肪,進而加重病情。
(2)有效調整生活習慣。乙肝攜帶者懷孕期間應將自身的情緒有效調整好,保證其有愉悅的心情。此外,應該重視孕婦休息,保證其規律的生活,不應做體力勞動。避免不良情緒和勞累情況加重肝損傷,進而對孕婦和胎兒健康造成影響。
(3)定期復查。乙肝攜帶者懷孕期間,應將定期檢查、復查的工作做好,復查項目包括常規的產科檢查、肝臟B超、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可有效掌握胎兒有無異常及產科情況,是否出現并發癥,例如貧血、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在發現異常時應使用合理的治療措施來治理,確保孕婦和胎兒的安全與健康。
(4)在懷孕期間,在懷孕7個月開始每月應進行乙肝免疫球蛋白2001U的肌肉注射,以此來中和孕婦血液里的乙肝病毒,主要目的是為加強孕婦防御丈夫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從而降低乙肝病毒的父-母-嬰傳播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