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君
摘 ?要: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詞能夠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體會古人的思想感情,豐富個人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感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古詩詞的寫作方式和現代文章的巨大差異,學生對作品的意思在理解上具有較大的困難。再加上學生的傳統文化積累不足,生活經歷缺乏,很難具體地體會詩詞中的思想情感。所以,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方法
進入五年級,學生需要學習的古詩詞在難度上有了一定的增強。古詩詞的學習是一個綜合的方面,需要學生對古代的文化歷史有豐富的了解,對詩詞中常見的意象的含義有深刻的認識,對作品的意境能夠有深入的體會。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主要停留在讓學生對詩詞的內容進行機械記憶的層面,忽略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體驗詩詞的深遠意境和寫作藝術。教學方法的單一讓古詩詞成為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所以,通過良好的教學方法,將古詩詞中豐富的內涵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對古代的文化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下面,筆者就談一談小學五年級古詩詞的教學方法。
一、以字解詩,準確理解句義
古詩詞作文古代文學的重要代表,在寫作上遵循著古代漢語的語法規則,在用詞上也具有古雅的特點。由于古今語言體系和文化的差異,很多的詩句中都會有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文言字詞。對于這些字詞意義的準確掌握是理解句義的前提。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字詞的解釋往往不夠深入,而直接講解句義,導致學生對詩句理解不夠透徹。所以,教師要加強學生對詩句中重要字詞的學習,準確理解句義。
例如,在學習陸游的《示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詩中的重要文言字詞進行學習,然后再理解句義。教師可以對“死去元知萬事空”中的“元”進行講解,讓學生知道“元”和“原”意義相同,是本來的意思,而不是“才”的意思。句義是:我本來就知道死后一切就都沒有了。教師可以對“但悲不見九州同”中的“但”進行講解,讓學生知道“但”是只而不是但是的意思,句義是只痛心天下還沒有統一。通過這樣的講解,學生就能夠對詩詞中的每一個字達到準確的理解,從而對句義進行確切地理解。所以,教師要加強學生對詩詞中重要字詞的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
二、聯系歷史,了解思想感情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古詩詞都是作者基于自身的經歷或者一定的歷史寫作出的,借詩詞以表達對這些事件和自身遭遇的看法與感情。所以,了解具體的寫作背景,是準確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關鍵。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對于古代歷史了解不夠全面,在解讀詩詞時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將心比心地達到深刻理解。所以,教師要加強對古詩詞相關的歷史背景的介紹,讓學生更加具體地理解詩詞。
例如,在學習《題臨安邸》時,教師應當著重講解歷史背景,讓學生對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深刻理解。在閱讀詩歌時,學生對于“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杭州”和“汴州”會感到難以理解。教師可以講解北宋到南宋過渡時期的歷史,讓學生知道汴州是北宋的都城,北宋滅亡后統治階層逃亡到風景秀麗的南方杭州,沉醉在杭州的酒色歌舞之中忘記了國家滅亡的恥辱,失去了北伐復國的雄心壯志。所以作者用汴州和杭州的對比來表達對統治階級不思進取的憤慨。這樣學生就能知道前兩句“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并不是在贊美江南的美麗風景,而是在諷刺統治階級的腐化與墮落。
三、把握意象,體會獨特意境
意象是意境營造的依托。在古詩詞寫作中,作者常常會作用具有獨特含義的事物來以象征的手法表達特定的思想感情。而這些事物的含義是由古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所決定的。學生對于古人的生活了解不夠全面與深入,對于特定的意象就不能有正確的理解。所以教師要加強對各種意象的講解,讓學生對詩詞的意境進行深入體會。
例如,在學習《清平樂·村居》時,教師可以對詞中的意象進行講解,讓學生體會作品的意境。教師可以讓學生認識到一開篇,作者就寫了“帽檐”“溪上”“草”等意象營造了一幅優美閑適的農家景象。然后以“鋤豆”“織雞籠”“剝蓮蓬”等意象寫出了農家子弟的快樂和充實,通過這些意象反襯出自己不受重用,報國無門,空度年華的失落。通過這樣的講解,學生就能理解作者表面營造的是這些悠然閑適的農家生活,實際是借助這些事物來表達自己內心因為報國無門的憤懣與失落。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作者運用的意象中體會作者營造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綜上所述,古詩詞是綜合性的教學任務,教師要重視古詩對學生的熏陶作用,采用恰當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讓學生在理解字詞意思的前提上進行詩句的學習。教師要通過具體的寫作背景幫助學生具體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作者使用的意象中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
參考文獻:
[1]小學高年級古詩詞教學四步法,張勝榮;????? 學周刊,2019-09-24.
[2]淺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基本策略,付燕,當代家庭教育,20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