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創新;課堂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2-0064-01
1.改變教學方式引導課堂的創新
在語文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教學的引導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昕能力。如鍛煉學生口語演講能力。每節語文課利用上課前的五分鐘,要求每個學生都能輪流上臺演講,要求演講的內容必須理論聯系生活實際,鮮明充實,語言表達吐字清晰,用這種方法來調動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敏捷的創新思維能力,還比如學校舉行的朗讀活動,讓學生全員參與。聲情并茂 的大聲朗讀,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表達作者的思想境界。培養學生愛朗讀、愛思考、善質疑、敢批評的見解和觀點。所以,我們語文教師就更應該充分利用語文課的優勢,在教育教學中熱情激昂的鼓勵學生用審時度勢的眼光大膽質疑,運用合理的語言和知識點敢于批判,從不盲從,不迷信,不邯鄲學步,不人云亦云,善于去發現,勇于去探索,告訴學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這是培養學生創新和動手能力的及其重要的環節。那么,我們怎么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呢?首先,語文教師要從思想上積極的引導學生正確地去認識,答案不是唯一的,老師也不是圣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任何人都有發現新知識的可能,要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要樹立敢于“班門弄斧”“異想天開”的大膽的思想。其次,在教學上教師要充分發揚公平民主,為每一個學生都要提供展示的平臺,為學生的獨立思考創造有力的條件。在學習方法上,激發學生敢于探求新知,引導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讓學生做到凡事都要問個為什么,然后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在學生思考問題時,教師不要輕易的用現成的結論去束縛學生的思想,要鼓勵他們不僅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設想,提出新的觀點和看法。還要善于引導學生自選生活中的素材,進行閱讀寫心得和反思、參與改編小說劇本活動等,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水平,提升學生的語言創新運用能力。
2.張揚個性,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
讓學生在中學階段張揚自己的個性,各抒己見做課堂的主人。改變課堂一貫的的壓抑、沉悶感,和老師單打獨斗、唱獨角戲的現象,發揮中學生的敏感、天真、活潑、又富于想象力和幽默感,平時在課間嘰嘰喳喳、嘻嘻哈哈的話很多,可是一上課,就象變了一個人似的,反思原因是我們用太多的傳統的條條框框約束了他們的豐富的心靈,忽視了中學生個體生命對現實生活的刻骨銘心的體驗和感悟,使他們不能自主的讓獨特的言語用豪邁的才情展示與課堂,不能自由自在地在課堂上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我在教學中總是憑借朗讀課文,引導我的學生大膽地展開想象的翅膀,讓思維遨游情景的宇宙,來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中學生的形象思維比較發達,又特別喜歡想象,尤其是女生,每天都處在天真爛漫的幻想之中,他們對課文的朗讀和理解,從對課文句子的理解到全文思想的感悟,以及對形象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憑借豐富的想象的創造功能來完成。因此,我在語文課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就是盡量避免學生完全受課文制約,答案的約束,亦步亦趨,而是努力引導學生帶著被課文所喚起的激情和豐富的想象、發揮智慧和創新思考,以中學生先天的鮮明的個性色彩和積極主動的精神去善于發現知識,甚至是一些隱藏在課文深處,連作者自己也未曾認識到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大膽的創新想象,來補充課文情節上的空白,意念上的省略,或用創新情景去拓展課文的內容,表演課文的情節,或對課文的某些觀念進行提煉升華,從課文中引出新的見解等。所以,課堂應該用精心設計的問題啟發學生,鼓勵學生,使學生深情飛揚的去總結和歸納,真實的體現教與學的相當。
3.注意課堂評價,培養學生的人格
我們要建立創新教育的課堂教學。不僅是教師自己的活動,而且學生必須積極參與。要給學生充分勤于動腦、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師生共同創造一個寬松的課堂,使課堂氣氛變的更加的和諧、活躍,并積極鼓勵學生創新的熱情,從而使學生能創新,敢于創新,并且積極的參與實踐與創新。我在課堂中評價學生時經常采用“非常好”、“你真棒”、“你太優秀啦”等多種話語。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快樂兩個月”。是的,大人都這樣,但凡人誰都想得到別人的贊美與肯定,更何況是正在接近成熟中的中學生。贊美是一種鼓勵;一種接納,贊美也是一種肯定,一種認可;贊美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自豪感,可以鼓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可以說每一次充滿激情的鼓勵,是點燃每個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這也是我們在語文課堂評價中必須要做到的。
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更多的關注學生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營造學生健康成長的學習語文的環境。尊重每個學生個體的價值與情感體驗,不但能有助于學生感悟生命和生活,還能使他們構建自我完善的精神世界,從而實現師生生命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靜華.淺談初中語文教學與生活[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