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玲
【摘要】? 伴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應用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之中。但就目前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來看,小組合作教學目前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些許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從一定程度上掣肘了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 新課程 小學數學 小組合作學習 誤區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031-01
近些年來,伴隨著小學新的教學課程標準的推進,教育部門對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相應的標準。現行標準中要求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強化學生綜合素養以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這樣的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開始被眾多小學數學教師所采納并加以應用,因為將合作學習模的模式加以發揮打磨,將有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
一、數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誤區
(一)教學目標相對模糊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雖然被數學教師廣泛應用于教學實際,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卻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中間最為首要的問題就是教師在應用過程中并沒有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陷入學生盲目學習盲目討論的境地,使得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無法對教學本身產生推動性作用,從而導致小學數學教學陷入困局。
(二)學習過程流于形式
一直以來,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都有著流于形式的情況存在。很多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是單純的將學生進行前后桌分組,而并沒有明確小組組員之間的分工。以至于,教學活動中學習小組雖然客觀存在,但學生之間卻缺少必要的溝通與交流,進而導致小組學習流于形式。而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自身也沒有起到指導與促進學生交流討論的作用,從而使數學課堂并沒有因為小組合作方法的應用而發生太大的的變化。
(三)參與程度參差不齊
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最為重要的目的便是增加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但現實情況卻是這樣的,成績較好的學生總是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下,更好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之中去。
(四)良性互動無法展開
小組合作學習良好展開的前提在于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與交流。但就目前小學數學教育的現狀來看,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存在著缺少積極性的情況,甚至有的學生會拒絕分享自己的看法。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部分小學生自身認知的原因外,還同教師反復采取同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厭倦有很大的關系,這就導致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無法得到更好的應用。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
(一)合理設計教學目標,科學設置小組討論的問題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能在小組討論中獲得收獲為前提。所以就需要教師合理的設計教學目標,科學的設置小組討論的問題。因此,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教師應注意問題是否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因為教學設計的合理與否是小組合作學習成功或是失敗的一個關鍵。如果教學目標與問題設置的過于簡單,往往會使得小組合作教學失去意義。反之,教學目標與的問題設置的如果過于復雜,往往又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充分吸收。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與設置小組討論問題,應該充分考量學生的認知特性,從而做到合理設計教學目標,科學設置小組討論的問題,繼而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
(二)積極改變傳統教學觀念,防止小組學習流于形式
從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更好展開的角度來看,教師應該改變過去以往傳統的教學觀念,防止小組學習流于形式。因為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引導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不會重視對教學方法的應用,而局限于以往的教學經驗中。這樣的情況下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專注于形式,而沒有進行合理分組與推動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因此,教師應致力于改變以往教學觀念,完善自身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以此為基礎,在應用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推動并促進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以防止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流于形式。
(二)科學合理的進行分組,提高學生參與程度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該針對學生自身的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
以筆者多年的教學心得來看,分組過程中的教學應該注重將學習成績較為優異的學生穿插到學習不理想的學生中間,這樣有助于合作學習過程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幫扶其他組員,同時教師應該有意識的推動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去,而非扮演聽眾的角色。
這里需要單獨指出的是,若要更好的避免學生參與程度參差不齊的情況發生,教師應嘗試同學生進行互動,并充分發掘學生的內心訴求,從而做到“照方抓藥”式的提高學生參與程度。
(四)應用多種教學手段,推動學生之間良性互動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適當的激勵手段來推動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從小學生缺少積極性以及不愿意分享的角度來看,當代數學教師面對此類問題,應該采取鼓勵學生的方式推動學生之間的互動。以筆者的教學為例,筆者針對學生積極性不高的情況,采取了小組競賽的教學手段,并為優勝者設置了如筆、本一類的物質獎勵來達到推動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
再者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為避免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感到厭倦,教師應該致力于應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增加小組合作學習的趣味性等等。從而做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總是能夠體味到新鮮感以及學習的樂趣,使學生更愿意主動地去交流與分享。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背景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于提高數學學科的教學效率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在應用過程還存在著諸多的誤區,針對這些誤區采取相應的教學對策,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中之重。
[ 參? 考? 文? 獻 ]
[1]李玉靜.基于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與對策探究[J].才智,2018(17):121-121.
[2]梁軍.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與對策[J].師資建設:雙月刊,2017(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