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紅
摘 要 水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交通手段之一,在古老人類的文明歷史長河當中具有獨特的作用。21世紀的我們已經步入文明社會,社會也已經進入工業化。隨著航空、鐵路、公路、管道等運輸方式的興起,水運在交通體系當中也逐漸沒落。但是,這并不代表著它的作用就不被人們重視,一直以來,水運對推動區域經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們日益重視水運的作用。在交通消耗日益增加的今天,生態環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生活垃圾日益增多,所有的毛病與問題越來越凸顯。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發展生活垃圾水路運輸,對推動運輸生活垃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內河運輸 經濟建設 發展
一、前言
以浙江省為例,浙江省屬于人口密集省,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活垃圾,都需要水路運輸。比如浙江沿海地帶、北部的杭嘉湖、寧紹平原這些地區河流密布,航運十分長,水路運輸生活垃圾十分方便。
二、發揮水運在運輸生活垃圾中的作用
(一)歷史的航運地位
從人類誕生開始,人類就能夠制作木船,制作獨木舟,水運在社會生產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古代就有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帶動了沿海沿河的經濟,它影響著此后一千多年的歷史。
(二)水運能夠降低成本,提高產業的競爭力
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需要,分析河內航運的成本優勢,筆者認為水運運輸成本最低。水運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有著其他運輸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它有著十分重要的天然優勢,垃圾走水路,成本與走鐵路或者高速相比,還是比較低廉的。
(三)水運可以促進保護當地環境
按照實際的情況來算,將一噸生活垃圾運送一公里,消耗的燃料以及排放的廢氣,用運河來運輸的消耗量與排放量僅是公路運輸的1/5。目前統計顯示,浙江省的海運生活垃圾周轉周期占全社會周轉周期的60%,而內河僅占9%,內河所消耗的燃料以及排放的廢氣,是整個行業的3.2%。如果通過適當的政策的引導,將內河的生活垃圾周轉周期提高到15%,那么就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廢氣尾氣的排放。內河運輸的特點以及優勢,使它在運輸生活垃圾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相較于其他的運輸方式,浙江省的航運明顯要落后于其他的運輸方式,不能夠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
三、河內運輸主要存在的問題
首先,河內運輸適合航運的線路條件比較差,大多數在河道上運行的船舶重量在3000噸以上,這一方面就造成了航運的成本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造成船舶噸位較小。為了保證一次的運輸量,船隊的駁船數比較多,速度比較慢,也占用了航道的時間,而且高密度的使用航道也會增加船舶發生危險事故的風險。
第二點是河內的規劃比較落后,運輸體系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結合物流的統計,對河運的運輸模式進行總體規劃,這是在以后的運輸中十分重要的步驟。由于缺乏詳細的統計數據,相關人員往往只能夠根據部分資料進行推測,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削弱了水運的優勢;同時,在運輸體系上,涉及的區域環節有很多,所以在單獨的交通部門規劃,也不容易考慮全面。
四、水運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措施
第一,可以構建一個統一的高級航道網絡。航道是水運的基礎,高級航道代表著現代化的航運體系,可以運載新型的內河船舶。將加快河內航運發展落實到國家戰略層面。在綜合交通體系當中,水運有占地少、消耗資源少、污染小的特點,而且其區域經濟帶動作用十分明顯。世界經濟和各國工業發展的歷程告訴我們,發展航運與經濟發展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所以,在綜合運輸體系的協調發展之中,要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加快使用鐵路以及港口建設,提高港口和公路級別,實現多種運輸方式之間的聯合。
第二,充分利用河內航運的資源。充分利用有用資源,是世界上發達國家始終堅持的原則。在通航河道上,建立水利樞紐以及橋梁,必須要考慮通航的問題,在通航技術上與同行標準必須要保持一致,這具有前瞻性。保護好同行的資源,并且與水利水電等工程進行同步。
第三,城市的發展要依水而建。發達國家的城市標準現代化是港口現代化,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水。水運建設與城市的建設是相輔相成的,大力發展港口建設,應該充分考慮水資源,以此作為城市發展的目標。還要加大對水運的投入建設,各種運輸方式都有一定規律,市場決定了資金回報率的運輸傾斜方式。但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對國內航道的投資較少,國內航道長期處于落后的局面,沒有發揮出國內航運的優勢與作用。所以,當前一定要抓住國家將水運列入國家戰略高度的重要機遇,要重視發展機遇,建立一個通用的投資水運平臺,保證水運穩定發展。
五、結語
低碳環保經濟是世界發展的主要潮流,我國也應該緊跟世界潮流。農業工業以及信息化之后,中央作出了加快發展經濟的重要決策。低碳環保作為國家建設的主要突破口以及未來發展的主要途徑,是我們一直所倡導的。河內運輸在綜合運輸體系中有明顯優勢,能夠節約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河內運輸還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提高運輸能力以及服務水平,促進環境保護的發展;特別是對節約能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為濟寧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
參考文獻
[1] 胥苗苗.充分發揮水運的獨特作用——訪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原副總工程師蘇國萃[J].中國船檢,2017.
[2] 黃承鋒,雷洋,吳園.基于協整理論的水運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水運工程,2017.
[3] 惠東升,龐進亮.加快完善內河集裝箱轉運體系促進運河經濟向海河經濟轉型[J].中國水運(下),2017.
[4] 沈燕云.推進京杭大運河全線性恢復通航——訪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蘇國萃[J].中國遠洋海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