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姬薇
摘 要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為事業單位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為此,我們需要將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作為一個機遇,通過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升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水平,從而為事業單位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 政府會計改革 事業單位核算 財務管理
政府會計也稱“公共部門會計”,是指用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政府和政府單位財務收支活動及其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會計關系。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數據顯示,從登記注冊類型來看,我國企業法人為8208273家,占比75.61%;公共部門為2211311家,占比20.37%。在公共部門龐大的組織體系中,行政機關占公共部門的11.33%,事業單位占公共部門的35.56%,是政府部門的典型組織形式。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政府會計改革應當與時俱進。財政部于2015年10月23日頒布的《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相繼頒布8項具體準則和固定資產應用指南;完善了《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辦法(試行)》及《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目前,政府會計改革要求執行統一規范的政府會計準則、政府會計制度、政府財務報告制度,能夠全面系統地反映財政預算執行、單位財務活動及財務狀況,綜合披露政府及政府單位的資產、負債和凈資產的真實信息,提供科學有效的政府會計信息,有利于監督政府的科學民主決策,有利于強化政府的會計責任,推進宏觀經濟管理。
一、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
(一)改變了事業單位的會計要素和記賬方式
新政府會計制度采用“5+3”要素,增加了預算收入、支出、結余要素,并在記賬形式上采用“平行記賬”方式,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分別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情況以及預算執行情況。同時,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總體會計核算內容進行了劃分,并增加了關于政府收支狀況財務預算管理方面的內容,詳細劃分了事業單位預算的各類項目費用以及固定資產處理等方面的內容。此外,新政府會計制度擴大了資產負債的核算范圍,增加了資產方面的核算內容。
(二)調整了事業單位的核算方式
新政府會計制度加強了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功能,并優化了預算會計功能。同時,新政府會計制度規定了財務會計執行責權發生制,改變了之前按收付實現制確認收入的方式。此外,新政府會計制度采用雙重會計核算模式,即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相結合的雙重核算模式。
(三)更注重成本核算
新政府會計制度將購建固定資產以及建設工程等產生的借款利息資本化,使計量結果更加真實。同時,新政府會計制度將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以及無形資產攤銷后,直接計入成本費用,確保損耗支出得到更加合理的反映。此外,新政府會計制度規定對事業單位的運營費用以及工資福利按照相對應的期間采用費用核算,并增設待攤費用科目,按收益期對其進行費用分攤。這種核算方式更加科學合理,可以真實、全面地反映事業單位當期的費用支出,有利于促進事業單位進行成本控制。
(四)更真實地反映資產負債情況
新政府會計制度增加了資產類會計科目,從而加強對事業單位資產的核算。同時,新政府會計制度增設了資產減值準備、壞賬準備、受托代理資產等科目。此外,新政府會計制度不僅增加了應收款項的核算內容,還增加了應收股利科目,并采用權益法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計量,從而使單位資產核算更加真實。同時,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科目進行了重新調整,并根據會計科目的內容以及不同的性質對其進行核算細化,從而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更加科學。
(五)提高了財務報表的編制要求
新政府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報表既包括財務報表,又包括預算報表。財務報表采用權責發生制,并以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核算信息為基礎生成,預算報表采用收付實現制,并以事業單位預算會計信息為基礎生成。此外,新政府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應編制本期預算結余與盈余差異調節表,從而確保事業單位財務報表與預算報表能夠實現有效銜接。同時,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模式進行了重新調整,并分別設置財務會計科目和預算會計科目,財務會計科目更注重對單位資產、負債、收入以及費用進行核算,預算會計科目對于經濟事務進行賬目處理更注重從預算的角度出發,從而造成單位同一會計科目產生差異,進而加大了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人員編制賬目的難度。
二、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加大了財務管理的難度
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有著直接的聯系,在實際工作中結合新政策,才能做到全面貫徹落實新政策,真正實現會計制度的改革目標。政府會計制度經過改革以后,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手段變得非常繁雜,對于財務人員的要求也更高,要求其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
(二)健全了應用單位財務體系
在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中,財務管理活動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不斷完善財務規范和體系,才可以全面貫徹落實政府政策,符合政府服務人民的重心。然而,事業單位的財務系統與活動都需要被外界監管,如果財務活動缺乏監管,那么其大部分都會存在過于形式化的問題。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要求事業單位公開財務資金,保證其透明性和公正性,從而使事業單位的財務體系變得更加完善,提升規范性,使資金可以用到實處,進而有效改善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
(三)優化了預算管理機制
通過調查研究表明,當前我國事業單位的員工數量比公務員數量多很多,事業單位預算資金數額巨大,加強管理,能夠有效提高我國政府預算使用效率。優化政府會計機制,構建并利用權責發生制,對財務信息提出更多要求,推動事業單位增強財務預算管理。
(四)確保了事業單位資源利用率
在傳統會計核算背景下,事業單位內部并未制定與資產的折舊攤銷相關的規定,導致資產核算結果出現偏差,進而影響資產估值的準確性,事業單位內部制度流于形式,導致會計工作開展效率不高。而新會計準則能夠切實完善上述缺陷,構建固定資產的折舊攤銷相關的規定,促進資源有效應用,推動事業單位長遠發展。
三、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事業單位的應對措施
(一)完善制度建設
以新政府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原有相關制度為依據,結合現階段實際情況修訂相關制度,包括財務管理、預算管理、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政府采購等制度,確保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銜接落地。
(二)全面梳理事業單位資產負債
為了順利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前期的資產負債進行清理必不可少。對單位資產進行盤點統計,確保資產賬實相符,并對資產的需求和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制定合理的使用計劃和采購計劃,避免造成資產的閑置浪費。無形資產攤銷的應按照新會計制度規定,對資產按類別、使用年限、原值等做好折舊攤銷工作。
(三)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綜合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單位財務工作的效率,財務人員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是順利實施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建議事業單位就新政府會計制度,有針對性地對全員進行多次反復的培訓,可通過積極參加上級組織培訓、聘請專家到本單位授課、與同類型事業單位互相探討等方式,進行深入、細致、透徹的學習,盡快理解和掌握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要點,全面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事業單位財務人員自身也應提高思想覺悟,積極參加培訓,夯實基礎,從而適應新制度改革以及財務信息化不斷升級的需要。
(四)加快財務信息系統建設
新政府會計制度對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收支實行“平行記賬”方式,核算方式的變更要求編制兩套報表,現階段的財務軟件已無法滿足會計核算的需求。事業單位在綜合考慮新政府會計制度和本單位實際業務的情況下,及時更新財務信息系統建設,學習使用新系統,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財務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結語
政府會計改革有效地實現了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相結合,更加全面、真實、有效地反映經濟業務活動,降低財務風險。行政事業單位只有充分認識到政府會計改革的意義和所面臨的挑戰,積極采取措施應對改革,才能保證改革的銜接落地,從而有力地推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提升和財政經濟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為中共天津市民政局黨組黨校)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 2015年改革發展重大研究課題:《公共部門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6.
[2] 李敏.政府會計——行政事業核算新模式[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