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節有效的韻律活動是教師在幼兒充分感受、理解音樂的基礎上,激發孩子的創造思維,讓幼兒在快樂中創造性地結合音樂中各要素,通過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反映音樂的性質,讓幼兒在快樂中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巧妙地用身體動作將音樂與動作結合起來。
關鍵詞:韻律活動;幼兒;有效性;音樂創造力
長期以來,在幼兒園日常的韻律中,作為老師,我們往往顧此失彼,有時過多重視幼兒技能技巧的訓練,習慣采用“示范—模仿—練習”這樣一種機械模仿的模式;有時過多地注重了幼兒的創造性,忽視了對音樂的感受,不能很好地把握動作和音樂旋律、節奏的結合,教學現場往往雜亂無序。因此,如何提高韻律活動的有效性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一個難點,我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嘗試探索。
一、 創設富有音樂氛圍的學習環境,初步感受音樂帶來的歡樂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環境是教育的重要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因此,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適宜的音樂教育環境,才能更好地開展韻律活動,使韻律活動得到有效的開展。
首先,創設真實情景,讓幼兒感受韻律活動的意境。
讓幼兒融入到真實的情景創設中,感受韻律活動的意境。如,韻律活動《捉小魚》,先讓幼兒觀察小魚游,逐漸融入小魚的角色中,再設置大海和魚網,孩子馬上就融入到了《捕魚人》的韻律活動意境中。
其次,創設生動有趣的道具,增加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增加幼兒韻律活動道具,不僅可以渲染韻律活動的氛圍,豐富幼兒的表現手段,還可以增加幼兒韻律活動的美感,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我們要有意識地在情境創設、材料上下工夫,以情景性的語言來引導孩子,創設相匹配的情境道具,如:韻律活動《煮面條》,我們不僅要創設煮面的場景,也要引導幼兒一起制作做湯鍋和勺子等道具,幼兒用自己親手制作的道具可以更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
最后,讓韻律活動始終貫穿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
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幼兒的韻律音樂,并將其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當中,讓韻律始終貫穿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從早晨來園一直到下午離園,我們都要尋找適于的時機,將韻律活動融入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讓幼兒在玩中感受韻律所帶來的快樂。
二、 以情感為基石,讓幼兒充分欣賞、感受音樂
幼兒對音樂的喜愛都是從情感出發的,他們對韻律活動表現出的興趣都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往往帶有一定的情緒色彩,經常只停留在我喜歡、真好玩的水平上,很容易轉移注意力。提及韻律教學,我們的眼前自然而然地展現出孩子們翩翩起舞的情景:小鳥飛、小兔跳、摘果子、扭秧歌等等景象,看見孩子們整齊、優美的動作,我們老師也心滿意足。其實,在韻律活動教學中,如果一味地追求這樣的效果,就會導致教學的注意力偏重到動作上去,而忽視了對音樂本身的感受。在最近的韻律活動教學中,如《毛毛蟲變蝴蝶》,老師沒有留充足的時間引導孩子感受音樂的性質,而一味地去強調孩子們的動作,老師應該創設情境結合音樂,充分喚醒幼兒對毛毛蟲的喜愛,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情境中去,自然而然地隨樂律動,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效果。
三、 運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陳鶴琴先生說: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因此,在韻律活動中,我們要引導幼兒在藝術的環境中,有興趣地與環境發生互動,充分激發其主動性、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體驗和表現的能力。在教學中我注重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在充分感受、理解音樂的基礎上,把幼兒的創作力激發出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某一件事、物感興趣了,才能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才能進一步把創造力解放出來。游戲教學法,改變了以往幼兒跟著老師“示范—模仿—練習”這樣一種機械模仿的固定模式,它是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創設游戲的情境,讓幼兒在生動、自由的氛圍中進行愉快的學習、創作,這種教學法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對韻律活動參與的興趣,讓我們的孩子感到親切,讓我們的韻律活動中充滿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讓韻律活動走進孩子的心靈。如:韻律活動《趕走小怪獸》,老師精心布置了森林的情境,以動態的PPT來出示怪獸,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趕走怪獸的游戲情境中,從而創編出各種趕走小怪獸的動作,并自然地在游戲情境中,結合音樂自然地舞動。
四、 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幼兒的音樂創造力
幼兒期是幼兒創造力的萌芽,音樂活動本身也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培養創造力應從幼兒抓起。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不但要把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放在首位,還應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條件與空間,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在幼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幼兒的音樂創造力。
(一) 可利用直觀的形象,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如:在韻律活動《舞動的面條》中,通過直觀形象的觀察面被煮的過程,了解面在水中的各種形態變化,從而創造出各種面在煮沸時的各種翻滾形態。
(二) 還可利用直觀的音樂形象,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如:韻律活動《快跳起來》,通過直觀的小兔、青蛙形象,引導幼兒創造出各種小兔、小青蛙跳的動作。
(三) 利用音樂本身進行創編,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如:韻律活動《水草和小魚》,通過音樂本身的性質,引導幼兒隨音樂自由舞動,創造出水草與小魚在水中的各種形態。
(四) 利用語言提示,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如:韻律活動《猴子爬樹》,老師通過語言提示,引導幼兒創編出各種猴子爬樹的動作。
音樂帶給我們美的享受,音樂帶給我們快樂,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在美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創造。在韻律活動中,我們應明確孩子是活潑好動的,我們要抓住這一特點,以節奏為基礎,通過動作進行節奏訓練,結合音樂中各要素,通過身體動作來反映音樂的性質,讓幼兒在快樂中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巧妙地用身體動作將音樂與動作結合起來。
總之,想要上好一節韻律活動,就必須讓孩子先充分地感受、理解音樂,再激發孩子的創造思維,讓孩子在快樂中創造性地用身體來表現音樂。做到了這幾點,韻律活動的有效性也就展現出來了。
作者簡介:
吳彩華,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