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存在著高耗低效的狀態,不僅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還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基于此,本文提出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師教學素質,轉變教學模式四種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建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改進措施
一、 引言
語文是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對于構建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奠基性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存在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低效現象,所以應該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培養其綜合素養,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初中語文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高其綜合素養,并且能夠為其他科目的學習奠定基礎,是素質教育的必然途徑。目前,初中語文教學處于低效化狀態,主要原因有:第一,教學方式單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依賴課本,忽略了語文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而且,課堂中通常以教師為主體,學生作為旁觀者,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導致課堂內容枯燥,學習氛圍沉重,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甚至會產生厭煩情緒,從而影響課堂效率。第二,教師無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使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學生因為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而放棄語文的學習,并且削弱了其獨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教師的教學素養欠缺,在日常教學中,盲目地講述新知識,忽略了初中生的接受能力,降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另外,部分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大量的課外內容開展教學,造成喧賓奪主的現象,浪費教學時間。
三、 提高初中語文效率的措施
(一)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第一,通過情景教學,設置懸念,提高課堂的趣味性。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所以對于問題的思考方向不盡相同,教師可以將懸念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求知欲。第二,利用語文教材中的情感線索,幫助學生在其中找到情感共鳴,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利用多媒體,將語文教學中抽象的內容具象化,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第四,通過舉辦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語文教學是枯燥的,舉辦多樣性的活動,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以學習《我的叔叔于勒》為例,老師設置一個辯題:“菲利普夫婦的行為是十惡不赦還是情有可原。”并舉辦一場辯論賽,通過辯論的形式,幫助學生學習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到“是金錢至上的觀念導致菲利普成為淡漠親人的自私小人”的中心思想,以問題為紐帶,解決課文中的重難點,學生既能從中學習新的知識,又能培養其發散思維。當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時,就會自主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 創新教學方法
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調動課堂氛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首先,注重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所以學習成績也會存在差異,教師可以把他們分成小組,實行互幫互助式教學。其次,教師需要挖掘教材上的空白進行創新,在語文課文中,作者往往會“留白”引發讀者的思考,教師需要利用其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主旨的領悟。最后,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想象力,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在思考過程中,學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換思維,通過討論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以學習《心聲》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述說心里話的機會,讓其暢所欲言,并且適當地給予其解決方法或者評價。一方面,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另一方面,引出教學內容,既能加深學生對于這篇文章的印象,又能激發其學習興趣。
(三) 提升教師教學素質
育人是教師的基本工作職能,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以德育約束學生行為。首先,在授課方面,培養優秀的備課能力,備課是有序開展教學的前提和手段,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兼顧全面性和針對性,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并且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其次,貫徹落實終身學習的理念,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利用網絡結合課本知識,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更新教學理念,為構建高效課堂而努力。最后,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尤其初中是學生心理敏感的階段,作為教師應該了解每一位學生,在其陷入心理困境時,及時找到解決措施,幫助其解決心理難題。此外,學校應定期開展教師考核,對于表現優秀的教師給予獎勵,對于教學效率不高的教師進行相應的處罰,提高教師的敬業意識。比如,學校領導可以突擊聽課,在教師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了解教師的授課能力。
(四) 轉變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下,語文教師通常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壓力大,對學習缺乏興趣,所以需要轉變教學模式。首先,給予學生寬松的學習環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學習。以學習《濟南的冬天》為例,在新媒體上播放不同地方的雪景圖片,請學生概括對其的感受,然后選取課文中最喜歡的部分進行小組討論,再匯報討論結果,最后教師拋出問題:《濟南的冬天》和《春》兩篇課文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引發學生的思考。其次,準確地把握語文教學要點,學生對于語文教材的反應是多元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把控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并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例如,在學習古詩詞時,鼓勵學生利用網絡了解其歷史背景和詩人的創作歷程,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這段故事,豐富學生的感官體會,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意識。
四、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傳統語文教學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等弊端,所以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與學生特點,創新教學方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整體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臧卉.初中語文教學低效化現象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121+123.
[2]王振琴.拓寬發展空間 力解語文教學“低效”痼疾[J].名師在線,2018(5):73-74.
作者簡介:叢艷輝,吉林省磐石市,吉林省磐石市明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