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響應新課改不斷深入的時代變化,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其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本文主要闡述了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就三個方向探討如何構建自主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教學模式
一、 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即教師適當引導學生通過多元化的方式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需要教師給予學生大量的自由時間,教師只是適當地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該種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并且也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三觀。
二、 初中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 過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目前我國有些初中語文課堂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無法展現出語文課堂的普遍性和綜合性,將教學的主要內容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考試能力,只是力求能夠達到教學目標,卻無法為學生拓展相應的教學視野。其次,教師本身教學能力不足,初中語文教學內容較多。不僅學生壓力大,教師也同樣有較大的壓力。大部分教師都無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這就無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率,學生無法發揮自主學習能力。
(二) 學生缺乏較高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語文課程內容豐富多樣,學生需要對其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但是有大量的學生忽視語文的重要性,無法對語文產生學習興趣。并且,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記憶和背誦,反復地記憶讓學生感受到巨大的學習壓力。有的教師課堂教學過于沉悶,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這就會降低學習效率。
三、 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
(一) 有利于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要求。語文教學不單單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素養。初中生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據此,教師應充分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不僅能夠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還有利于充分發揮教學課堂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初中生在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中可以收獲大量的知識,開拓自身的學習視野。此外,學生還可以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通過自身的努力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解決問題,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 構建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方法與途徑
(一) “樂學”——創設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重視“樂學”,為學生創設相適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創設學習情境。不單單是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還需要讓學生懂得創設情境的實際含義,從而讓學生自主地融入與學習內容相適應的實際環境中,進行更好地學習和體會。自主學習課堂教學中通過情境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學習充滿激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比如,教授《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該文章的時候,教師應當帶領學生進行學習情境的自主學習模式構建,通過信息技術充分融入學習情境。在圖片、視頻等資料下有利于學生更為全面地認識和理解文章的內容。除此之外,通過視頻、音頻可以為我們呈現文章中蘊含的語言美,吸引學生不由自主地想要對其進行更深層的認識,從而更好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 “會學”——激發學生進行思考,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教師在構建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時候,需要讓學生“會學”,激發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并且需要更換教學觀念,充分挖掘課文中蘊含的深層含義,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技巧,促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散思維,在教學課堂中保持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比如,在教授《云南的歌會》該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授意解疑的模式進行授課。首先,教師向學生拋出問題:“你們知道云南歌會有什么特點嗎?”“我們當地是否也擁有歌會?和云南歌會又有什么差別呢?”通過提問的方式讓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對其進行深層的思考和探究的欲望,營造起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除此之外,學生也應當積極向教師進行提問,教師在為學生解答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還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授意解疑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三) “博學”——開展課外活動,有利于開拓學生學習視野
重視學生“博學”,為學生開展多元化的課外活動,有利于開拓學生的學習事業。開展比賽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認真程度,有利于學生能夠在比賽之間實行科學高效的自主學習模式,不斷開拓自身的學習視野。
比如,在教授《敬畏自然》文章時,可以開展一些比賽活動:朗誦、背誦、問答等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從而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的比賽設定相應的比賽要求,并給予學生足夠的準備時間。在比賽結束之后時教師還需要肯定學生的表現,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學習帶來的興趣,得到更多的學習動力,并且不斷地開闊視野。
五、 結語
綜合上文所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自主學習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初中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其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教師可以通過樂學、會學、博學三個方向,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同時教師還應不斷開展課外活動,開拓學生學習視野。
參考文獻:
[1]詹黎.“學案導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應用研究——以昆明市第24中學為例[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7.
[2]王桂俠.初中語文自主互助學習方式研究——以河北晶華學校為例[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
[3]仲福麗.“五環三位”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重慶市南岸區Z初級中學為例[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零敏,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市,靖西市祿峒鎮祿峒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