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面臨全面的革新。作為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有效的節奏訓練與教學對提升學生節奏能力,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的小學音樂節奏訓練與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制約學生的發展。因此,需要對小學音樂節奏教學質量的提升提高重視度,結合有效的措施來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低年級段音樂課節奏的訓練與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段;音樂課;節奏訓練與教學;策略
節奏作為音樂生命力的源泉,不僅是音樂中的核心內容,也是體現音樂表達的核心所在。由此可見,節奏的訓練與教學對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與影響。但是在的當下小學音樂節奏訓練與教學中,部分教師仍使用傳統單調、滯后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傳授,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盡人意,學習興趣也逐漸被消耗殆盡。因此,在素質教育理念下,要想轉變當下節奏訓練與教學現狀,需要教師及時轉變教學理念,認識到節奏教學的重要性,結合有效的策略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基于此,以下幾點是在小學低年級段音樂節奏訓練與教學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 注重對聽說節奏訓練的開展,加深理解程度
節奏作為音樂的核心所在,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關鍵內容。因此,在實際訓練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礎,結合有效的聽說節奏訓練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節奏感知,以此來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發展學生自身的感受能力與聽辨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音樂綜合素質,進而為學生接下來的唱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傾聽,讓學生自主感受音樂中節奏的變化。當然,在進行節奏訓練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學生實際認知能力為基礎,選擇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音樂,例如《嘀哩嘀哩》《小蜜蜂》《噴泉》《捉迷藏》等較為悅耳舒緩的歌曲,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到節奏的感悟之中,進而提升節奏訓練與教學的效果。
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學生認知能力為基礎,將生活中學生常見的聲音進行收集,然后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播放,并引導學生對聲音的來源進行猜測。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將枯燥的灌輸式教學轉變成節奏訓練活動,以此來提升學生節奏訓練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說出節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涉及到諸多節奏,例如火車行駛聲音、敲門聲、汽車鳴笛聲、跑步聲等節奏,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這些節奏的模仿,以此來提升學生自身的節奏感,進一步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 注重節奏游戲的開展來提升學生學習質量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只有具備濃烈的學習興趣才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并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在當下小學音樂節奏訓練教學中,受到年齡等因素的制約,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容易被新穎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抓住學生這一特性,結合游戲教學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在提升節奏教學有效性的同時,發展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進而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新年好》音樂教學時,教師可以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開展“歌詞接龍”的教學游戲。教師可以將《新年好》的歌詞分段或者是分句寫在卡片上,然后將卡片打亂,接著讓學生進行隨機抽取,等到音樂響起時,所對應歌詞的學生需要立刻進行演唱。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此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節奏能力,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 節奏具象化,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在當下小學音樂節奏訓練與教學過程中,其節奏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與理論性,學生的學習難度相對較大。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段節奏教學中,教師切不可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否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對學生學習興趣造成影響。因此,在實際訓練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身邊的事物來幫助學生學習節奏,實現對音樂節奏的具象化,以此幫助學生加深對節奏的理解與感悟,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找春天》音樂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為基礎,以小兔子的形象為節奏點,將整首歌曲的節奏進行拆分,當歌曲中節奏點響起時,兔子會跳一下,并制成動態演示動畫。當教師播放歌曲時,同時播放教師制作的動畫。學生觀看過后會發現,小兔子的跳躍與歌曲的節奏不謀而合。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通過節奏的具象化演示來加深對節奏的感悟和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另外,教師可以結合打擊樂器進行節奏教學,提升學生的節奏能力。例如在進行《三角鐵、雙響筒和鈴鼓》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相應的打擊樂器,如三角鐵、鈴鼓等樂器。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練習,看看學生是否能自主進行節奏的創作。其次,可以教師可以以某首歌曲為例,為學生進行相關打擊樂器的演示,并進行有效的樂器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段音樂教學中,提升節奏訓練與節奏教學的有效性,對提升學生節奏能力,發展學生音樂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以及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認識到節奏訓練與教學的重要性,以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為基礎,結合有效的策略來提升其節奏訓練與教學的重要性,進而為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靜雯.小學低年級段音樂課節奏的訓練與教學[J].北方音樂,2016,36(5):72-73.
[2]王昱達.讓音樂課堂跳動起來——淺談小學低年級音樂節奏的培養[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1(4):135.
[3]周海燕.淺談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之節奏訓練[J].新課程:教研版,2014(12):55.
[4]任丹.興趣引領下的節奏訓練——關于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實踐與探索[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2(8):79.
[5]黃雪云.節奏和節拍的聚散離合——小學低年級音樂節奏教學的有效方法[J].當代音樂,2018.
作者簡介:
劉曉東,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晉江市安海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