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銀娟
摘 要:本文從新設立企業角度出發,闡述了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和意義,并研究分析了全面預算在新設企業實施存在的問題及對應措施。
關鍵詞:新設企業 ?全面預算
一、新設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的內涵和意義
全面預算是企業根據戰略規劃、經營目標和資源狀況,運用系統方法編制企業的整體經營、資本、財務等一系列業務的行動計劃和管理標準,同時是一系列預算構成的體系。
全面預算管理涵蓋預算編制、審批、執行、控制、調整、監督和考評等一系列活動,不僅包括預算目標編制匯總和審批,還包括執行并通過考評手段完成各項計劃。企業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將戰略目標具體落實和進一步量化,形成不同層次的預算指標,通過指標的落實來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而在預算指標的落實過程中,可以對企業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控,及時根據市場因素和自身實際執行情況調整預算指標,進一步優化人力、財力、物力的資源配置,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新設企業推行全面預算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新設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問題
(一)預算制度不完善,規劃性不足
新設企業的預算制度都不是非常全面,一般規定都比較粗,很多細節都沒有說明,規范性不足,導致可操作性可執行性較差,不能形成有效監督,嚴重影響預算管理發揮指標和裁判作用。
(二)人員認識不清,預算管理流于形式
企業經常會將全面預算管理與企業經營計劃混為一談,忽略了預算在控制支出、糾正偏差與考核方面的作用。無專業人員進行管理,通常由財務人員兼職,由于全面預算涉及面廣,牽涉部門較多,內容復雜,數據量大,財務人員對業務預算不了解,難免出現與實際脫節的現象,同時也無法及時對預算進行調整,必然會影響全面預算工作的后期開展。
(三)預算與實際脫節,考核難度大
新設企業預算編制從零基預算開始,以財務為主導進行編制,基層車間沒有預算核算崗位,也沒有配備人員。由于不聯系實際,對基層業務活動理解不全面,沒有從業務實際出發,致使預算與實際偏差較大。管理層對預算考核的度很難把握,太過剛性會挫傷預算執行者的積極性,太過柔性則會誤導執行者做了過高的經營預算,加大企業經營風險。
三、新設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建議
(一)提高領導對全面預算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
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涉及到企業的各個層面,首先企業領導要認實到全面預算的意義,主要領導必須親自抓,親自管。同時,要給各車間各部門配備專業的預算人員,提高預算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化程度,并要在全公司設立專門的預算管理機構,及時對預算進行統計、分析、調整、匯總和考核,針對預算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匯報上報,督促業務部門整改,繼而推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深入開展。
(二)完善預算相關配套辦法,制定詳細管理制度
完善的規章制度是企業正常運轉的基石。新設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詳細建立和完善預算管理及相關協同制度,提高全面預算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一是要建立并完善預算“授權審批”制度,對審批人、審批權限及程序等相關事宜做出明確規定,確保預算的剛性執行。二是要完善預算跟蹤管理制度和報告制度。在預算執行、跟蹤和控制過程中,建立永久性負責制,安排專人負責及時向上級預算管理部門按從下到上按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報告預算執行情況,為企業提供真實和全面分析,便于管理層靈活調整業務流程預算,確保總預算目標和分預算目標一致。三是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體系,對企業預算效果進行科學評價,為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有力參考。
(三)堅持客觀實際,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預算編制
一方面,改變預算管理集中在財務部門的現狀,立足企業實際,在各個職能部門及車間班組層面建立預算崗位,堅持依托企業業務流程從業務類型、管理層次兩個方面搞好預算管理,使全面預算深入切入基層。另一方面,還要從企業實際出發,對企業各單位的經營狀況、基礎管理及收支增減因素充分調研與考慮,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合理測算和計算,根據業務性質靈活運用固定預算、彈性預算、滾動預算和零基預算等預算編制方法,層層制定預算指標,細化預算項目,確保預算與實際相結合,發揮全面預算對各部門工作進行有效監督的作用,保證企業經營目標按照既定步驟進行。
參考文獻:
[1]欒洪文.加強煤炭企業財務管理的幾點建議[J].中國外貿,2012.
[2]李曉春.現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策略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