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瑩
摘 要:當前,大數據技術已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大數據技術在財務領域應用的廣度和深度的不斷拓展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事業單位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財務管理工作同樣面臨著大數據技術的影響。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既面臨挑戰也存在著發展機遇。本文基于大數據背景,分析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并提出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 ?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一、引言
“大智移云”背景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環境發生了巨大變革。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業財稅共享等新技術和新業態的出現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也進入了新常態。各省市相關部門制定的有關公務接待、會議費,差旅費等管理辦法,將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升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管理會計應用指引804號-行政事業單位》文件的發布,表明我國正引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向資源配置和決策支持型轉變,為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的應用提供了依據。2019年1月1日行政事業單位開始全面實施《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新制度,更加規范了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從上述文件政策的出臺可以看出,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環境正面臨著深刻變革,事業單位的職能也要適應當前服務型政府轉變的需要。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事業單位中重復性財務工作將會被財務自動化軟件所取代,財務工作的效率大大提升,財務工作的準確率也會大幅提高。新形勢下,事業單位傳統核算為主的財務管理模式逐漸向管理為主的財務管理模式轉變。
二、大數據時代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信息化水平不高
當前事業單位之間,事業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仍然很難,大數據技術應用的基礎仍然比較薄弱。當前,各單位和各部門數據標準不統一,事業單位在推進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顧慮,造成事業單位整體信息化水平不高。當前,事業單位財務核算軟件基本能夠普及,內部審計軟件,內部控制系統等也正在推行之中,但不同軟件系統數據之間的兼容性差,無法實現部門之間的數據信息共享,仍然存在著“信息孤島”現象。由于信息無法共享,導致了數據質量較差,數據格式不統一,缺乏可比性,直接影響了數據的分析和利用,大數據背景下單位所獲取的數據價值尚未得到有效發揮。
(二)預算管理不科學
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涉及到每個部門,尤其在預算編制時需要各個部門的配合。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將預算管理看成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財務部門和其他部門的溝通和聯系較少,不能適應信息技術下信息共享理念的需要。財務部門往往將預算編制簡單化,有些單位直接根據往年的預算數據進行簡單的調整,導致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差距較大。預算的執行過程中,財務部門只是掌握預算數據,由于信息的不對稱,經費使用單位對資金使用情況了解不清楚,缺少預算管理的主動性,導致預算執行的效果差。
(三)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近年來,雖然財政部門制定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并不斷推進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但有些單位的領導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重視程度仍然不足,相關的制度和規范至今尚未建立。有些單位只是進行了內部控制的初步設計,內部控制建設進度緩慢,內部控制建設的主動性不強。在大數據背景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弱點逐漸顯現,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很多單位將內部控制交由財務部門負責,而財務部門的內部控制的重點只放在了財務監督上,其他的控制環節沒有覆蓋到。
三、大數據時代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發展策略
(一)加大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
提升事業單位的信息化水平是大數據技術在財務管理應用中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加大信息化建設,為大數據的應用提供物質基礎。單位領導要順應大數據技術發展的趨勢,將信息化建設提上日程,抓住信息技術帶來的管理優勢,使本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其次,要建立信息化共享平臺,打破長期以來事業單位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現象和數據標準長期不統一的瓶頸。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數據的歸集、整理、分析,并實現信息數據共享。信息化數據共享平臺能夠實時反映事業單位的資金,資產等數據變化,并對財務風險進行預警,有效的防范財務風險,為事業單位統籌高效利用資金、科學合理負債等提供決策依據。大數據技術背景下信息安全問題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做好信息的安全防護,防止病毒和黑客的入侵,造成信息泄露。
(二)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提高風險管控水平
近年來,財政部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方面出臺了諸多的規范和文件,有效的推動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2017年,財政部出臺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要建立內部控制報告制度,促進內部控制信息的公開。事業單位要積極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并將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情況進行報告。首先,事業單位的領導要調動單位全體人員參與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熱情,而不能僅僅只將任務布置給財務部門。積極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根據自身單位特色和業務特點,制定符合自身發展和時代要求的內部控制制度。在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方面,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數據化監管與評價,建立監督檢查機制,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努力實現業務活動內部控制的自動化,程序化,動態化,降低人為因素對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的干擾。在信息共享的同時,形成監管的閉環和統一的監管機制,實現數據信息的全過程,系統化的管理和監督,防止信息不對稱下滋生的腐敗問題。
(三)優化預算管理,提升預算執行效果
大數據技術的出現,為優化預算管理的流程,提升了預算管理的水平打了基礎。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大數據技術下,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是規范資金使用途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精細化程度不斷提升。在預算編制時,可以利用信息共享平臺,對各部門預算的編制進行調整,分類,匯總,通過預算平臺使各個部門共享預算信息,并根據歷史數據及預期目標修訂預算,打破傳統預算編制下的預算層層分解,層層匯總的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提高預算編制的效率和準確性。在預算執行時,對資金總量控制的同時,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支出的具體用途和性質進行細化分類,并可以對預算資金進行實時的跟蹤控制,保證預算執行的動態性和有效性。在預算的分析考核階段,可以利用預算編制和執行積累的數據信息,利用大數據技術快速的對數據分析比對,各部門也能實時看到預算執行效果。
四、結束語
當前,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給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帶來沖擊和挑戰的同時,也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轉型發展帶來了機遇。事業單位要抓住機遇,利用大數據技術的優勢,推動單位信息化建設,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建立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體系,加大對復合型財務人員的培養,積極順應新形勢事業單位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推動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刁雪林.治理視角下關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質量的若干思考[J].商業經濟研究,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