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建
摘 要:為實現財務業務的規范、高效管理,加強企業各類資金的管理力度,目前我國越來越多國有企業摒棄了過去各分支機構各自為營的財務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財務共享服務體系。該體系在建立之后,其系統化、標準化管理的優勢很快體現出來,并為國企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推進作用。本文即針對國有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體系構建的必要性及構建過程中需考慮的關鍵環節作出相關分析。
關鍵詞:財務共享服務 ?國有企業 ?財務管理
一、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在國企管理中應用的作用
對于規模龐大、業務繁雜、員工眾多的國有企業而言,建立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實現信息資源、管理規范的共享,這對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其左右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一)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建立起來之后,許多過去不得不進行人工核算、登記、匯總的問題,現在都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快速操作,且執行過程更高效、結果更準確。因此,財務管理部門可以有效地實現了人員精簡,從而使得用工成本有效降低。由于人力成本是企業經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用工量的減少將直接使得企業管理成本的顯著下降。此外,通過計算機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信息的儲存量、運算量較過去實現了數以萬倍乃至更多的提升,有效改進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
(二)提升國企財務管理質量
財務管理手段無論如何改革,其最終目的都是提升管理質量、降低經營成本,通過長期實踐可知,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構建的確達到了這一目標。一方面,共享系統的構建使得國有企業各部門間、機構間、區域間的信息交流更加順暢,避免了因信息滯后而可能出現了財務隱患。另一方面,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啟用對財務人員的業務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對綜合業務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所謂“術業有專攻”,財務人員只要在某一領域做好、做精即可滿足崗位需要,這便使得他們的工作壓力有所降低,而工作效率較之前顯著提升。
(三)有利于實現財務信息匯總及管控
在沒有啟用財務共享服務體系時,國有企業不同地域的各機構間,尤其是不同國家的機構之間進行信息匯總和整體化管控難度很大。很多時候只能通過人工對在各機構收集到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工作量大且錯誤率高。此外,有時由于信息傳遞不夠及時,導致部分機構不能及時跟進總部管理進度,從而出現財務損失。而共享體系出現后,各機構可以將信息、數據進行平臺上的實時共享,大大提升了信息匯總、財務管控的效率和準確性,財務風險顯著降低。
二、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尚存問題
(一)財務核算標準不一致,統一化管理難度大
許多國有企業分支機構涉及區域較多,有些更是設置有大量國外機構,為滿足當地財務習慣或符合當地稅法要求,部分分支機構在財務系統中會設置特殊的會計制度及核算制度。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財務共享服務體系是無法進行同類業務的統一處理的,因而財務管理難度也會隨之加大。
(二)信息數據存儲體系不完善,信息安全存在隱患
財務共享服務體系是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建立起的一套軟件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倘若出現錯誤操作或平臺漏洞,都有可能會導致信息泄露,從而引發信息安全風險。常見的信息風險包括兩種類型:第一,財務共享服務體系遭受病毒入侵,導致系統被破壞、重要財務信息泄露;第二,授權錯誤,即讓本不應該有操作權限的用戶享有了對某些環節進行瀏覽、審批、修改的權力,因而出現信息被錯誤篡改或泄露的現象。
(三)管理機制有待優化,人員流失現象嚴重
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啟用后,原有的財務人力管理體系發生了很大變化,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也更依賴于計算機、網絡技術,這便導致一些對計算機運用不熟練的財務人員無法正常開展工作。此外,加之共享系統上線后對人力的需求大幅壓縮,財務部分用工量大大減少,使得許多員工因擔心自身職業發展前景而產生焦慮情緒。久而久之,離職率將逐漸升高。
三、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在國企應用中的構建
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過程中,應從下述幾個方面著手,逐步開展相應工作。
(一)完善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財務共享服務系統的基本構成,在進行系統構建時,應注重下述3個方面。首先,進行一般性事物處理功能定位,這也是各級別財務共享系統均應具備的核心功能;其次,決策支持功能定位;第三專家咨詢性功能定位。其中第二、三條屬于較高級別的功能類型,不同財務服務體系可依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添加。
(二)優化組織結構
目前國有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常用的組織結構類型有兩種,其中一種是組建在企業財務部一下的下屬性財務體系,這種系統與企業內部的關聯十分密切,同時在設置及后期拓展的過程中也都很容易受到企業內部自身結構的限制,不利于長期、規模化發展;另一種組織結構是完全獨立于各部門之外而設立的一個單獨的財務共享服務體系,該類體系發展過程中受限制較少,獨立性強,且在運營到后期還可產生一定的盈利能力。
(三)規劃業務流程
對于業務流程的規劃要考慮到企業的實際運營狀況,與各部門的需求盡量結合,從而使企業員工使用起來更加便捷、高效。規劃業務流程時主要考慮3種類型,其一,是各類信息、數據怎樣實現在企業內其他部門的流通、傳遞;其二,是其他部門的信息如何與財務共享服務體系互通、對接;第三,是共享服務體系內部處理各類業務的具體流程。
(四)制定技術實現方案
技術實現方案時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各類功能實現的基本保障,在制定技術實現方案時,要明確企業的各類業務需要如何與合作的外部技術系統進行對接、實現,要考慮到自身需要,也要考慮到技術現狀。此外,在制定方案時,還應考慮財務共享服務體系日后的發展方向,做到不僅要滿足當下的需求,還要盡量推進將來的發展。
(五)構建績效管理體系
國有企業啟用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前期,無論是財務人員還是其他部門的職工都需要一個適應、接受的過程,為了能盡量縮短過渡期,則需要財務部門對財務人員提出一定的要求,幫助其他部門更好、更快地適應新系統。為此,建議建立一套有激勵作用的績效管理體系,在首先對財務人員進行新系統培訓時,鼓勵財務人員認真學習、盡快上手,后期推廣、應用的過程中,各財務環節應實現責任到人,且對每個環節的執行情況進行定期檢查、評價,并將考核結果與財務人員的績效工資直接關聯起來,從而激發財務人員的管理、執行積極性,推進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在企業內盡快順利地啟用起來。
四、結束語
總之,企業要發展,財務管理環節必須做到規范、高效。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國有企業的需要,為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提升自身競爭實力,則必須建立起完善的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環節各項業務的精準、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徐如亮.財務共享服務對財務人員及職能的轉變[J].財會學習,2019.
[2]李革命.互聯網+時代下集團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問題探討[J].時代經貿,2019.
[3]辛曉紅.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研究[J].財會學習,2019.
[4]侯筱然.國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探析[J].商訊,2019.
[5]鄒前利.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的國企財務核算體系建設[J].商場現代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