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摘 要:介紹了智能機器人即AI大環境下會計行業及會計從業人員的思考及應對。
關鍵詞:AI環境 ?會計行業 ?會計人員 ?應對
一、人工智能就在不遠處
2017年7月,國務院公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規劃指出了“三步走策略”。首先是到2020年,中國的AI 產業界與最強競爭者“齊頭并進”;第二部2025年,在一些AI 領域實現 “世界領先”水平;第三步,到2030年,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創新的“主要中心”。不到半年,工信部于12月底發布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到2020年)》,其中提到幾個重點技術領域,包括自動駕駛汽車、服務機器人和語音圖像識別系統等,國家已經有了明確的時間計劃及行動指導。
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創新與發展勢必會對傳統行業產生沖擊,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勢必會取代部分人力的工作,但是這種趨勢又不是某個人或某個集團能夠阻止的。2016年在人機大戰中,“阿爾法狗”打敗韓國圍棋高手李世石,2017年“阿爾法狗”2.0再次打敗中國排名第一的職業九段棋手柯潔,人工智能正以強大的算法為支撐碾壓人類智能?,F在去銀行辦理業務已經會有機器人來提供服務了,強大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也不單純提供審計咨詢等服務,更大的精力投入到財務機器人中并成功發布。作為一家國際領先的酶制劑行業領頭羊,我司也已計劃于今年引進財務機器人項目,雖然目前正在測試論證階段,但離全面取代傳統手工記賬已經不遠了。
二、會計行業將何去何從
面對這不可逆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對于傳統的會計行業意味著什么呢?會計人員還是傳統意義上的“越老越值錢”嗎?這里有一個大大的問號。我們應該看到這里存在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應看到不錯的機遇。
(一)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引入,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人工智能機器人能7*24 小時全天無休,只要程序設定好,永遠激情滿滿,不會有輸入的錯誤,這是傳統人力無法超越的優勢,從而保證了會計基本信息的準確輸入及時匯報。另一方面,機器人只要被合理設計及授權,不會有越權審計入賬問題,有效的遏制信息的人為造假,提高了整個會計行業信息質量,引入人工智能機器人有其積極的意義。
(二)傳統會計人員分流轉崗勢在必行
作為一名普通的公司財務會計人員,我們前方的路是怎樣的,沒有人能準確的描繪出來,但總的趨勢肯定是傳統的簡易的記賬會計會被機器人取代,會計崗位不再需要只會key in 的小會計,大量的基層會計人員面臨分流轉崗。這個時間少則兩三年,多則5到10年。會計人員需要重新定義自己的位置,往管理會計方向轉變,做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掌控者。所有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都是人研發出來的,這個研發過程勢必需要經驗豐富的會計人員的輔助與參與,另外出現特殊情況如何處理,也都需要有會計人員把關,會計人員重質不重量。
三、會計人員如何應對新環境
作為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會計人員,我們的出路在哪里?在機器人全面普及之前,會計人員需要做好哪些準備來應對大潮不被淘汰呢?筆者認為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應對挑戰,把握機遇。
首先,扎實會計基本功,理清內在邏輯。機器人只知道數字,而不明白其內在邏輯,雖然也能生成很多報告,但對于內在缺乏理解,還是需要財務人員解讀出內涵意義,以便于指導實際工作。
其次,會計與業務緊密結合,深入生產內部,更好的服務生產目標,為企業決策提供專業支持。會計人員不再是端坐辦公室,紙上談兵,立足本企業,本行業,做出一套自己企業實用的財務數據,并選擇有效數據加以提取歸納,對生產及投資以指導,參與企業管理決策,并能提供數據支持。
再次,控制與服務相結合,提高服務水平。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如實記賬反應經濟業務是本職工作,對于不合規不合法的會計報銷等業務加以管控,使其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會計人員一如既往的這樣做著。另一方面,在控制的同時,也應提升服務意識,不是一句“不符合規定,退回不報”簡單了事。而應耐心解釋說明,不規范的點在哪,怎樣修改才行,以后如何規避,不再只是一個會計憑證的操作工,更應該立足長遠,規范管理,體現更大的價值。
最后,時刻保持好奇心,廣泛涉獵,多維度多層次思考,不故步自封,心永遠打開,時刻準備接受新事物。長江后浪推前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包括會計人員在內都應該時刻保持一顆好奇之心,打開心扉,時刻準備接受變化,修煉自我,百煉成鋼。
參考文獻:
[1]霍思伊.”美國推出AI國家戰略開啟“人造衛星”時刻”[J].中國新聞周刊,2019年第6期: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