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勝禎
摘 要:隨著新醫改制度的實施,公立醫院的收入來源減少,財務管理精細化成為重要的管理模式。文章從財務管理精細化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舉措三方面來討論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精細化模式。
關鍵詞:公立醫院 財務管理 精細化
一、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精細化的必要性
新醫改制度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精細化的提出,第一,符合醫院改革的趨勢。公立醫院收入來源是醫療服務費和財政補貼,要想達到效益最大化,醫院需提高醫療質量、降低成本,這就要求財務管理從粗放式轉變為精細化模式。第二,有效降低醫療費用。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逐漸減少,醫療收入也在降低,這就決定醫院精打細算,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精細化的財務管理模式實現財務和業務的一體化,醫療成本降低,治療時間縮短。第三,促進醫院長遠發展。醫院的主營業務是核算醫療服務,核算的內容比較復雜,內部科室的核算和外部核算均考慮在內。
二、公立醫院實施財務管理精細化模式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財務風險意識低,內部審計工作缺失
新醫改制度證在開展中,公立醫院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基礎設施建設、引入醫療設施和醫療人才方面,進一步加強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引發另一問題是增加資金的壓力,直接增加財務管理的難度。究其原因,我國醫院的管理不具有自主性,是在政府財政的監管下,長期以往導致醫院的管理人員財務風險意識較弱
再加上如今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各大醫療機構就開始大量引入和培育醫療人才和設施,這極大地影響了醫院的政策與經營。而內部審計工作的缺失和不完善,對醫院財務管理精細化造成阻礙,財務預算工作很難按計劃開展和實施,企業的預期效益會大打折扣。
(二)預算管理不夠全面
全面的預算管理是判斷公立醫院是否有能力控制好其運營成本的根本依據,預算管理處理程序的細致程度與科學性更是醫院資源能否得到最佳配置的關鍵。
編制預算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一小部分內容,分析、論證、執行和調整等流程是全面預算管理必不可少的方面,不同的業務類型需對接不同科室的不同人員,這將有助于財務管理精細化的開展。但大部分的公立醫院對預算管理認識不全面,缺乏現代的預算管理理念,預算管理程序缺少,更多的是照搬其他企業的模式不具備自身的獨特性,不注重實際情況。預算管理制度的完善性直接影響醫院資源配置的有效性,也是醫院實現社會效益的必要因素。
(三)考核機制問題
伴隨新醫改制度的開展和推進,醫院的規模在逐漸擴大,參與的經濟活動與日增加,這就凸顯財務管理的重要性。醫院等級評審將財務管理作為重要的參考因素,由粗放式轉為精細化需要很長的道路要走,兩者之間的差距需要醫院自身的努力。對大部分公立醫院而言,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是大部分公立醫院所欠缺的,該評價體系應以財務流程、業務規范為對象,評價財務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履行情況及運營的成效,多方面綜合考查和評價,才能有助于企業更快更好地實現財務的精細化管理。
三、公立醫院實施財務管理精細化模式的措施
(一)強化預算管理的全面性與精細化管理程度
首先,預算管理流程要更為精細化,包括事前的預算編制和審批、控制調整、時候的分析等,是醫院財務運營的整體命脈所在。其次,確保各個環節的精細化。預算編制要從醫院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具體活動目標和費用控制指標,細分支出預算;執行環節要保證指標分家到各科室,盡可能減少計劃外的支出;執行結束后,評級和分析預算結果,為下階段的預算管理打好基礎。
(二)強化財務風險意識, 完善內部審計
我國部分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意識較弱,資金投入的科學性不夠,規劃未來發展沒有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此要強化財務風險意識,資金投入前深入徹底的剖析,制定完善的預算方案,確保資金的投入更為合理,從而保障醫院財務管理的有效性。
(三)健全考核指標體系實現績效管理精細化
醫院制定績效評價體系應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合理的財務指標和考核指標,從根源上進一步提高績效管理水平。績效考核的指標通常是患者的滿意度和藥品比率,考核的方式大都采取平衡計分卡和關鍵績效指標法,保證績效考核管理的有效性,最終實現醫院財務管理的精細化。
參考文獻:
[1] 耿桂鳳,馬迎民.完善醫院合同管理 提高財務管理精細化水平[J].中國醫院管理,2016(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