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華
摘 要:對上市公司審計費用起到決定性指引的要素內容主要是資金數值總額、被列入到合并報表的子公司數量和盈余管理內容;審計工作人員在執行審計定價工作的過程中對公司的具體風險評測的動力等內容,同時根據這些關聯因素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 ?審計費用 ?決定因素
一、研究設計
(一)建立模型
選取自然對數作為因變量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字自然對數構造下的線性回歸模型能夠呈現出更加良好的關聯性。
各個變量之間的具體表現符號以及其相對應的解釋為:
Lnass:年報期末審計費用的自然對數;
Sqsub:收入到合并報表范圍中的子公司數值的平方根;
Irratio:應收賬款以及存貨的數值之和與公司資產總值的比值;
Quick:流動資產或者流動負債;
De:總資產數值或者負債數值;
Opinion:我國上市公司審計費用的意見大部分都是無保留,所以當審計意見為無保留的時候,數值為1,反之取0;
Right:當ROE處于6%~7%之間,那么Right取值為1,反之取0;
List:當ROE處于0~2%之間,那么List取值為1,反之取0;
Big4:主要表現為會計事務所是否為四大,是則取值為1,反之取0;
通過Simunic提出的相關模型做出分析模型:
[Lnfee=β0+β1Lnass+β2Sqsub+β3Irratio+β4Quick+β5De+β6Opinion+β7Righr+β8List+β9Big4+β10Initial+β11Term]
(二)樣本選擇以及數據來源
文章主要將于2008年度滬市A股上市公司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文章需求以及要素研究方向,文章在對樣本進行選取的過程中主要將下列規則作為原則需要:
(1)如果上市公司在年報中并未紕漏相應的審計費用,那么不予采用;
(2)金融公司與行業之中的其他公司之間的會計制度存在明顯差異,因此考慮到其可能會對審計費用研究造成影響,因此選擇的樣本之中剔除金融公司;
(3)如果所選公司無法滿足上文之中的多項變量內容,那么不與采用;
(4)如果公司內容招聘事務所從國際以及國內兩方面執行審計費用核算工作,其審計披露費用主要是國際和國內審計費用的數值之和,此種情況不予以采用。
如果上市公司滿足上述任何一項要求,那么不予采用。通過研究篩查,最終獲得了471個上市公司的年度報表審計費用,雖然這些公司能夠有效結合研究需要,但是其中存在研究變量缺失問題,所以最終被應用到SPSS模型之中的數據為423個。
二、回歸分析以及一般性驗證
(一)回歸分析
通過對數據內容進行回歸分析,最終模型成功通過聯合假設檢驗(F-test),F值為15.142,在0.01的范圍之內顯著,因此說明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其回歸效果可供后續數據分析工作使用。在對數據進行調整之后得到R2為0.35,與一些常見的文獻內部的調整方差相互比較,其明顯從屬于上游階段。通過數據分析得出每一個自變量的方差VIF值都低于5,也就是說模型并不存在顯著的多重共線性問題;D-W是1.955,也就是殘差序列存在顯著獨立性。上述數據內容表明,對回歸結果展開的數據分析內容可以作為研究要素。
(二)驗證分析
首先,就數據內容來看,最終明確的年末資產數值總額與審計費用呈現正相關(t值是9.815),這說明如果其他變量不變,那么審計費用將會隨著公司年末資產數值總額的上漲而產生變動。
其次,存貨以及營收賬款和公司總資產的比例、資產負債率以及審計觀點這些虛擬指標并未和審計費用形成相對顯著的正相關特點,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后通常存在較為強力的盈余管理一項,希望自己公司的凈利潤收效能夠達到某一數值的同時又不希望其過高,如果過高的話將會增加企業潛在的成本投入量。這種盈余管理手段將會大幅增高審計風險,在進行年度審計工作的時候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審計工作。而包含資產負債率等內容在內的虛擬指標之所以沒有顯著相關則是因為會計事務所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基本不會將注意力放置于審計費用的潛在方向,這和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有直接關系。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本文就相關數據內容進行了線性回歸分析,明確了當前影響審計費用的決定性因素,同時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以求相關部門能夠全面接合當前的時代發展,深化部門內部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加強自身發展。
參考文獻:
[1]孟穎,袁夢,龔蘭.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8(20):75-7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