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藝盈
摘 要:應用型本科的高校學生就業問題成了如今的現實問題之一,。因財政學有著其專業性和特殊性,也因而成為學生們的首選專業之一,目前,應用型本科財政學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本文主要從財政學人才市場需求、應用型本科財政學專業學生能力認知以及怎樣提升應用型本科財政學專業學生能力三個方面著手,深入探析應用型本科財政學專業學生就業能力問題。陳述應用型本科財政學專業的狀況,分析財政學專業學生對現在市場就業能力的認知。
關鍵詞:財政學專業 ?就業能力 ?人才培養模式
2018年,大學生畢業人數再創新高,相比2017年的795萬已經增長到820萬,據調查然而,結合國內外高校的入學率和就業率發現,大學生就業率下滑,問題較嚴重,據調查,畢業生數量增加并不是造成就業率下滑的主要原因,而是畢業生擇業區域、自身的適應能力以及應用能力等都才是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
一、財政學人才市場需求的分析
財政學專業人才對市場需求的分析。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已呈現出財政人員的多元化趨勢,大到國家稅務部門,國有企業,小到私有民營企業對財政專業人員的需求都大大增加。一是社會機構,比如有律師事務所,稅務咨詢,專門為一些公司統計的會計師事務所,這些機構都是需要過硬的財政稅收專業知識,不僅要懂理論,還要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二是國家政法機構,比如有檢察院,各級法院以及公安機關等,現在生活中民事糾紛,偷稅漏稅的,逃稅騙稅的案件越來越多,為了更好地維護人民的經濟利益,則需要更多吸納財政稅收的專業型人才;三是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為了加強財務核算維護單位的經濟效益,專業的財政稅收人才也是必要的。現如今,國外的金融行業和外資企業對中國的市場虎視眈眈,為了能較早的搶占市場,各行各業在大量的吸納專業型財政學人才,應用型本科財政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再如有過硬的專業能力那必將在未來的職場掀起一陣波瀾。
二、對于應用型本科財政學專業學生能力的認知
應用型本科高校跟學術研究型高校、職業技術類的高校還有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它是必須同時擁有技術和學術理論的結合體,因此在同時要將二者結合的特殊性便對學生的就業能力就有著許多限制。
(一)就業能力為前提
關于財政學專業學生就業的大前提,除了學歷學位這些必須要素之外,還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能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熟練的地運用到工作中,能快速的地適應工作環境和良好的地配合公司或企業的團隊合作,在工作中有創新能力,與社會與時俱進,這些都將是用人單位在招聘高校畢業生的重要考核標準。
(二)職業證書和各類專業證書的需求
經過市場調研,能取得注冊類專業證書的人數比較少,大多數人都忽略了專業證書這一項 ,個人認為專業證書就和學歷一樣重要,它就是在就業時得敲門磚,老話常說技多不壓身,但是真正能拿到職業專業證書的人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我認為有兩點:第一,此類證書報考條件比較嚴格,一般需要取得學士學位證或者畢業后從事相關專業滿一年才可以;二是此類證書含金量比較高,認證的門檻就高,所以在取得證書上肯定會有一定的難度。大多數學生都把方向放在了在校期間的英語四六級以及計算機應用的考試中,從而忽略了本專業的證書,比如注冊會計書和會計從業證書[2]。
(三)就業方向
財政學專業的就業方向現如今分為對外貿易、稅務籌劃、公務員等,從實際來看其就業方向主要以企業為主,但因財政學為熱門專業,勢必在就業壓力上大過于其他專業,所以很多學生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還在不斷的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及學歷等。
(四)結合實踐與專業度
隨著就業競爭力的增加以及勞動力成本的提高,用人單位越來越青睞有職場經驗和實踐操作的學生,因為只有將學校所學知識完美的運用到實踐工作中,讓學生學有所用,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才能為企業發展謀求更多的利益。
三、怎樣提升應用型本科財政學就業能力
就業能力要應對匹配就業市場:第一是用人單位需求的變化和高校學生即將面臨的工作環境。第二是在我國現在教育規模擴大的背景下,高校畢業生與企業的供求關系。提升學生專業能力需要學生個人和學校還有用人單位三方合一共同配合與努力。
(一)提高理論學習課程體系
為了更好的實現培養目標,在課程體系上不僅要學習主干學科,比如,應用經濟學、公共管理、還要加強核心課程,比如,宏觀經濟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等。根據專業的特色調節課程的結構內容,努力做到切合實際,可以應對市場,讓學生能快速適應。
(二)完善財政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在財政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上非常重要,關于這一點很多專業學者經過無數次的討論和探究,應用型本科財政學高校應該結合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狀況為主導,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性的培養專業人才。第一可以采用學校與企業相互聯合的方式,這樣學生在了解企業需求,適應企業環境的同時能更好的勝任工作。第二,加強重要崗位的能力和素質培養,采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模式,從而培養出更多能滿足企業需求的人才。
(三)重視教育實踐
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該重視實踐教學內容,首先,通過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鼓勵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就業前的職業培訓,其次,在實踐教學中推進企業優秀人才走進校園,為學生講解職場經驗,校內教師可以走出校園,下基層實際鍛煉。這樣內外結合為今后教學課程開展打下基礎。最后,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積極參與專業培訓,學會創新以及提高適應能力。
四、大力加強就業指導與服務
應用型財政專業本科院校應在學生快畢業前做好就業指導,針對根據學生所學習的專業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就業方向,比如就目前就業形勢會計專業勢頭大過稅務學的就業形勢,該專業目前供大于求,但是對于專業人才還是很缺乏,財政專業的主要就業渠道是各類財務部門,國家財政、稅務部門、審計師、時下熱門職業中理財規劃師和注冊會計師都是財政專業密切相關,引導學生在就業前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向學生早早開展職業規劃、職業素質訓練等。從早就開始為學生灌輸就業意識,而不是等到鄰近大學畢業才開始,提早積的激發學生的就業意識,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對其所學專業的專業性進行擴充來彌補自身不足,使得學生具有目標和方向,它是學習,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相信在在這樣的努力下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能力肯定會有所提升的。
五、結束語
如今,為了適應我國經濟的發展需要,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該及時的完善教學體系,與時俱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財政專業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宋學紅.應用型本科院校財政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以吉林工商學院為例[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 2017.
[2]李珂.本科大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路徑分析——以地方商科院校財政學專業為例[J].教師, 2010.
[3]曾艷.應用型本科院校財政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