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君
摘 要:語文課程是一門語言學科,也是傳遞中國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對于初中生而言,語文知識不但是對小學時期知識上的一個總結,也是為高中深程度的語文知識學習打基礎。所以,初中時期的語文知識學習屬于一種銜接時期的教育階段。為此,教師必須要注重基礎鞏固,加強文學素養的培養,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主要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探討
初中階段屬于語文知識學習中承上啟下的一個時期,無論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上,都與學生初期階段學習語文知識的方法上有所區別。初中時期的語文教學更加具有層次感和內涵,其內容更加豐富和多樣。所以,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教育革新的教學狀態,導致整體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為此,教師必須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加強學生能力和素質方面的培養。
一、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多元化的內涵
多元化教學方法,不但是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思維方式,還需要將其融入具體的教學內容中,并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以此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初中時期的語文教學,已經與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存在較大的區別,它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內在含義的理解,而不是讓學生簡單地閱讀和背誦而已。而且,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事物分析能力,從而打開學生的思維,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文本知識,從而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眾所周知,我國一些經典作品都包含了較多的文學知識和傳統美德,所以,在閱讀過程中,其可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具體分析
1.教學方法多元化
新課改背景下,對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也出現了較多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相對于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方法更能滿足當前的教學形勢。通常情況下,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等,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利有弊。就如情境教學法,其主要的特點是形象逼真,能夠創造出生動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它主要的教學優勢在于可以創造趣味生活的情境,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將具體的內容以真實的情境呈現,從而感染學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內容。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過于注重語言的形式,忽略了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簡而言之,就是過于注重文章整體的結構分析,而忽略了語言方面的分析和訓練,雖然能夠以情境的方式,合理安排故事的情節,但是,由于很多情境設計是虛擬的,所以,很多語言的應用并不能夠滿足學生真實生活中的語言交流需求。因此,教師需要掌握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對比和分析教學方法的利弊,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而當前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大多數都包含敘事、議論等類型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情節和故事,所以,教師可以根據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親自體驗文章中的人物思想和情感,從而更為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容。
2.思維方式的多元化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傳遞相關的語文知識以外,還需要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轉換以往的學習思維,由“被動”的狀態轉換為“主動”的思維狀態,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和分析內容。尤其是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內容,主要的文章表現形式,都是以作者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思考和內心的情感迸發。每一篇文章的體裁、形式都是具有一定區別的,尤其是在文章的內容和表現手法上都是不同的。教師可以將一些類似的教材文章進行對比分析,或者將同一個時期的作者進行對比分析,了解他們的思想和情感體現方式,以此掌握寫作的技巧等等。同時,對于一些古詩文方面的內容,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如結合詩人的背景、生平、經歷等等。又或者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教材內容之后,走出教材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實際生活中,從而反思自己的人生。
3.考核評價多元化
除了日常的教學任務以外,考核也是教學中的一部分。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很多教師和家長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和分數,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導致評價的信息過于片面,無法反映出學生的綜合實力。尤其是素質方面的教育評價,由于分數衡量的方式,導致學生這一方面的評價完全被忽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培養學生的素質和綜合能力。所以,教師應當轉變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遵循全面、客觀的評價原則,進行多元化的考核評價,將分數作為評價中的一部分,同時,融入學生的學習態度,創新想法、情感和實踐能力等也作為考核的一部分。而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也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比如,學生自評、互評等,都可以作為考核評價的一部分。而且,在評價角度上,教師也需要轉換角度,讓學生作為主動評價的一方,讓教師接受學生的評價,聆聽學生的意見,從而更好地調整和優化教學方案。
三、將多元化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實踐中來
1.在自主合作探究方面應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在我國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注重的是基本知識與理論知識的傳授,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教師所采取的方法大多是直接釋疑。這樣雖然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文章要點,但是,如果學生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遇到此類問題,仍然需要教師的幫助,無法獨立解決。
多元化教學方法的一個好處是它能夠將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當作教學的媒介,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獲取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文章內涵,教學質量也會隨之得到有效提高。
2.在角色扮演方面應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筆者曾經對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狀況進行了一番分析,發現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主要的難點就是學生因為文化背景、生活經歷之間的差異而給他們帶來的閱讀障礙。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就很難解決這種差異,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受到很大的阻礙。
將多元化教學方法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來,能夠使這一問題得到完美解決。如果學生難以理解文章的內涵,教師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學生快速進入文章所創設的情境中來。這樣不僅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氛圍,還能使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改善。以《植樹的牧羊人》一文為例,筆者就選出了三名學生來扮演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我”、植樹的牧羊人、旁白。其他的學生則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他們的扮演過程。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他們都能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有不同的收獲,并最終理解牧羊人追求幸福的真諦。
以前教師所采取的多數是單一的閱讀方式,在角色扮演中應用多元化教學方法不僅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還能幫助學生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文章內涵,更快地掌握教材知識,我們的教學活動也能開展得更為順利。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傳紅.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模式實踐策略研討[J].黑龍江科學,2018(21).
[2]蔣梅生.淺析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J].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下旬),2015(12).
[3]王志娟.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試析[J].語文天地(初中版),2018(11).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