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娜
關鍵詞:語文課程;閱讀;教學
我是一名有了十幾年工作經驗的小學語文老師,但對語文課程我并不是十分明白,雖然自己也知道教語文不是單單教課文,但真正落實到自己的課堂上,又會或多或少地進行著。但是近段時間我讀了《溫儒敏論語文教育》之后,對語文課程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知道自己以前的認知是多么的幼稚。我對自己心中的語文課程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語文課程要“聚焦語言文字運用”
2011年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
那么,在語文教學中,該如何落實語言文字的運用呢?
我覺得首先要給學生創設體驗語言文字魅力的機會,這就要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和空間。古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不僅可以培養語感,還能加深對文章的認知,因此,合理地運用朗讀能夠提高學習效率。這就要求教師要把讀書訓練擺在第一位,既要提高讀書的數量,又要提高其質量。短的文章要讓學生熟讀成誦;長的文章可選取重點部分、精彩章節讓學生反復朗讀,仔細品味,消化吸收;淺顯的課文,要讓學生讀得順暢流利;深奧的課文要讓學生讀得明白,讀出滋味。
在平時教學中,我主要從這三個層次進行朗讀訓練,一要重視感知性的讀。初學課文時,通過朗讀,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子,要學生知道課文講了些什么。二要重視理解性的讀,即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把課文重點章節讀懂、讀暢,讀出節奏感來。三要重視品味性的讀,即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讀、分角色地讀或表演式地讀,把課文內在的情感讀出來,把課文的“味道”讀出來。
其次要加強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即通過學生的閱讀,知道課文或段落寫的是什么內容,作者是用怎樣的語言文字描述的,有關詞句是什么意思,通過學生的自悟和教師的點撥,逐步形成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形成豐富的語言積累。
二、要給學生創設運用的平臺
葉老曾講過:“語言文字的學習,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須能夠運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或是寫作文時,運用的詞語都是干巴巴的,這讓我很著急。平時課文里學的好詞好句都哪兒去了?反思了一下,光讓學生一味地摘抄積累就夠了嗎?只是讓那些詞語躺在本子里靜靜地睡大覺?不可以!學習就是為了運用。演員的演技再好,也需要有舞臺來施展他們的演技。所以在教學中,要盡可能給學生創設一些情景,為他們提供一個平臺。如教學《落花生》時,在學生了解了借物喻人這種寫法后,就讓學生思考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落花生一樣品質的人或物,通過小練筆來贊美他們。
要多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語文是一門實踐性課程,但實踐性在語文學習中被嚴重忽視。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地鐵上,媽媽讓孩子背詞語解釋。“昨天我讓你復習過的,厭惡是什么意思?”孩子說不出來。媽媽又問:“粗暴是什么意思?”孩子搖搖頭。媽媽火冒三丈,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立馬就說:“你這么粗暴,我厭惡透了。”兒童語言學習是在實踐當中學會的。我們過分強調理性學習,違背了兒童學習的規律。語言運用的難度超過理解,所以語文課應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實踐運用。
語文課就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感受語言魅力的空間,就應有學生聲情并茂的誦讀,有學生推敲玩味的品讀,有學生潛心探究的研讀。讓學生通過充分的語言實踐不斷去感受語文的魅力,去領悟蘊含在語言深層的哲理。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感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語言實踐過程。“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鵝卵石臻于完美的。”泰戈爾詩意的語言給了我們語文教學一種更形象的解讀。語文教學中“水的載歌載舞”就是親近語言,就是品味語言,就是細讀文本,語文教學有了這樣的載歌載舞,才有學生的語感獲得,才有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案例分享
最后分享一個自己很喜歡的案例:
特級教師靳家彥《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在學生對課題進行質疑后確定第一個學習目標:原先的小村莊是怎么樣的?進而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靳老師抓住三個關鍵詞“郁郁蔥蔥”“清澈”“清新”引導學生體會村莊曾經的美麗。
學習這三個詞,采用畫山上的樹,理解“郁郁蔥蔥”就是樹木長得茂盛蒼翠的意思;畫村邊的小河,從河中可以看到小魚小蝦在游逛、河底有水草、藍天白云的倒影來體會河水的清澈;畫空氣,學生感到困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知道通過畫鮮艷的花兒、飛舞的蜜蜂彩蝶、藍天白云來感受村莊空氣的清新。在這個環節中,靳老師還隨機指導“澈”“郁”兩個生字的書寫,指導學生怎樣識記字形,怎樣把字寫得漂亮,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朗讀來表現村莊曾經非常的美麗。
理解句子的意思后,靳老師再指導如何背誦第一自然段:“腦中要有形象,知道景物的方位,根據重點詞句的提示”,學生很快就能有感情地背誦第一自然段文字。
這種語文實踐不僅訓練了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還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生在不斷表達中明白,正是因為人們不加節制的亂砍濫伐,才導致山上的樹木不斷減少,土地裸露,最后釀成悲劇——小村莊被洪水卷走了。
參考文獻:
[1]谷仕豐.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不良情緒的調控[J].教書育人,2018(28):30.
[2]黃芙蓉.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18-119.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