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鶴
“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何惜微驅盡,纏綿自有時。”一詩是我對教育事業的表白。2012年走進任教校園,“化學老師”這個頭銜成了我常駐初三的令牌,在成為一名教師的那一刻,我便開啟了我一生的“戀愛”模式。把“戀”獻給我的事業,把“愛”獻給我的學生。教學過程中,懷揣著自己的教育信念,擁抱著自己的職業理想,尋找新的靈感、新的思路,收獲新的教學理念。
一、一個“度”的理解——用心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明的個體,有著與他人不同的個性和悟性。“透過現象看本質”則是化學的中心思想。講解“溶解度”“酸堿度”化學概念的教學過程中,我對“度”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重新理解了人與人之間的度,特別是師生之間的“度”。“度”可以簡單理解為“極值”,教和育就是要把握好這個“極值”。我把“度”應用到處理師生之間關系中。作為老師不要盲目過分地超越學生的極值,一旦超越,那么表象自然是一個“熵”變,即體系混亂程度的變化。等到再達到平穩狀態時則需要一個不知道多久的過程,這個過程勢必要影響到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對學習的厭倦。當恢復到熵變之前的狀態也會出現一定的負面裂痕,所以輕易不要逾越“度”。怎么才能把握這個“度”呢?就需要作為教師的我們做到“用心”。平時用心觀察每個學生的細節,見微知著,當學生某些細節有變化的時候,反饋給我們的就是對學生的性情、品行和脾氣的了解,對學生性格方面的掌握必然可做到知彼教學。既要看到學生的優點,不吝嗇鼓勵言辭,還要多給予學生相信和關注的眼神,以及生活中對不同學生不同程度的噓寒問暖;同時又要掌控學生的弱點,通過學生的弱點引導學生的興趣,拉近關系,給予幫助。
二、一種態度——不放棄
每個班級都有那么幾個班級的核心人物,這樣的核心人物有的是智商情商都比較高的學生,讓其他學生對其信服;有的是情商比較高,以個人魅力吸引了一群跟隨者。課堂上調皮搗蛋稱“大哥”愛出風頭的學生自然不會少。作為教師如果妥協于他們的行為視而不見,那樣只會讓他目無師長,助長“氣焰”并且在這樣放縱的課堂上,身為教師的我們已經失敗了,老師心里有壓力且煩躁自然不會設計出更好的教學方法,能上完一堂課已經不易,更談不上上好一堂課。其實想抓住學生的心理需求并不難,調皮搗蛋稱“大哥”出風頭的學生,他自認為一些科任教師奈何不了他,無懼于班主任的說教,不怕家長的管教。其實他們的“弱點”是很容易被抓住的。這樣的學生無外乎也就以下幾種,例如,家庭關愛的缺失,則在學校里期待受到重視和關注,這樣的孩子大多數是父母離異,或是有家庭不幸,或者是留守兒童,這樣的學生內心對現實是十分憎惡的。要么就是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過度溺愛、妥協,對孩子的行為沒有正確地引導,學生的叛逆思想更為強烈,使得學生的是非觀扭曲;要么就是父母忙于生計根本就是疏于管教,把大部分教育孩子都寄托在老師的身上。以上幾種學生的生活狀況,我們可以對癥下藥。針對第一種情況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心,有的時候要讓愛出風頭的學生出盡風頭,俗話說出頭的椽子先爛,那樣的學生沒有什么內秀,所出的風頭必然也站不住腳跟,有的時候“風頭”也會是“霉頭”,這樣可以記他一筆,來日方長秋后算賬。在這期間老師也并不能坐視不理的,點到不說透,糾正行為,可以對其利他行為先進行表揚。如果這樣的學生在課堂上依然會有“出格”的事情,教師便可找準時機,給其當頭“棒喝”指出他行為不當之處,擺正自己對他要求的態度,說出以往對他的種種期許,濃抹此時的失望之處,這樣教師既可以顯示出教師的威嚴,又不至于在其他學生心中失去風度,又會讓一些“力捧”的死黨同學得以反思。當事情平息后,可以適時談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掌握學生的家庭情況,就會讓學生的心里有一種被看穿的感覺,低頭認錯,今后自會收斂。教師要正視這樣或那樣的學生行為,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本著“一個不能少,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長此以往學生自然會有所觸動,有所反思。想要和學生談一場“戀愛”不容易,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愛和包容,首先我們要做到“不放棄”。
三、對得起一顆心——良心
教師的工作其實是良心工作,想成為一名稱職的教師,自然要琢磨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然而在教學中,我們除了需要備課,更需要備學生,因為每個孩子都會成長為他要成為的樣子,所以我們能做到的就是良心的傳授,用真情去感動,用言行去示范。除了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身,更是要用德行感化學生,教師要為學生展現出一顆從內而外,表里如一晶瑩剔透的良心。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女主角應結三生蛻變三世,那僅是神話。人活一生應結一世,苦短幾十年也是自身修行,參禪悟道非我所能用語言表述,但是捧著一顆用心來,拿出一顆良心去,用平和的心態去包容一切需要你包容的學生,勿忘初心“認真,用心,負責,不放棄”,相信一定能善始善終。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