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承博
摘 要:作文是一種綜合性語文訓練,關系到整個語文教學質量。基于教學實踐及體會簡要探討了三點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即善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正確指導學生從模仿中尋求創新、加強“以讀促寫”引導學生從閱讀中積累素材,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關鍵詞:初中作文教學;作文教學策略;有效策略;教學實踐
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作文教學歷來備受一線教師重視。寫作文需要謀篇布局,遣詞造句,尤重運用語言表達思想感情,它是一種綜合性訓練,不僅能夠展現學生的綜合語文水平,更能較為顯著地反映學生的思維認知、生活經驗及思想認識等多個內在層面的素養水平。可以說,作文教學關系到整個語文教學質量。在本文中,筆者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及體會,探討幾點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希冀對一線教師有所助益。
一、善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提起作文教學,很多教師最感頭痛的就是學生“怕寫、厭寫、逃避寫”,即使寫了,也是“勉強寫、苦惱寫、應付寫”。應該說,這種現象在中學生群體中雖然較為普遍,但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正常的。相信認真寫過文章的人都有體會,寫作的確是一件十分耗費腦力和心思的事,寫出出彩的文章更十分不容易。但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又必須直面這一難關,即設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什么時候愛寫了,也就具備了提升作文水平的基礎。對此筆者認為在作文課上創設趣味化情境是值得積極嘗試的途徑之一。中學生剛步入青春期,趣味化的教學方式是比較適合他們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習慣的。從筆者的探索實踐來看,趣味化的寫作情境能夠激發積極活躍的寫作氛圍,從而帶動其寫作熱情。
例如,在某次主題為“從偶像身上學習”的作文課上,筆者即采取了“你說我來寫”的游戲方式,通過創設這種趣味化的游戲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具體如下:讓學生按照學號每兩人結成一組,一人口語化敘述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并說明為什么以之為偶像,從其身上能學到什么,另一人根據口述現場寫作,最后再整理成文。這樣的游戲情境不僅能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有利于營造積極活躍的寫作氛圍,而且學生在進行現場寫作時必須全神貫注組織語言,對于其寫作思維、寫作能力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實踐證明,在這節課中學生普遍表現活躍,作文成品上交后,也比以前傳統作文課上寫得更生動、更形象,總而言之取得了很好的作文訓練效果。
二、正確指導學生從模仿中尋求創新
眾所周知,模仿是寫作練習的一種基本方法,甚至可以說是一條“捷徑”,很多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就是從針對性較強的模仿開始,逐步提高自身寫作能力,同時也訓練語感,積累素材。模仿絕非意味著照搬,而是注意思考、總結、提煉和借鑒、吸收范文的優點,為己所用。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應試作文”一度大行其道。作為一線教師,應該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而不斷努力,這也是為了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發展所必須搬開的一塊攔路石。對此,在平時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應正確地指導學生從模仿中尋求創新,取得進步,注重引導學生體會范文的構思布局、寫作手法以及語言特點等出彩之處,并加以充分吸收,合理融入自身寫作中去。
例如,某篇題為《你我一起走過的日子》的范文,其第一段如下:“友誼如珍珠,你我共同穿綴,連成一串串美妙的項鏈;友誼似彩綢,你我共同裁剪,縫制成一件件絢美的衣衫;友誼如花種,你我共同澆灌,培育出一個五彩的世界。”對于這篇范文中的開頭,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借鑒和模仿,體會其語言的優美、排比和比喻雙重修辭手法的巧妙,以及句式的整齊和富有韻律感,而后以此為例進行寫作訓練。筆者當時是讓學生以“親情”為主題進行模仿。由于是“趁熱打鐵”,許多學生在模仿中寫出了精美的句子,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其中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仿寫有很多,這里不妨略舉一例:“親情是雨,帶走煩躁,留下清涼;親情是風,吹走憂愁,留下愉快;親情是光,帶走黑暗,留下光明。”可以看出,該學生主要是模仿,但在模仿的過程中寫出了一定新意,值得稱道。
三、加強“以讀促寫”引導學生從閱讀中積累素材
寫出優秀作文的基礎是什么?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已經具備一定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的初中生而言,筆者認為最為要緊的就是素材的積累。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同樣如此,如果學生積累的素材不夠,肚里沒有東西,筆下自然難有成果,正如我國古人所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因此,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在作文教學中還應注重“以讀促寫”,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不論是字詞、句子、段落、還是抽象的道理或是具體的事件,都是可以從閱讀中加以吸取的,學生肚里有了東西,寫作也就不再是一件難事。
綜上所述,筆者基于自身教學實踐及體會,簡要探討了三點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即善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正確指導學生從模仿中尋求創新、加強“以讀促寫”引導學生從閱讀中積累素材。當然,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是一個兼具深度和廣度的研究課題,自非本文所能盡述。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深入思考,并善于總結,不斷尋求符合教學實際的策略及方法,只有如此,才能持續不斷地提升作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程梅.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初探[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11(4).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