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竹青
摘 要:學校教育培養中學生領導能力不能局限在少數優秀學生身上,而是應該面向所有學生。培養的主要途徑包括學校教育體制的革新、構建適合的課程、發揮教師的作用以及提高學生自身的成就動機等。
關鍵詞:中學生;領導能力;培養
領導力是人的一種綜合素質,詹姆斯在《領導力》[1]中提出“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領導者”。積極心理學中24項品格優勢之一的領導力是指有很好的組織才能,并能監督任務的執行。下面,簡要闡述在學校教育中如何發掘和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
一、學校教育體制的革新
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培養人,最直接的目標是教學生學會學習。在學校里,不論校長、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是積極的學習者。具有領導能力的學生,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能力,而知識能力的提升更多是在學校發展的。
學校對于領導能力培養的理念一定要有所轉變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領導能力的培養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而非少數的學生干部或優秀學生。領導能力作為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每一個學生,是每個學生都要具備的能力。所以對于學生領導能力的培養應該受到學校教育的重視。因此,從學校的教育目標來看,學校可以把領導力列為教學指標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加入領導力方面的培養因素。
二、構建適合領導力發展的課堂
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很多都是在學校課堂學到的,因此培養學生領導能力,就必須構建適合的課堂。首先,有針對性地設計、開展關于領導能力的課程,可以通過授課、講座、班會等多種形式進行,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樹立領導意識,掌握基本的領導技能。青少年的領導能力不是自然而然累積形成的,而是需要一定的理論指導和社會實踐。
其次是開展領導能力的技能課程,學生通過基礎課有了領導意識,理論上了解了基本的領導技能,接下來要有技能課程的專門培訓。培訓可以分專題進行,發掘學生潛能、激勵學生上進心、促進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學生責任感等,讓學生掌握具體的技能。也可以推薦中學生領導能力培養系列叢書,增強學生間接經驗。
領導能力是實踐性很強的能力,因此一定讓學生有實踐的機會。首先課堂管理上,教師給學生創造鍛煉的機會,學生通過實踐提升能力。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學生會、團會等工作都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為了使更多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提高學生領導能力,可以多設班干職位,讓大家分擔班級工作。班干采取輪換制,讓學生都有機會表現、鍛煉自己,發揮領導才華。盡量給每個學生領導的機會。盧德平提出早期的領導經驗使青年領袖在青年后期或成年早期有更多機會和更大潛力去獲得領導職務。[2]學校培養學生的目標之一就是使所有學生都擁有被發現和培養領導潛質的機會。
在教學上采用靈活的教學形式,給學生創造培養領導能力的機會。比如讓中學生自主分組選題研究,從課題計劃到具體實施都讓學生負責。這樣既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讓學生鍛煉領導和組織能力。而教師只是引導者,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真正鍛煉學生的能力?;顒雍蠼處熞龑W生總結反思,因為善于總結經驗教訓也是領導力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同時注意對學生引導,使其正確意識到這種鍛煉的目的是實現自身價值同時服務他人。
三、發揮教師的作用
學生領導能力的形成跟教師是有一定關系的。教師在培養學生領導能力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因為課堂中教學管理等方面對學生的影響都是教師在起作用,教師是把這些培養目標實施到學生身上的中介。
首先師生之間有良好的情感聯結。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促使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并且讓教師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進入學生的精神世界。這樣有助于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教師也更懂得尊重學生,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從而為形成領導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教師應該注意自身的進步和成長,想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先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師不斷進步和成長,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進步。學生的很多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的形成都是從教師那里得到的,因此教師一定要不斷進步,才能有效影響學生,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
四、提高中學生的成就動機
培養中學生的領導能力,不能忽略學生自身的狀態。領導能力是實踐性很強的能力,需要進行很多的鍛煉才會得到進步。然而,學生怎樣才能得到更多鍛煉自己的機會呢?其中重要的一點是學生有內在的心理動機。
心理學研究發現,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在身心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環境和教育只是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只能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也就是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動機。一個學生如果多次體驗到失敗,可能會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反之亦然。因此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盡量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加學生成功的體驗。指導中學生策劃和組織社團活動,當活動成功完成后,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就會對組織活動充滿信心。在學生學習取得進步時及時鼓勵,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上進心。給每個學生適合自己的職務和任務,讓學生體驗到責任和擔當。這些方式都是可以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從而使學生在領導能力發展方面具有持續的動力。
參考文獻:
[1][美]詹姆斯·庫澤斯,巴里·波斯納.領導力[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2]盧德平.青少年領導力的萌芽和形成[J].中國青年研究,2008(5).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