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同紅色記憶館的籌備談起"/>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任 冬

圖一 中共大同鐵路工人支部書記楊鳳樓[3]

圖二 大同首批中共黨員之一張樹珊[4]

圖五 白求恩戰地醫院用過的手術刀

圖六 白求恩戰地醫院用過的注射器

圖四 白求恩戰地醫院用過的止血鉗

圖七 白求恩戰地醫院用過的卷棉子

圖三 位于靈丘縣的白求恩特種外科醫院舊址
革命文物凝結著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展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奮斗的壯麗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物質載體,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深厚滋養,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力量源泉。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加強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迫切需要深化革命文物價值挖掘闡釋傳播,迫切需要發揮革命文物服務大局、資政育人和推動發展的獨特作用[1]。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出現在了關于堅定文化自信的論述中,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2]。2018年7月29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以下稱《意見》),提出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五項重要任務、六項重點項目和四大保障措施。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個以中辦、國辦名義印發的專門針對革命文物的中央政策文件,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革命文物工作,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責任和政治擔當。《意見》的發布意義十分重大,它確立了加強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的任務書和路線圖,是做好新時期革命文物工作的總抓手。
近代以來,大同人民一直是革命的生力軍。大同的紅色文化底蘊深厚,革命文物資源豐富。大同不僅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共產黨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早在1921年秋,中共早期黨員何孟雄就來到大同組織工會、開辦夜校,傳播馬克思主義,并于1922年發展了大同地區第一批共產黨員(圖一-圖二)。抗日戰爭時期,大同是晉綏、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前沿陣地,名揚中外的平型關大捷就發生在這里。解放戰爭時期,大同是支援全國解放戰爭的重要兵源基地、后勤保障基地、干部輸出和中轉基地。長期的革命斗爭,在大同這塊紅色熱土上產生了為數眾多的革命文物和相關的文化遺存(圖三),這既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大同轉型發展的強大內在動力。
目前來看,大同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相對滯后。2013年,大同市發布革命遺址普查報告,通過對各縣(區)的全面普查和對每處革命遺址的實地勘測,全市共普查到民主革命時期重要的革命遺址448處(包括其他遺址數69處)。就普查的革命遺址的保存狀況分析,目前保存狀況好的有28處,較好的72處,一般的106處,三類共占總量46%;較差的115處,差的127處,占總量的54%。可見革命遺址保存狀況總體來講較差,有49%的遺址都處于損毀變化之中,狀況不容樂觀,保護任務十分艱巨[5]。而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現狀也不容樂觀。目前大同市博物館館藏革命文物數量相對于革命歷史的深厚底蘊顯得太單薄,且保護利用工作也只在近幾年才有所起色,進一步加強當前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工作顯得迫在眉睫。
大同市是山西的煤炭大市,也是文物大市。新時期擺脫對煤炭資源的依賴,實施轉型發展成為了必由之路。近幾年大同文保工作成效顯著,旅游市場也水漲船高。大同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規劃于古城內建設百座博物館,打造文物保護和旅游產業新名片。作為大同市文博行業的領先單位,大同市博物館積極響應建設“博物館之城”的號召,貫徹落實《意見》中的相關政策,補短板、強弱項,籌備建設大同紅色記憶館,以打造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新標桿,弘揚大同人民的革命精神,全力助力文旅產業新發展。
1.與古城修復工程相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展覽場館。
得益于市政府于古城內打造百座博物館的政策支持,紅色記憶館與本館規劃的其他13座博物館將以古城內保護復建的四合院為場館興建。十幾座分館都集中在古城內,不僅便于集中管理,開展業務,還可以形成文化旅游的集群效應,加大大同紅色文化的宣傳力度。
2.策展人主導展覽項目,實現工作效率最大化。
近年來,大同市博物館積極貫徹落實改革創新的工作總基調,對標國內一流大館名館的業務標準,引進了策展人制度。其優點在于展覽項目跨部門協調合作的全局統籌與高效率運作,推動研究、保管、展示教育為一體的良性業務循環和可持續發展[6]。
紅色記憶館策展人以小組為單位,抽調近現代史專業研究人員、保管部和展陳研究部專業人員、辦公室人員組成。策展過程中,我們堅持有物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說、有教可施,著力策劃打造紅色主題突出、政治導向鮮明、歷史內涵豐富的精品革命文物陳列展覽,見史、見人、見物、見精神。
策展期間,策展小組在跨部門協調、文物選定、大綱撰寫、展陳方案制定、科保修復、社教文創等方面做了較為全面的前期工作,以期后續的施工布展及開放工作可以如期完成,達到整體效果的最大化。
3.充分調查研究,科學合理地制定展陳大綱。
圍繞大同紅色記憶館展覽宗旨,在充分掌握大同近代以來革命歷史的基礎上,策展人對館藏革命文物的分類、級別、數量、完殘情況做了充分的調查。我們選取了中國現代史(1919-1949)這一時段來做展覽。
首先,大同近代以來革命歷史以抗戰時期隸屬于晉綏、晉察冀根據地的東、西雁北抗日根據地的突出貢獻最為閃亮。解放戰爭中,大同城與北平城一樣,都是通過和平的方式獲得解放。選取這兩個時段也最能突出我黨領導大同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豐功偉績。與此同時,在館藏革命文物中,絕大部分是大同地區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文物,各種類別的文物相對較為齊全。
其次,抗戰期間,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同志在大同地區參加革命并有卓越的貢獻。大同市博物館館藏革命文物中,有經白求恩助手王道建同志鑒定過的一套12件醫療器械,為一級文物(圖四-圖七)。這套文物是白求恩同志及其戰地醫院在大同工作期間使用過的極其珍貴的文物。我們將以此為中心,專門用一個四合院來做展陳,以紀念白求恩同志為中國人民抗戰作出的偉大貢獻。
再次,日寇對大同的經濟侵略是大同人民抗戰史上的一段最為慘痛的歷史。大同市博物館館藏有日據時期煤礦工人生產生活用品(圖八)、大量偽政府發行的貨幣(圖九-圖一○)和各種稅收及征收物資物品的憑證。我們對這部分內容做展陳,力圖揭示日寇以戰養戰、野蠻殖民的罪惡行徑。
4.文物的征集。
考慮到館藏革命文物體系還不夠完善,為進一步豐富展覽的層次,盡可能多地展現大同地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貌,本展覽策展過程中欲向社會征集部分蒙疆銀行、偽晉北自治政府、偽蒙政府文件,部分抗日和解放戰爭紀念章、勛章,部分群工組織參加革命的實物等。后續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加大文物征集力度,不斷豐富館藏革命文物的體系和內容,持續做好保護利用工作。
5.突出展陳重點和地方特色。
項目設計階段,策展小組和設計方反復推敲設計細節,盡可能地結合地方特色,充分利用現有的展陳手段來輔助展覽。在抗戰主展廳,通過橫貫的主體箱梁浮雕形式突出平型關大捷的壯烈場面,以巨大的視覺沖擊感增強展廳的氛圍;白求恩紀念展廳內,我們將圍繞白求恩遺書做場景設計,通過場景布置、聲、光、投影等手段來還原白求恩同志高尚的職業品德、偉大的人格魅力和對中國人民的深厚感情;解放戰爭展廳內,策展人將通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同廣靈剪紙藝術來創作大幅和平解放大同時解放軍入城的藝術品(圖一一為示例),這樣同時也為非遺剪紙藝術做宣傳推廣,十分有紀念意義。此外,我們將繼續加大文創產品的研發力度,結合愛國主義教育,推出更多富有活力、生動的社教活動。
做好革命文物工作,是新時代文博人的使命擔當之一。這對于拓展文博工作新局面、進一步提振文化自信、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1.就革命文物本身來看,專業的保護和展陳不但會盡可能地延長其存世時間,更能使其繼續發揮相應社會功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大同市博物館傳統文博業務的優勢大多集中在古代文物方面,近現代文物尤其是革命文物工作相對滯后。要讓館藏的革命文物真正地用起來,“活”起來,得到更多的展示利用,就迫切要求我們在新時期潛心工作,奮力趕超。
2.革命文物是黨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贏得民族獨立和解放的偉大進程中的真實見證,它們凝結著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蘊含著催人奮進的紅色基因。保護利用好這筆資產,可以不斷激勵共產黨人在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葆青春,繼續前進。
大同的革命文物蘊含著大同人民堅強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勇于奮進的創業精神,我們要將其轉化為激發青少年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信心的精神財富,使其成為激勵大同人民改革創新、奮發有為的內在動力,成為促進轉型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強大精神助推。

圖八 煤礦工人下井用的油燈

圖九 偽蒙疆銀行十元

圖一○ 偽蒙疆銀行五角

圖一一 廣靈剪紙“百團大戰”
3.經濟文化價值。大同地區擁有著兩大抗日根據地和諸多紅色遺跡,發生過許多著名的戰役,產生了許多革命英雄,流傳著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我們做革命文物工作時,要將轉型發展的新理念與發展紅色旅游、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豐富社會經濟形式,反之也為保護革命文物提供資金支持。同時,諸多的革命文物、英烈故事也為我們開展文藝創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利用好這些素材進行文藝創作,建設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文化,必將對大同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和歷史文化名城建設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
此外,革命文物承載著近代以來反帝反侵略的歷史,是歷史的實證。保護和利用好大同地區的革命文物,對于我們研究大同近現代史有著非凡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結合大同地區革命文物資源和大同市博物館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實際,我們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地深化工作:
1.夯實工作基礎,完善革命文物征集、管理、保護和開發利用機制。貫徹落實《意見》中五項主要任務之一的夯實革命文物基礎工作的精神,梳理館藏革命文物資源,有針對性地擴大革命文物的征集范圍,進一步加強文物的鑒別定級工作,建好革命文物數據庫,切實將機制用起來。
2.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在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全過程都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和資金支持。我們要加大對革命文物工作的資金傾斜,對標一流,加強與業內知名的大館名校在革命文物工作人才培養中的合作,努力打造一批政治站位高、專業素養好、業務能力突出的專業型人才。
3.加強數字化網絡信息技術運用。在紙質革命文物數字化、藏品數據信息化、網上展館建設、科技保護、對外宣傳等工作中,盡可能多地運用新的數字和網絡信息化工具,不斷豐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科技手段。
4.文創產品開發。《意見》將拓展革命文物利用途徑作為五大主要任務之一。我們將立足現有的文創產品開發能力,以紅色記憶館專題展覽為藍本,針對重點文物、英烈故事等素材,為受眾提供更多形式新穎和功能實用的文創產品,讓文物真正地“活起來”,“火起來”。
5.宣傳教育方面。針對《意見》提出的實施“革命文物宣傳傳播工程”的精神,我們要充分利用晉陜豫冀四省博物館行業合作平臺,發揮教育實踐基地優勢,在文博知識進校園、進軍營、進社區的“三進”社教工作模式和青少年游學項目基礎上,探索多樣宣教模式,研發更多新穎、實用和富有教育意義的課程,宣傳大同的紅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革命文物所承載的革命精神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永續動力。
[1]參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2018年7月29日刊載。
[2]參見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2017年10月27日刊載。
[3]圖片出自中共山西省委黨史辦公室、 中共大同市委黨史辦公室編:《山西省革命遺址通覽·大同市》(總第5卷第3冊),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1頁。
[4]同 [3]。
[5]中共山西省委黨史辦公室、中共大同市委黨史辦公室編:《山西省革命遺址通覽·大同市》總第5卷第3冊,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6、9頁。
[6]段曉明:《中國博物館策展人制度本土化的歷程與發展》,《東南文化》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