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前禮
(四川省萬源市廟坡鄉衛生院 四川 萬源 636350)
焦慮癥臨床又稱焦慮性神經癥,臨床表現形式主要分為兩種:急性焦慮和慢性焦慮,將慢性焦慮又叫廣泛性焦慮,對于廣泛性焦慮癥的發病原因,主要歸結于患者日常所面臨的壓力以及產生的不良情緒所導致[1]。有資料顯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價值觀也發生了改變,隨之而來人們的生活壓力也不斷增加,導致廣泛性焦慮癥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及生存質量。本文主要圍繞逍遙散加減治療肝郁脾虛型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展開討論,希望能為患者提供幫助,具體討論如下。
選取研究時間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來我院的64例肝郁脾虛型廣泛性焦慮癥患者做為研究對象。電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2例。入選標準:(1)所有患者經檢查,均符合廣泛性焦慮癥的臨床診斷標準;(2)全部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嚴重器官障礙的患者;(2)存在認知障礙或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患者;(3)存在焦慮癥史且此前使用過此類藥物的患者。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5:17,年齡22~57歲,平均(39.5±5.7)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8:14,年齡23~54歲,平均(38.5±5.8)歲。通過對比一般資料,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存在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治療方法,治療藥物選用鹽酸氟西汀分散片,鹽酸氟西汀分散片(國藥準字J20160029 ,禮來蘇州制藥有限公司)患者口服,1次/d,1片/次。
給予觀察組患者逍遙散加減治療,取黃芪、遠志、白術各10g,取香附、芍藥各15g,取柴胡、當歸、川穹各10g,取茯神20g、甘草6g,將全部藥物混合,加水煎煮并取汁,1劑/d,分三次服用,均在早、中、晚飯后服用[2]。對照組和觀察組均給藥治療45d。
采用(SAS)對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焦慮評分,評分越低,說明焦慮情況改善越好。對治療效果進行對比,治療效果包括: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焦慮癥狀基本改善;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焦慮癥狀明顯緩解;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持續存在,焦慮癥狀無變化,治療有效率分值越高,說明治療效果越好。
間對比采取x2檢驗,用(±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對比用t檢驗,以SPSS21.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用n(%)來表示計數資料,組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2。
廣泛性焦慮癥屬于臨床上常見的精神障礙類疾病,患者在發病后,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1)身體性焦慮:患者會出現身心焦急等特點;(2)精神性焦慮:患者易出現神情恍惚,過分擔憂等表現[3]。中醫將這類疾病歸結于“氣虛”的范疇,對于焦慮癥患者來說,由于脾虛導致氣虛,氣虛導致氣血虧損,進而影響疏泄功能,造成肝氣郁結,進而導致焦慮癥。
表1 SAS對比 (±s)

表1 SAS對比 (±s)
焦慮自評量表(SAS)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 觀察組(n=32)53.32±7.89 21.13±2.84 對照組(n=32)53.12±7.68 25.01±4.13 t 0.10 4.37 P 0.91 0.00

表2 治療效果對比(n%)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對肝郁脾虛型廣泛性焦慮癥患者采用逍遙散加減治療,效果顯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理焦慮(21.13±2.84),評分低于對照組(25.01±4.13),P<0.0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6.87%優于對照組71.87%,P<0.05,由此可見,對肝郁脾虛型廣泛性焦慮癥患者采用逍遙散加減治療,是正確的治療選擇。臨床研究發現,常規用藥治療時,雖然臨床療效較可觀,但是長期服用,患者易出現腸胃反應及惡心等不良情況,而中醫提倡的逍遙散加減治療,這類藥方中的柴胡具有疏解肝氣的功效,將芍藥與柴胡同用,可以有效調節肝功能,同時,此藥方中的川穹具有活血功效,遠志與茯神同用,可以寧心安神,將所有藥物混合使用,可以起到健脾疏肝以及養血的作用[4]。除此之外,此類藥物屬中藥,患者在服用期間,不會對患者產生不良情況,臨床療效較顯著,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對肝郁脾虛型廣泛性焦慮癥患者采用逍遙散加減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理焦慮,提高治療效果,值得進一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