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娟娟
(北京化工大學公共管理系,北京 朝陽 100020)
近日,中央一號文件公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的“三農”工作擘畫藍圖。這份文件首次出現“天價彩禮”四個字,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其實,關于“天價彩禮”的治理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政府文件中。2017年12月4日甘肅省J縣發布了一條關于整治天價彩禮的文件。2018年12月27日,民政部等7部門出臺意見約束天價彩禮。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傳統習俗和婚戀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傳統“六禮一一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為特點的傳統婚姻程序不斷的簡化,但這并不表示人們對婚姻大事的重視削弱,主要表現在婚姻締約中的納征,即彩禮,其不但沒有退化,反而有不斷強化的趨勢。尤其是西部農村地區彩禮之風逐漸盛行并呈現指數型增長的趨勢,甚至出現了以收取彩禮之名行“借婚姻索取高額財物”之實的現象。因此,本文把高額彩禮問題作為一個整體放在整個農村的社會結構中來研究,探究其背后所產生的功能(反功能和正功能)。
關于彩禮的研究,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刁統菊(2007)總結出六種關于彩禮的主要理論: 繼承說; 福利說; 勞動價值說; 競爭說; 家庭意圖說; 財產轉移說。王德福(2014)從彩禮性質的角度進行梳理,提出了交換說、轉移說和象征說。其實雖然各個學者提出的理論有所不同,但總體上都包括從婚姻擠壓、婚姻償付、婚姻資助、財產繼承四個方面來論述彩禮的存在的合理性。
婚姻擠壓理論主要是從男女比例不平衡,導致男性在婚姻市場中處于過剩狀態,這就使得在婚姻的交換過程中女性在性資源,情感資源中占有優勢,而男性方面獲得這些資源就要付出經濟代價,因此導致了我國彩禮不斷上漲的現象。婚姻償付理論指新娘的嫁入將為新郎家庭帶來人口繁衍和勞動力增加的收益,同時其娘家則付出了養育成本和勞動力減少的代價,為此,新郎家要向新娘家作出一定的補償。婚姻資助理論認為包括彩禮在內的婚姻支付是實現代際之間財富轉移的機制。財產繼承理論認為婚姻締結中彩禮交換可被視為男方為婚后小家庭積聚生產資金而謀取財產繼承權。高額彩禮問題的實證研究
J縣屬于國家級貧困縣,隸屬于甘肅省平涼市,位于黃土高原中部秦隴交界處。東與寧縣及陜西省長武縣交界,西接崇信縣、崆峒區,南鄰靈臺縣,北靠鎮原縣。總面積1409.3平方公里。人口35.2萬人(2014年)。下轄14個鄉鎮1個經濟發展區。
近幾年,J縣所轄的農村地區彩禮已高達20萬,因為高額的彩禮,當地適婚男性在擇偶方面面臨眾多困難,不少人因為結婚致貧,甚至一部分男性找不到結婚對象。本次調查內容是農村高額彩禮問題,調查對象是J縣農村地區的人員。調查樣本人數為102人,調查對象在每個鄉鎮進行隨機抽查,發放102份調查問卷,剔除無效問卷,回收的有效問卷有92份,回收率為90.2%。關于調查對象,從性別來看,男性占比為55.91%,女性占比為44.09%;從年齡來看60后占2.15%,70后占5.38%,80后占17.2%,90后占75.27%;從婚姻狀態看,已婚占29.03%,戀愛中占26.88%,暫不打算結婚,23.66%,其它占20.43%。此外采取無結構式訪談的方式,訪談J縣農村8名老人,主要是了解J縣農村地區彩禮的變化歷程。問卷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如下表3-1至表3-3所示:

images/BZ_392_181_3134_1200_3331.png

images/BZ_392_1265_996_2284_1387.png

images/BZ_392_1265_1401_2284_1718.png
1.彩禮數額不斷上漲,且漲速加快
從2000年之后,J縣農村地區彩禮金額越來越高,在問及“目前,您所在地區彩禮數額大約是多少?”時,10萬以下金額的人數占比僅為20.65%,10萬以上金額的人數占比為79.35%,接近80%。其中甚至有2.17%的人數表示他所在地區的彩禮金額已達30萬以上。由于高額的禮金,有40.22%的人面臨彩禮不夠時選擇借款或者是貸款,此外還有19.57%的人表示自己賺錢,晚幾年結婚。

images/BZ_392_1265_2049_2284_2461.png
2.影響彩禮數額的因素包括多個維度
J縣的高額彩禮一般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1)當地經濟水平。經了解,在J縣經濟較落后的鄉鎮,彩禮數額為20萬-25萬元;在經濟水平中等鄉鎮,彩禮數額一般為10萬-20萬元;在經濟水平較高的縣級城市彩禮金額一般為10萬元左右。(2)性別比例。有的鄉鎮男多女少,性別比例的不協調對彩禮數額的上漲和高額化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問卷調查中,92個人里面有54個人認為性別比例失調是導致彩禮金額增長的重要原因,其占比58.1%。(3)女方自身條件。女方自身條件包括長相、學歷、職業等,對彩禮數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4)男方自身條件。這也是一個影響彩禮數額的不容忽視的因素。男方如果家境比較優越、學歷高、工作好,需給付的彩禮相對較少。女方父母索要彩禮原本的目的之一是把它作為女兒婚后生活的保障,因此在男方條件較好的情況下,女方父母在彩禮數額上會做出一定的讓步。當然除了以上四個主要原因之外,有68.8%的人認為高價彩禮的原因是婚姻觀念的扭曲,占比最高。
1.高額彩禮帶來沉重的家庭負擔
近幾年在J縣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因結婚而致貧的家庭不在少數。主要是因為在J縣農村地區彩禮不是一筆小數目,兒子結一次婚花光父母所有的積蓄還不夠還要到處借錢,在調研中問及是否有因出納彩禮而負債的情況時,有48.91%的人認為非常普遍,36.96%的人認為因出納彩禮而負債的比較多,僅有1.09%的人認為這種情況比較少,2.17%的人認為沒有這種情況。
2.高額彩禮影響婚姻關系的自由
就當前高額彩禮對J縣農村地區的影響來看,這種高額的彩禮極大地影響了婚姻的自由,包括結婚的自由和離婚的自由。就結婚的自由而言,高額彩禮使婚姻增加了很多的物質成分,使人們在選擇對象時對對方家境以及經濟狀況的重視不斷加強,而忽略對方人品、情感的交流。在離婚的自由方面,由于男方花了幾代人的積蓄才娶到的媳婦,即使女性婚后的行為很過分,男方一般也不會輕易離婚,還得將其供著,生怕一個不小心使其不高興離家出走,如此一來將近30萬就打了水漂,并且再婚也很困難。
3.高額彩禮引發的社會排斥問題
社會排斥的概念是法國學者拉諾爾于20世紀60年代首先提出的概念。他認為那些沒有受到社會保障保護,同時又被貼上“社會問題”標簽的不同類型的人都會遭受社會排斥。在高額彩禮下,部分男性被排斥在婚姻大門之外,無法進入婚姻,成為單身漢。而中國是一個崇尚普遍結婚的國度,個體長大成人之后,必然要走向婚姻殿堂,結婚成家。因此當個人因為種種原因不能結婚成家的時候,往往會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排斥。
1.高額彩禮造成了代際間的剝削
在中國傳統的觀念中,兒子到了十八歲或者二十歲,父母都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撫育任務,一般只有兒子真正娶妻父母才算完成了自己的撫育任務。因此,在結婚中,彩禮主要是由男方父母的錢、親戚的錢以及男方打工的錢所組成。但大部分男青年在結婚前自己的收入很少,雖然外出打工但所獲得收入大都自己消費了,因此父母的錢和親朋好友的錢占了三分之二以上。在婚后親朋好友的錢一般由男方父母以及新婚夫婦二人一起償還,也存在不少情況是父母全部償還。如此一來就導致男方父母在資助新婚夫婦的同時,還要背負沉重的債務,間接導致了子輩對父輩的代際剝削。
2.高額彩禮下女性容易成為受害者
農村地區一般家里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高額彩禮讓家長不能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時,就不得不以女兒作為犧牲品,一是減少女兒的受教育年限使其外出打工,負擔家里的經濟情況,二是為了湊足兒子成家時所必須的高額彩禮,部分家長往往就將女兒早嫁,將獲得的彩禮又作為給兒子娶妻的禮金。雖然在鄉土社會里,費老認為高額彩禮是男方家對女方家轉讓勞動力的補償,也是補償女方家長養育女兒的養育之恩。但是隨著彩禮的快速增長,彩禮已被扭曲為“賣女兒”。
3.高額彩禮下社會安全存在隱患
高額彩禮下,農村地區適婚男性單身人數增多。而研究表明,男性單身人數的增多與犯罪率上升、暴力行為的增多和社會不穩定有直接的關系。年輕力壯的未婚男性,大多被動單身,沒有家庭的支持,生活缺乏關愛,生理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他們渴望婚姻,正常的渠道又無法滿足,只能通過非法的手段予以替代,從而滋生了單身漢買賣婚姻,甚至非法性交易等行為,更甚者有的發展成為對已婚婦女進行性侵害的行為。從而誘發失范行為、放大社會風險,進而影響到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
1.高額彩禮是一種經濟補償
婚姻償付理論認為新娘的嫁入將為新郎家庭帶來人口繁衍和勞動力增加的收益,同時其娘家則付出了養育成本和勞動力減少的代價,為此,新郎家須向新娘家作出一定的補償,這種補償就是彩禮。這一點費老在《江村經濟》一書中也有所論及,費老認為彩禮是一方面男方家對女方家喪失勞動力的一種經濟補償,另一方面也是對女方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經濟補償。女方家長辛辛苦苦二十幾年將女兒撫育成人,然后將女兒讓渡給男方家庭,男方家庭則以物質或者貨幣的形式向女方家長償付養育之恩以及獲得勞動力的讓渡。
2.高額彩禮是重男輕女思想的協調手段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存在著重男輕女的觀念,195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總人口性別比就為 107.6,這表明舊中國的性別比本來就很高,新中國的人口性別比是從這個基礎上變化過來的,此后歷次普查都較高,基本在 105~107 之間。1同樣地J縣農村地區受長期的重男輕女觀念及其在生育行為中的男孩偏好影響,導致人口性別結構性別失衡的問題更為突出。在婚姻市場中,由于女性絕對數量較少,導致大量過剩男性無法成婚。因此男性通過提高禮金的數額競爭心儀的女孩。近幾年由于高額彩禮的影響,J縣農村地區重男輕女的思想得到了可觀的改變。
1.高額彩禮是一種婚姻穩定器
當前,隨著個人主義思想的傳播,大家越來越追求自由,但與此同時我們的離婚率也極劇上漲。從《生育制度》一書中,我們了解到,彩禮的本質是一種婚姻的穩定器。為了使婚約關系得到維持和穩定,人們創造了一些保障措施,將婚姻關系從個人擴大到家庭、家族、親朋好友甚至鄰里鄉里,讓大家對這門親事進行監督。就當前來看,社會為了給這種高的離婚率打“補丁”,為了維持婚姻的穩定,間接地導致了高額彩禮產生,就如同上文所說高額的彩禮妨礙了離婚的自由,由于男方花了幾代人的積蓄才娶到的媳婦,即使已過門的女性行為有多么過分,男方一般也不會輕易離婚,對女方而言由于收取了高額的禮金也不能輕易提出離婚,否則在財產問題上容易產生很大的糾紛。
2.高額彩禮是社會保障不足的彌補手段
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家庭是承擔養老功能的基本單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流動性的增加以及核心家庭增多,男性結婚之后組成了新的家庭的三角結構,并且在城市化的影響下男性一般外出工作,長時間不回家,在對父母的贍養方面,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而女性方面,按中國的傳統,結婚后女性要與男方家庭一起生活,無法照顧父母。此外,當前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健全,尤其是在養老方面,農村地區的養老措施還存在很大的詬病。然而女方父母一方面由于年齡的增長很難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作為生活來源,另一方面“養兒防老”指望不上,因此只能作為高額的彩禮作為以后生活的保障。
3.高額彩禮倒逼政府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近幾年,農村地區高額彩禮問題的出現緊緊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不管是政府還是社會層面,都在為積極探討我國農村地區高額彩禮出現的原因對該問題如何解決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對策。譬如周立認為,高額彩禮現象是由多年來男女性別嚴重失衡、農村人口大量流出等歷史原因造成,官方難以在短期內改變現狀,因此要優化農村創業就業環境。從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用不小篇幅對返鄉下鄉創業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給予支持。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表示,未來官方將鼓勵各類人才回鄉下鄉創業創新,把現代的科技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引入農村。
高額彩禮作為一個社會存在,是由于多個社會子系統共同發揮作用促使其產生,譬如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禮隨之水漲船高;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使得農村地區發展緩慢,引起人員的流動加劇了農村地區的男女比例失調,導致高額彩禮;農村醫療保障體系不完善,使得人們以高額彩禮脫貧、養老等。因此在治理高額彩禮的問題時,建議從整個社會系統、社會結構入手,多管齊下,倡導合理、科學的彩禮制度,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
注釋:
1.查瑞傳.中國人口的性別結構.西北人口,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