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高等數學課程是大學各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課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及廣泛的應用性,這些學科的特點,使得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課程時有很大的心理負擔,也給學生帶了很多的學習困難。另外,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漸地普適化、大眾化,很多大學不同專業在各地區招生的生源質量良莠不齊,學生的基礎不盡相同,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參差不齊,而且由于專業不同,各個專業對數學基礎的需求也是不相同的。而且對于應用型大學,高等數學課程的課時相對研究型大學較少,介于以上幾點原因,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越來越不適應現在的應用型大學的人才培養需要,因此應用型大學高等數學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相對于理工類專業,由于培養目標、專業需求等的不同,經管類專業對高等數學課程的要求相對也是不同的。經管類專業更重視培養學生高等數學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相對于掌握“數學工具”,更重視“數學應用”“數學文化”“數學素養”;相對于數學的抽象性,更重視數學對學生邏輯性思維、嚴密性思維習慣以及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也就是經管類專業更重視高等數學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目前針對應用型大學經管類高等數學課程改革已經有了一些研究,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而且并不完全適合我校學生的特點,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嘗試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針對經管類高等數學課程實施教學改革,對高等數學課程進行重新梳理,以便更好的適應學生個性化的需求,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逐步形成以“服務專業、適應學生、注重創新、強化素質”為特色的經管類高等數學課程。
高等數學課程自身具有邏輯性、嚴密性、應用性等特點,對于培養應用型大學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應用型大學學生能力和素質層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實現應用型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結合目前應用型大學學生的特點以及經管類專業對高等數學課程的需求,我們針對高等數學課程改革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實踐。
1.增加與專業相結合的高數數學內容,如經濟數學等。
有關大學文科數學教學的現狀調查指出,在對數學喜歡的程度上,絕大部分文科學生不喜歡數學,從來沒有奢望自己能學好數學;大學文科生們對于數學價值認識不足,經過調查,發現有34%的學生并不認同數學對于專業發展以及自身能力提高有什么價值,這一調查說明很多大學生并不了解高等數學課程在后續的專業課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更有一部分學生認為高等數學課程對自己今后的學習沒有用處。這樣,再加上高等數學課程本身學科的特點,學習高等數學就稱為現在學生的一個負擔,進而有厭學情緒。因此我們在課程中要加入一定的與專業課相結合的內容,一方面,讓學生了解作為基礎課的高等數學對后學專業課的影響和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學的廣泛的應用性,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達到我們對經管類學生“重概念,輕計算”的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我們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增加經濟函數、邊際分析、彈性分析等經濟內容。在介紹導數的概念之后,可以引入經濟學中邊際成本、邊際收益的例子,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導數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高等數學與專業相結合,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假設你經營一條長途客運線路,并且打算是否再增加一輛客車。如何決定呢?
假設做出的決定純粹以金錢為基礎:如果增加一輛客車能夠掙錢,那么就應該增加。顯然需要考慮相關的成本和收益。因為是在增加客車與保持原來的狀態之間作選擇,所以關鍵的問題是增加一輛客車帶來的追加成本與它產生的追加收益相比是大還是小。這里的追加成本和追加收益分別叫做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



2.在課堂上根據課程內容增加數學史、數學文化、數學思想等方面的內容介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內容,培養經管類學生的數學素養。例如將割圓術融入到極限的概念、對數螺線融入到第二個重要極限;將心形線與笛卡爾融入到解析幾何,將芝諾悖論融入到級數的概念等,引導學生參與到微積分的發展中,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
1.隨著計算機與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在高等數學課堂中融入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是必然趨勢。目前也出現了很多形式的在線學習課程,如慕課、微課等,而且很多高校都建設了形式不同的網絡教學平臺。這些資源是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復習資料,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另外,可以利用目前比較火的網絡交流平臺,教師在業余時間安排直播,在線為學生進行答疑解惑。
2.為了提高文科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利用課余時間將學生分成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查找資料,小組討論、分工合作等形式,借助數學軟件mathematica完成數學應用問題。例如利用極值解決實際問題、利用定積分求面積問題等,學生最終要提交項目報告,并制作PPT進行項目匯報答辯。通過這種數學實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查找資料、團隊合作、數學建模,軟件應用等能力,并在實踐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數學素養。
3.由于部分經管類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在開學初安排學生復習高等數學課程中涉及的高中所學的數學知識,教師提供學習范圍和學習資料,兩周后進行測驗,并將測驗成績計入形成性考核成績中。這樣有助于高中和大學數學知識的銜接,也幫助數學基礎不好的學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到大學學習中。
筆者針對應用型高校高等數學課程所面臨的問題,從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兩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我們也應用到實踐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后續,我們會不斷總結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并不斷思考,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有助于提高應用型高校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并更好地服務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