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英語越來越重要,而如何掌握英語也成為一個流行的話題。英語是一門交流工具,而傳統的教學法枯燥、低效,不能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無法培養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會使用英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然后提出角色扮演是一種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闡述了具體的實施步驟。
【關鍵詞】英語教學;語言環境;問題;原因;角色扮演
【Abstract】In the present competitive society, English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how to master English becomes one popular topic.English is a communicative tool, however, traditional teaching is boring and inefficient and cannot give students a real situation to practice spoken English, which results in their incapable of applying English in daily life.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in college. It points out that role-pla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procedures.
【Key words】English teaching; language environment; problem; reason; role-play
【作者簡介】段海霞(1977-),女,漢族,河南濟源人,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與英語語言文學研究。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英語在生活的各個領域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英語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一門必修課。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需要的時候可以在工作或生活中使用英語,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實踐的形式教會學生如何使用英語。然而,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們沒能給予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來練習,導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會運用。本文討論了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闡明了角色扮演是一種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文中詳細講述了教師如何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這一形式以及它的好處,最后說明了這一教學形式的特點及在運用中可能會出現的潛在問題。
在中國,英語口語教學的主要問題是教師忽略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練習口語的機會,這個問題產生了一些現象,如學生擅長書面,但在口語表達方面卻很差。這種現象在有些學校非常嚴重。
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抱怨,有些學生家庭作業和考試都表現得很好,但在課堂上就是不喜歡舉手,不喜歡發言;有些學生考試技巧掌握得很好,但缺乏交流技能;還有些學生腦子里有很好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清楚地表達自己;有些學生思維很快,但無法即時流利、準確地表達出來,經常是結結巴巴,甚至語塞。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分析其原因。
1.英語口語教學主要是在漢語語境下完成。在漢語語境下,學生無法在真實的語境下學習,缺乏生活實踐,導致學習困難。比如,他們總是用中式英語來表達,“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情景的激勵,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態度。
2.沒有口頭考試。在中國的英語教學中,學生們只有書面測試而無口語考試,因此,教師們重閱讀和寫作,輕口語教學。他們只強調語法和詞匯的重要性,沒有給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去練習口語。
3.方法過時。目前,教師們更多地讓學生記憶單詞和語法,而對口語關注很少,學生們只是在課堂上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比如讀讀課文,背背句子,沒有從交流的角度進行有效的語境替換,更別說在生活中運用英語了。閱讀或背誦一段打印的對話并不能培養學生產生快速即時反應的能力,而這恰恰是對話語境下表達流利的一個基本特征。
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提高口語水平,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張開嘴、提高學習興趣及口語表達的主動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學習過程中如何讓學習者感受到真實的語言環境呢?角色扮演就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因為它同英語口語教學的原則相一致,從學習和心理學的角度也符合大學生的特征。
下面把英語口語教學分為三個部分,即準備、角色扮演和鞏固,并分別演示在不同部分如何進行角色扮演。
1.準備。
(1)選擇合適的素材。教師應選擇合適的素材,不是所有的教材內容都可以用來做角色扮演的,表演用的語言要比精讀學習的語言簡單,它應該是易于參與者回憶和產出的。
(2)熟悉場景。教師要讓學生熟悉不同的場景,比如醫院、學校、影院,還應讓學生主動地產出一些詞匯來描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某個特定場景。這個目的是要表明課堂上的角色扮演就是一個小團體或小社會的縮影,它的好處就是能促進對知識的認知。研究發現,參與角色扮演的學生比起傳統學習境況下學生會更頻繁地使用研究檢索策略,在交流過程中,信息會從一個學生向另一個學生傳遞。而且大學生對知識有強烈的渴望和探索精神,他們很敏感,興趣廣泛。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們被刺激著去搜索自己的詞匯庫,并選擇合適的語言。他們更喜歡想象一個陌生的場景,并擁有很多創新的想法。
(3)解釋角色。教師應讓學生理解任務,以便于對即將到來的表演有清晰的了解。表演前,教師可以解釋一下故事背景及主要人物特征,還可以教一些相關的基本詞匯,否則,如果任務太難,學生會很容易放棄,或回到自己的母語上來。這個過程應遵循漸進原則,它可以幫助學生逐漸地了解每個任務中的角色,如果他們不了解任務,將會影響整個課堂的表現。
(4)分組。教師根據角色需要把班級分為幾組,每組中的學生各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后,學生對比原文自己創作對話,這一過程能提高興趣,加深記憶,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指導。在小組中練習,學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壓力較小,可以克服緊張、害羞等心理問題,他們能張開嘴說英語,并獲得自信。
2.角色扮演。
(1)表演。在了解了故事內容和角色之后,每組應該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角色扮演。同時,讓其他幾組做記錄。第一組結束后,可以讓第二組來描述剛才聽到的內容,這樣,不僅第一組練習了口語,其他組也練習了聽力,而且,所有的學生都能集中注意力。當然,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在學生的口語表達過程中,如果出現了一些錯誤,不需要即刻打斷并更正,這樣會讓學生緊張、害怕,從而不敢再張嘴,也會因此失去興趣。
(2)鼓勵。學生表演完之后,教師應該給表現最好的一組以獎勵,這有助于學生樹立信心,增強主動性。學生在練習口語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支持與幫助,經常地表揚會讓他們更主動、更自信、更有競爭力。
通過這幾步,我們發現,角色扮演有助于讓學生在放松的氛圍中掌握所學內容,增強他們語言交際學習的熱情。當然,我們必須注意一些細節,首先,教師每次應選擇不同的組,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得到鍛煉;其次,教師應該注意紀律的維持,一個組在表演時,其他組應保持安靜;最后,教師要注意自己對待錯誤的態度。如一些教育家所說,太多的更正錯誤會扼殺學生的學習欲望,正面的評價則能增強學生的自信。
3.鞏固。為了鞏固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讓他們有更多的練習口語的機會,課后的練習也很重要。
角色扮演之后,教師應溫和地指出錯誤,并允許學生自由組合扮演另一個角色,他們彼此之間可以互相學習,還可以讓學生在小范圍內練習。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角色信息,還可以讓學生把故事的下文寫出來,一方面可以鞏固課堂所學,另一方面也可讓這種興趣延伸到課外,還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從學生角度看,他們已經習慣坐著聽課,幾乎從不開口,所以起初會抗拒這種有難度、有挑戰性的活動,教師應多多地加以鼓勵。還有,在中國,班級規模大,人多時間短,教師不能每次都給所有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有些學生不表演時,可能注意力就不會集中,因此,教師應合理地安排好時間,并學會如何控制時間。
[1]劉書林.英語教學新概念[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4.
[2]奚從清,俞國良.角色理論研究[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1.
[3]肖迎新.The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M].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