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倡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通過同伴互相的學習和探索,并通過以 “優生帶后進生”的教學理念,從而有效地提升班級后進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英語;后進生
【作者簡介】梁宇玫,寧波市華茂外國語學校。
初中階段的學生,基本上英語都已經學過三到六年。而這幾年英語學習的有效性卻因人而異。初中的教材雖然起步比較簡單,但是初二階段教材的難度梯度一下子拉高很多。同時,五彩的網絡世界和多功能的手機,時刻誘惑著十幾歲的學生上網游戲或聊天,這大大影響了學生學習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另外,有的學生因在家常受訓斥或打罵,要么脆弱敏感,要么叛逆心強,學習注意力難以集中;一些學生一直被家庭保護著、溺愛著,自制力差,對學習無所謂;還有的學生生活在有缺陷家庭中,如單親家庭,留守孩子或隔代教育,家長與孩子之間處于一種不正常的關系中,孩子和父母之間無法和諧溝通,所以有些家長不能正確引導孩子對英語學習的關注。 此外,教師對后進生思想認識上存在誤區。有些教師認為關注后進生不易出成績,吃力不討好, 課堂上很少提問,長期下去后進生也失去了學習的欲望。很多教師對背誦或聽寫不過關的后進生普遍的懲罰就是罰抄寫。學生煩于應對,對英語學習起不了真正的促進作用。以上這些都是導致初中階段后進生跟不上的客觀原因。當然后進生形成主要還是由于主觀原因。
第一,學生學習性格不外向。部分學生靦腆內向不善于與人交流, 以至于不敢開口講英語,膽怯患得患失心理若缺少鼓勵和鍛煉機會,時間長了,導致學習知識脫節,成為落后的學生。
第二,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有些學生初學英語時,覺得英語很容易,習慣不做筆記或不善于做筆記。隨著學習難度的加深,沒有及時梳理所學的知識。長此以往,學習越來越困難,越來越跟不上。
第三,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英語無用論”影響著一批學生,他們認為將來不出國,使用英語概率小,不把學英語當回事。也有個別學生覺得自己國語都學不好,不愿花心思學外語;還有一些學生因家庭條件好,認為學習不用那么累。總之,他們就是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
第四,學生學習方法不正確。后進生往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差,不善于發現和運用學習方法。相當多的后進生音標學習不過關,用漢字注音單詞和課文,記單詞忽視音標記憶和意義記憶,習慣機械記憶,導致背課文困難重重;翻譯句子時,生搬硬套,受漢語思維模式影響較大;同時他們也缺乏質疑的好習慣。不恰當的學習方法直接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第五,學生學習意志不堅定。很多后進生意志薄弱,缺乏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他們也曾立志學好英語,發奮一陣之后,發現成績沒多大改觀,便垂頭喪氣,不能持之以恒。還有一些貪玩的學生,自控能力差,看到別人逃學上網,盲目跟風,屢教屢犯,不能堅持學習。
近年來,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將學生合理分組,讓各小組根據各小組的學習興趣,進行小組間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但是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由于后進生的英語基礎弱、學習積極性差、學習能力弱等原因,后進生的英語成績提升并不明顯。如何嘗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提升后進生初中英語學習興趣、習慣和成就呢?
1.合理分組。教師的科學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正常運轉的前提,在分 組時教師要認真地觀察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習興趣相同、學習能力互補的學生分為一組,并采用以“優帶差”的教學方法,避免將“后進生”當作分組的附屬品隨意進行派送。在分組時教師要將性格內向、自卑的后進生安排到學生活潑的小組,以便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性格外向的后進生安排到學習踏實能干的小組,以助其養成沉穩、務實的學習習慣。
2.合理分工。在對學生進行了分組后,教師要引導各小組展開組內職務的 推選,避免傳統小組學習中,教師委派優等生擔任小組學習組長的方法,由小組成員推舉選出組長、記錄員和發言員等職位,這樣各小組的負責人才能夠得到小組成員的擁護,增強各小組之間的凝聚力,確保今后小組內各項學習任務的進行。同時在進行小組內職務的推選中,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后進生也參與進來,發現后進生在英語學習中的閃光點,如學生的口語較好可以引導學生精選發言員,學生的字寫的工整漂亮則讓學生擔任記錄員等,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從而有效激發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后進生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課堂學習中來。
3.開展活動。英語作為一種人們溝通和交流的工具,它源自生活又應用于 生活,真正的語言學習和訓練是通過學生不斷地與人交流,來逐漸地形成英語語感,從而推動學生逐步的建立完善的英語知識體系。在教學中后學生的英語語感和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一直是教師難以解決的教學難題,但是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讓小組中的優等生和后進生共同進行英語對話,后進生在傾聽了 優等生的發音后,自然也能夠找到英語單詞的正確發音,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使后進生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口語的發音練習中來。并在與優等生不斷的口語對話中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地向優等生看齊,并模仿優等生的發音,不斷的追趕優等生的學習進度,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此外,對于后進生的作業和測試成績適當降低要求,使他們能體會到成功感。一般來說,后進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自我效能低,成就動機水平低,缺乏勝任感,從而厭惡英語學習。教師在反饋中可以分層次要求,有意識地設計一些適合后進生的任務。學生完成后,教師給予積極的反饋,充分肯定其能力,使他們盡快獲得初步成功。 如在平時的單詞默寫中,允許其以比別的同學較低的分數過關;在平時的學習中,可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鼓勵后進生發揮潛能整合已有知識和信息,參與、體驗、探究和其他 學生一起解決語言交際中的問題等等。 幫助后進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很重要。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大多數英語后進生都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表現在:從不預習、從不背單詞、很少自覺復習、上課不聽講、很少認真完成作業。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設計一些后進生能回答的問題,有意識地引導他們發言, 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面批后進生的作業,及時解決 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一定要背單詞,并自覺默寫;每次測試講評結束后,要求他們把試卷再做一遍,以鞏固學習效果。
4.階段總結。在開展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后進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教學 過程中,教師要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詳細的整理和分析,根據各小組的具體學習情況不斷地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案,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出最大的功效,最大限度地提升后進生的英語成績。 如在教學 “When were you born?”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為各學習小組制定相關的學習任務,如讓小組成員都制定一張自己的 name card 和一張 partner name card,name card 中要包含著 name、age、 height、interest等信息,在課前預習中可以安排小組中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引導后進生進行卡片的制作,并輔導后進生進行卡片單詞的閱讀與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根據自己制 作的卡片進行語境的對話,并糾正其錯誤的發音,贊揚其正確的發音。
5.合理評價。在班級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角,要根據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習表現,對各小組進行成績的評比,對表現優異的小組給予表揚,并給予小組加分,小組中后進生中學習成績有顯著提升的也給予鼓勵和加分,并定期對各小組的分數進行統計,小組分數最高的小組為先進學習小組。通過這種鼓勵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各小組之間競爭學習,同時也能夠使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和集體的學習情況相結合,讓后進生感受到強大的責任感,不斷地進行學習和探究, 有效的提升后進生的英語成績。
總之,在當今倡導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現在,后進生的學習能力提升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高效課堂教學方法,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教師能夠將班級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以優帶差激發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全體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1]劉玉靜.合作學習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李慶平.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研究[J].快樂閱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