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問題鏈以教育目標和內容為基礎,以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將知識轉化為一系列具有系統水平和一定相關性的問題,確保各個層次的問題環環相扣,逐層鋪墊,漸而形成問題鏈。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對教師起到指導作用,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思考和遵循作者的思維,加深他們逐層思考和理解的能力,從而保證學習的有效性。為了幫助初中學生突破英語閱讀和學習的困難,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問題鏈的作用,做好問題鏈的優化,以保證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問題鏈設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林文麗,浙江省溫嶺市第五中學。
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拓寬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環節。在教學實例的基礎上,本文闡述了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問題鏈設計的幾種策略,以供相關教育工作者參考。
問題鏈教學方法在長期教學應用中顯示出非常突出的優勢。它在培養學生思維,擴大學生能力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而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得到推廣。然而,在傳統的問題鏈教學實踐中,問題鏈設計通常由單一問題建立而成的,問題接踵而至,常常讓學生應接不暇。這樣不僅會讓學生產生消極抵觸的情緒,還無法順利的解決問題,降低了閱讀課程學習的效果。因此,為了發揮問題鏈的優勢功能,教師需要打破傳統的問題鏈教學模式,設置大膽加入形象生動和輔助學生理解抽象內容的圖式,比方說幾何圖形、簡筆畫、圖片等增強問題呈現的感染力,有效消除審美上的疲勞,調動學生解決問題鏈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Lets celebrate!”時,為了保證問題鏈設計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在研究教材時認識到這個單元的語篇都是圍繞西方萬圣節這一傳統節日設置的,而學生通過以往的學習以及一些生活渠道已經對萬圣節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在設置問題練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解答的興趣可以選用萬圣節具有特色的南瓜燈圖案,把問題鏈中的各個問題掛起來,讓學生思考:Do you know when is Halloween? What do they eat? What do they make? What do they wear? What do they celebrate? The important festival? Are there some special celebrations? 這樣不僅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個具有濃郁萬圣節氛圍的環境,還可以讓問題鏈生動形象,與眾不同,給學生更好的啟發。
“問題鏈”旨在以環環相扣的問題,引發學生們一連貫的思維活動,是啟發思考、培養思維的有效途徑。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教學中我們可以一股腦地將“問題鏈”甩給學生,要求學生們鉆進語篇,一鼓作氣解答所有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設計“階梯”,以分解的方式,將“問題鏈”進行割分,并設計小任務,讓學生們“跳一跳”就能“摘果子”,在一步一步的進階中,環環解扣。
例如,在教學“Natural Disasters”時,教師可以設置階梯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快速閱讀階段輕松突破閱讀難題,做好熱身準備,奠定精讀基礎。如教師可以根據故事順序,設計以下問題鏈:What was he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started? Did he survive from the earthquake at last? Did he find the way out by himself? 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快速閱讀全文找到答案,而當學生解決了各個層次的問題也就順利的完成了整篇文章大意的理解。
拓展性問題:深挖思維內涵,培養高階思維能力。傳統閱讀課堂往往以閱讀訓練來提升閱讀教學,或以知識點的學習鞏固對文本閱讀的理解。從文本閱讀到文本理解,不僅僅是認知詞匯、熟悉句型、掌握語言點,更要理解文本閱讀的意義所在。教師從導入到展開,從了解故事,到理解故事的發展過程,逐步體現出閱讀理解的升華。
如在學習Unit 2 Topic 1 Section C 這篇閱讀課時,講到noise pollution,我采用問題—思維教學法,核心是以問題為中心,通過問題設問引導學生利用經驗、發散思維、層層深入。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我們必須根據閱讀的基本規律,從認識、感悟到理解,用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進行閱讀。設置的問題一般由淺到深,有引讀設問、探索性設問,發散性思維的設問。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巧妙的問題鏈設計不斷創造提高思維質量的問題情境。以疑激思,煥發學生的探索熱情,維系學生英語閱讀興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升英語思維品質,同時也是教師提升閱讀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更有必要在教材的基礎上建立有效的問題鏈,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明確寫作的語境結構,注重作者的情感態度,逐步形成英語學科的關鍵能力和本質特征,增強學科核心素養。
[1]夏紀梅.現代外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4.
[2]王立冬,魯軍,高慶.基于問題的討論式教學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