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技術與各學科的課程加以整合,能夠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應緊密結合教材內容,綜合利用多種信息,努力創設三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還能進行直觀演示,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形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尤其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深化課堂練習。通過教師引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多媒體;課堂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楊文玲(1980-),女,甘肅武威人,甘肅省武威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小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課堂教學活動是實現教育目的、任務的主渠道。多媒體技術作為新型教學手段,當它與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時,能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理想的教學環境。讓技術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及利用信息技術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層次和效率。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正日益深入細化,日益普及。以多媒體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很多教師對此進行了積極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多媒體教學模式強大的信息容量、生動的直觀感受、清晰的影像與可互動性,優化了教學過程,使課堂教學成了更為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成了師生、生生良性互動的空間,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參與的積極性,使得教學效率得到了提高。
那么,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應用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呢?
教學過程既是一種認識、實踐過程,又是信息處理、心理變化的過程,更是探究、情境創設和人格形成的過程。興趣是學習活動的強化劑,在學生活動中起著巨大的推動和內驅作用,它能集中注意力、活躍思維,使各種競技因素處于全面的激活狀態,能充分調動情感、堅定意志,使人積極尋求滿足認識需要的途徑和方法,而當認識需要得到滿足后,又會使興趣更為豐富和深刻,產生出更高水平的認識需要和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和特點,運用多媒體聲色并茂、視聽兼有、生動有趣的特點創設情境,在教學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強烈的矛盾沖突和強化感官刺激,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濃厚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由厭學、苦學變為好學、樂學,從而優化教學過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英語課的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因為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情景不受時空限制,集畫面、聲音于一體,動態演示與靜態畫面相結合,能夠將課文描述的情景再現于學生眼前。能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抽象的語言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內容,符合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特點,拉近課文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距離,使學生由“奇”生“趣”由“趣”生“感”,心生疑惑,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多媒體技術能夠變抽象的說教為形象直觀的演示,一個教師語言表達能力即使再強,總不如讓學生邊看、邊聽、邊想、邊動手的效果好,所以,多媒體技術形象直觀互動性強的特點對于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英語學習中,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規律:在國內專門學習英語三年,不如在英語國家生活一年。這是為什么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英語環境中生活,接受的英語語言刺激范圍廣,強度大,頻次高,種類多,所以效果特別好。因為在學習中,人類感官對信息的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視覺占83%、聽覺11%、觸覺占3%、味覺占2%、嗅覺占1%,而綜合刺激才能產生最佳效果。由于多媒體教學提供的圖形、聲音、影像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能對學生產生多種感官刺激使陌生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生動,這種現象跟身處英語生活環境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從而可以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在具體操作中,應充分發揮多媒體互動性強、學生樂于參與活動的特點,突出自主學習,順著學生的學習思路有條不紊,靈活自如地展開教學。既要將學習主權交給學生,又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師生、生生地交流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交流,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拓展。
多媒體環境應用于課堂教學,應該特別突出以實踐為本位的訓練觀。讓學生能充分實踐、全體參與;通過問題情境來調動激發學生的內在期望,保證學生能主動實踐。通過師生的良性互動,生生的自主互動,以及大量的學生自主練習,圓滿完成預設的教學目的,使得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積極參與,有所收獲,得到發展。
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嶄新的理念、生動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我們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多媒體教學手段必將在未來的課堂教學改革中煥發出越來越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