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題式教學法基于“語言與內容融合教學”理念的一種外語教學模式,主題是課堂發展的主線,貫穿教學始終,使教學活動環環相扣,層次清晰。本文結合人教版《英語》教材Lets talk板塊的課堂教學實例,探討主題引領視角下的對話課教學的方法:解讀文本,巧設主題,開啟對話契機;緊扣主題,推進對話,行式教學目標;延伸主題,拓展對話,提升語用能力。
【關鍵詞】主題引領;對話教學
【作者簡介】趙瓊,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育才小學。
小學英語對話課是基于對話交流的課堂教學形式。它旨在讓學生通過理解文本對話,整體體驗詞匯和句型的語用情境,激活相關話題知識與個人經驗,進而在類似語境中得體、合理地與他人展開交流,形成語用能力。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教授王薔指出教學要理清并抓住主線,將主題引領作為起點,建立六要素(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整合的學習活動觀。圍繞主題展開對話教學,能夠使學生在統一的情境中接觸與主題相關的學習內容,以話題交流為契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情感,有助于學生運用新的語言知識,形成新的語言能力。因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例,探討主題引領視角下的對話課教學方法。
好的主題能幫助我們的對話教學一路推進。主題引領的對話教學要求教師以系統化、結構化的視角解讀文本,梳理出主線,所選主題以及話題內容應滿足學生需求,符合學生當前的語言學習水平,且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1.挖掘文本趣點。興趣是最大的學習動力,有趣的主題能在課堂初始就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PEP四年級上冊unit5 My home中B部分的lets talk文本,內容是媽媽和John在尋找鑰匙,找來找去找不到,最后卻發現鑰匙在門上,原來是John開門的時候忘記把鑰匙拔下來了。讀到這,我們不禁為John鬧得這個小烏龍感到好笑。教師抓住這一趣點,把“Silly moments”定為這節課的主題,一個又一個的silly moments讓學生開懷大笑,創造了輕松的課堂氛圍,誘發了參與欲望。
2.著眼核心詞匯。某些對話文本的情境內容單一,而教材中出現的一些核心詞匯往往能帶給我們靈感,有助于整節課的主題設計。例如PEP五年級下冊unit 4 When is Easter B lets talk, 主要教學內容是通過核心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on April 4th.交流生日話題并充分展開問答。文本是Chen Jie和Mike在談論生日,卻發現Mike和Chen jie的媽媽竟然是同一天生日。縱觀整個單元,可以發現教材編寫者對“birthday”這一話題做了幾次巧妙的設計:①主情境圖部分,Sarah和Wu Yifan談論中秋節活動,Wu Yifan卻說他們那天除了吃月餅還要吃生日蛋糕,因為cousin今年的生日剛好在中秋節; ②B Lets talk部分,Mike和Chen Jie媽媽的生日在同一天;③B Role-play部分,Sarah的生日剛好在元旦那天(1月1日)。這三次生日巧合都讓人不禁感嘆:How special! Birthday本就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而這樣的special birthday又為學生提供了可探討的話題,增添了興趣點。由此,筆者就把本節課的主題定為“Spcial Birthday”,以此串聯起整個課堂。
確定了主題后,教師要通過這一主線,設計教學情境和活動將對話中的知識點一一串起來,使學生整體感悟對話內容,感知目標語言,并通過多種形式的操練鞏固,達到靈活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
1.細化主題場景,教學目標步步落實。以A day in the nature park一課為例,學習活動的開展是以故事主人公Miss White、Robin帶領一群學生游歷自然公園的一天行程為主線,將其細化為早上、中午、下午三個時間點,在這三個不同的時間里達到不同的地點,通過猜測、詢問、體驗等多種活動形式談論所見所聞,一步步夯實語言教學目標及感悟主題。
2.豐富主題內涵,情感體驗層層深入。以PEP四年級上冊unit5 My home B lets talk為例,教師基于Silly Moment的主題,創設了多個silly的情景,豐富主題形象:
情景1:Daddys silly moments.
播放動畫片《Peppa pig》的一小段視頻,呈現豬爸爸經常找不到東西的場面,導入主題關鍵詞Silly。
情景2:Johns silly moment 1: at home
引入教材中John和媽媽在家里找鑰匙的情景,進入課文學習,學習新知,初步體驗John的Silly.
對話課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圍繞話題結合實際運用語言展開討論,讓學生在實際生活場景中把文本語言活化為真實語言,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對話教學中的主題就像一條隱形的線,把每個教學活動串聯起來,使整個會話教學流暢、和諧。它豐富了對話教學的內涵,增加了教材內容的真實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優化了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在完整、生動的語言環境中有效地展開語言學習,確保了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的思維參與和情感投入,發展了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
[1]吳會芳,沈惠娟.主題式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 景德鎮高專學報,2014(2):98-99.
[2]王薔.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對教學設計的再思考[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