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沅
摘要:在我國教育體系不斷改革與深化的時代背景下,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對于教學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計算機網絡基礎與實用技能教學方法已經成為相關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組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科學技術,采用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與水平,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未來發展有機結合在一起,符合我國培養復合型專業人才的教學需求,基于此,文章從多個角度與層面對計算機網絡基礎與實用技能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實踐進行深入探究,以此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 實用技能 教學方法 實踐
引言
在高等職業教育模式轉變的過程中,計算機網絡基礎與實用技能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實踐成為改革的重點。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融合是將技術和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且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專業技能,因此,文章就計算機網絡基礎與實用技能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實踐進行分析具有現實意義。
1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教育內容較為單一,不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綜合素養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將精力放在學生理論技能的培養上,沒有意識到思想道德方面培養的意義,雖然我國出臺了相關政府加強教育改革,對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加大了支持和扶持力度,但是在實際中執行力還不夠,很多院校只是將工作停留在形式上,沒有精心設計計算機網絡基礎這個環節,導致很多學生學習狀況不理想。
另一方面,課程設置模式不夠完善。課程是高校教育的關鍵內容,課程不僅包括教材、教學計劃以及科目等在外形式的“硬課”,還包括對科目與教材等內容的分析與整合活動的“軟課”。而且課程改革相關制度不夠完善,教育內容較為單一,不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綜合素養的培養,計算機網絡理論基礎相對較差,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機網絡課程興趣不高。我國課堂教育改革與課程設置,不僅僅局限于科技領域,我國當前對課程改革方面的政策還不夠完善,大部分高校對于課程改革的開展僅停留在口號層次,投資經費嚴重緊缺,教學教育相關設備、設施嚴重落后、老化,無法滿足課程改革教學實踐的需求,這導致了教學質量與水平無法得到提升。
最后,教師水平有待提高。教師整個教學活動開展的關鍵,也是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學習的基礎與前提。對于完整的課程來說,硬課提供的內容和原材料是否可以發揮其作用,根本在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和相關場景中如何使用,不管課程設計、課程改革和課程建設有多完善,老師并沒有考慮到課程的規劃性與整體性。中職學校在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實踐中,普遍存在重課而輕程的現象,脫離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活動,嚴重影響著我國中職計算機技術教學質量與水平。
2計算機網絡基礎與實用技能教學方法的相關策略分析
2.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價值
高校應該建立系統性的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體系,既要包括理論基礎與專業實踐的課程體系,還要包含公共課教師和專業課體系。解決問題是教學的根本目的。在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要牢牢抓住學生的課程教學的靈魂,將計算機網絡基礎的相關知識設置在教學題目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低學習計算機網絡基礎。在實踐活動中靈活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改革與課程建設必須綜合分析與考慮到課程設計與課程實施這兩個要素,二者是不可分離的,也就說課程改革與課程建設務必與課程計劃和課程實施保持一致。
2.2豐富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
實踐性是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的核心,“因材施教”是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時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學生由于身體和心理正處于發展的快速階段,而且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基礎水平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所以,教學活動設計不能搞“—刀切”,老師應該在先了解與掌握學生基本情況之后,將學生依照三個等級進行劃分,在進行教學任務設計的時候要綜合分析與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與興趣愛好。老師可以根據教學任務介質互聯網方式來擴大教學內容,然后有機結合計算機知識,社會實踐是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設置的核心,在教學活動中鼓勵老師和學生深度合作和交流,在整個游戲活動中,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熱情,改變傳統一味灌輸教學方法的弊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中職學校電子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方案應該著眼于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不是針對學生進行傳統的單純的理論教育。課程改革與課程建設對人財物等要素進行有效配置,更應該完善課程和教學管理與激勵措施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水平,實現教學的目的,為社會輸入大量的技術型人才創造了積極條件。
2.3遵循教學原則,加強教師培訓
教師是教育活動開展的引導者與領路人,針對師資力量不足以及教學經驗不足的問題,可以組建相關的教育部門或者組織,對計算機網絡基礎教育工作者進行定期培訓,包括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與職業素養等多方面的內容,然后通過集中探討或者研究的方式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加強計算機網絡基礎與專業隊伍建設。另一方面,在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過程中,。尤其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這是一種非常有效果的教學方法。在計算機課程互動教學活動中的深度合作和交流,可以準確全面地反應學生的特點和基礎水平。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是中職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教育制度的改革對職業教育培養的計算機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國必須重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教學管理體系建設,當前我國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還存在一定問題,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的培養,也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力性與學習的積極性,嚴重影響著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的提升。文章從幾個方面就計算機網絡基礎與實用技能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實踐進行分析,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周靜;校外科技教育中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初探[A];探索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第十九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征集活動論文匯編[C];2018年
[2]嚴宗澤;簡論應用型大學創新能力培養的全程化建設——兼談創新教育的目標設定[A];國際創造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8年
[3]趙澤兵;申現瑛;彭平;;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A];中國電子教育學會高教分會2018年論文集[C];2018年
[4]趙秀艷;《美國自然人文地理》教學的實證研究——計算機專業基礎階段內容依托教學的影響及問題探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08期
[5]宋達;張佳麗;關于建立多媒體網絡環境下中學計算機人機結合教學模式和測試體系的研究[A];全國中計算機教學改革暨網絡環境下計算機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