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晨
摘 要: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要充分利用好原有地形地貌、山水湖泊,保護好自然遺跡、古樹名木。同時,還要從植物配置多樣性,特色園林綠化應用等方面綜合考慮,讓城市園林存在于可持續發展的景觀生態環境中。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討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及植物配置方面的內容,以供參閱。
關鍵詞:風景園林 規劃設計 植物配置
1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
(1)要遵循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原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要以美的形態展現在人們面前,引導教化人們參加健康文明有益的社會化活動。在規劃設計園林綠地景觀生態系統時,要以植物學、景觀生態學、人文居住學、社會學、美學等為基礎,遵循生態原則,要始終以人為本,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人與自然界的植物,環境等組成有機整體,體現生物的多樣性。(2)要遵循適用、經濟、美觀三者統一的原則。“適用、經濟、美觀”是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必須遵循的原則,也是設計者必須遵循的原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特點是有較強的綜合性,所以,要求做到適用、經濟、美觀三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首先要考慮“適用”的問題。所謂“適用”,就是因地制宜,比如氣候特點以及干旱少雨和土壤貧瘠的地理特征,選擇品種,這樣本身可以減少大量投資,也解決了部分經濟問題。經濟問題的實質,就是盡量在投資少的情況下辦好事。在“適用”、“經濟”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做到“美觀”,即滿足園林綠地布局、造景的藝術要求。在某些特定條件下,“美觀”被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實質上美本身就是一個“適用”,也就是它的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地設計過程中,“適用、經濟、美觀”三者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3)要貫徹綠地景觀立體綠化的思想。在規劃設計園林綠地生態景觀時,應貫徹綠地景觀立體綠化的思想,以植物造景為主。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要賦予園林綠地景觀空間的多樣性和立體化。針對園林綠地不同的特點,在其綠化形式上應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復合綠化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綠地系統的應用功能。如增加立體綠化、垂直綠化和層次綠化,在提升園林景觀多樣化的同時,有效實現隔熱、蓄水、凈化空氣等功能,采用喬木下面種植灌木,灌木下面種植花草等復層綠化形式。
2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要點
(1)整體規劃設計。水是生命的象征,從生態的角度,用模擬自然結合現代園林的包裝手法,可以使水產生流動跌落的動感,這樣不僅增加了空氣濕度,調節了氣溫,還從視覺上給人以美感,增加了人與水散發的潮氣融于空氣中的自然感。(2)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必須對古跡、古樹名木進行保留。城市的自然遺跡、古樹名木是歷史的象征,在園林綠化規劃設計中應盡量保留、保護好。尤其是具有生命的古樹、大樹,由于適應了原有的地下水位規律,如果因建設造成地下水位改變,很可能導致樹木的生長不良,所以必須統一規劃,盡量不要破壞原有的生態體系。(3)地形地貌規劃設計。首先要豐富植物景觀層次。起伏的地形使植物在層次上有變化,有陰面和陽面,有抑揚頓挫之感。其次是增加綠地面積。這對于綠地面積有限的小園林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向空中發展有利于栽植高大怕的觀植物;向地下延伸挖地造湖,增加綠地面積,豐富景觀層次。三是有利于排水。起伏的地形對排水非常有利。
3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園林植物的配置
(1)關于花壇的配置。花壇作為主景,多設在大門、廣場、主要道路交叉處,表現形式為帶狀花緣和花徑。由于花壇的色彩艷麗明快,表現形式多樣,所以有較強的景觀效果,使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2)關于孤樹的配置。應栽植在開闊空間或視野開闊的高處,表現所在的空間是主景和焦點,體現植物、環境景觀的魅力。如黃山的迎客松生于陡壁,枝干蒼勁優美,側枝懸挑在文殊洞頂,如同主人招手迎接四面八方游客,因而知名天下。(3)關于叢植的配置。按形式美構圖,表現樹木群體美。植物之間的組合、搭配,在形態上有高低、近遠的層次變化,在色彩上有基調、主調、配調之分。群體的疏密錯落形成明顯的空間劃屬關系。不同季節、不同樹種所表現的觀賞期不同,體現四季分明的景象。要一年四季都有變化,形成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的景色,體現了高低起伏、疏密有致的景觀藝術效果。(4)關于樹木群體的配置。以樹木群體美為主,采用純植和混合植方法,由喬、灌、花草共同組成自然式樹木群落,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環境質量,又可獲得雄偉壯觀的植物景觀。園林植物不僅具有獨立的景觀表現形式,還能與園林中的山水、建筑、道路、雕塑、噴泉等小品組合構景,作為空間的分隔、過渡、融合等,所采用的花墻、花架、漏窗、落地窗等形式都需借助園林植物來裝飾和點綴。山石水體是自然式園林的骨架,有了植物的裝點陪襯,才會有“群山郁蒼、群木薈蔚、空亭翼然、吐納云氣”的景象和“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園林道路除必要的路是用硬質材料鋪裝外,路旁均以樹木花草覆蓋,游覽小路也以條石或步石鋪于草地中,才能達到“草路幽香不動塵”環境效果。曲折的道路若無必要的視線遮擋,只有曲折之趣,而無空間之分、通幽之感。因此說,園林植物通過喬、灌、花、草的有機組合,可形成植物障景、框景、漏景等景觀。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園林景觀建設已經滲透在城市公園、街頭、廣場等方面的情況下,促進城市居民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相處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進行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應以保護原生態環境為建設目的之一,注意合理化的種植設計、突顯植物結構的立體化和復層化、選擇鄉土化的種苗、科學化的植物栽種等,以便后續良好的進行園林景觀建設,實現原生態環境保護,同時促進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 胡瑩瑩,白德龍.關于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及植物配置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02)
[2] 彭振東.關于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及植物配置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4)
[3] 姜繼華,李翠萍.關于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及植物配置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