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張傳武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地鐵通信系統組成,接下來詳細闡述了電子信息系統在地鐵通信智能化中的應用,最后對基于信息跨平臺傳輸做論述,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給行業內人士以借鑒和啟發。
關鍵詞:電子信息系統 地鐵 通信智能化 應用
引 言
相比較于其他交通工具,地鐵具有如下特點:節約空間、降低噪音、低碳環保、運載量大、不堵車等等,因此成為了人們交通工具選擇的首選。而作為運輸量加大的地鐵,交通過程當中對于安全性的要求就比較高,因此采用安全可靠的通信智能化就顯得十分有必要。那么電子信息系統在地鐵通信智能化的應用也就十分有必要,能夠為地鐵高效穩定的運行提供支持支撐。本文主要對于電子信息系統在地鐵通信智能化中的應用展開了深入的分析,以下為詳細內容。
1地鐵通信系統組成
作為一個極為復雜的電子信息系統,地鐵通信系統主要包括了以下多個子系統:傳輸系統、配電系統、乘客信息系統、廣播系統、無線通信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安保系統、交通系統、自動售票系統等等。這些子系統之間的相互協調運作,共同實現地鐵運行任務的完成。但是地鐵通信系統的子系統的運用,離不開電子信息技術的支持,可以說,這些子系統,都是一個個相對小型的電子信息系統。
2電子信息系統在地鐵通信智能化中的應用
2.1傳輸系統。地鐵電子系統中最為重要的系統就是傳輸系統,傳輸系統包含著語音、數據、圖像等信息的傳輸。傳輸系統還為整個地鐵的電力監控系統、自動檢票以及信號系統提供著傳輸服務。傳輸系統是整個地鐵安全運營的重要保障它為地鐵的運行提供著最為綜合性的服務。近幾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地鐵的通信傳輸系統也在不斷地創新與提高,地鐵的傳輸系統還包括彈性式、開放式、同步式以及異步式等幾種類型。彈性傳輸主要以IP業務為主運用互聯網技術將圖像、聲音與數據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同步傳輸運用運用光纖傳輸技術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可以很大程度上滿足地鐵傳輸信息的要求。
2.2無線通信系統。無線電通信系統是確保列車之間安全距離的專業設備,同時也是控制列車運行、決定運營間隔的關鍵。既有信號系統基于軌旁固定位的設備來控制列車運行,受設備安裝位置和距離的限制,不利于進一步增加線網運力。在地鐵運行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的前提下,可大大縮小短前后兩個列車之間的追蹤距離,提高地鐵系統運行效率,為列車的進一步增能、輸送更多客流提供了很大的上升空間。
2.3監控系統。電視監控系統主要包括運營閉路電視監控、票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公安視頻監控系統。運營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一般供運營、管理人員實時監控車站客流、列車出入站、旅客上下車等情況,是加強運行組織管理,提高效率,確保安全正點地運送旅客的重要手段。發生災害時,由兼管防災的調度員或值班員使用本系統隨時監控災害和乘客疏散情況。票務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在站長室內設置監控器,實現對車站內的進出閘機、票亭、票務管理室內的圖像監控功能。公安視頻監控系統主要是對地鐵軌道交通各車站進行實時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和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為查緝破案提供錄像取證。公安視頻監控系統一般與運營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共用前端攝像機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后臺控制及顯示獨立設置。視頻流信息可以得到有效管理,相互干擾較小。目前,軌道交通閉路監控系統采用的視頻監控技術可分模擬視頻監控、模擬采集和數字視頻監控三種。
2.4安保系統。隨著我國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地鐵線路投入到了建設當中,而為了增強地鐵運行的安全穩定性,確保乘客出行的安全性,也就十分有必要采取相關的措施來達到對地鐵安全運營管理,其中地鐵安保系統的作用就顯得十分巨大。地鐵安保系統的建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依據地鐵運行的實際情況,結合相關的安全技術、規范技術等應用,實現對安保系統的建設。更加重要的是地鐵安全運營管理當中十分有必要結合安保系統以及相關的安全技術防范手段,確保地鐵運行過程當中一旦出現了治安事件和突發事件,能夠及時的進行處理和應對。然后是車輛安防系統,該系統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護乘客人身財產安全以及防盜、防破壞監控管理等等,車輛安防系統當中相關設備的建設,能夠充分的徐進地鐵的智能化、全方位的現代化管理,使地鐵運行的過程當中能夠更加的正常、穩定、有序。此外,高架區間出入隧道口這一位置,也需要充分的設置安防系統,包括周界報警、閉路電視監控等等。隧道口沿途也必須設置社相應,實施全面的監控和管理。
2.5配電系統。高智能的配電系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為地鐵的運行提供了高質量的電能。采用整體絕緣支架,結合先進、合理的施工工藝技術,可以實現系統運營少維護甚至是免維護;復合材料電纜支架和復合材料疏散平臺,具有抗腐蝕性強、壽命長的特點,不僅實現了絕緣安裝,而且有效地減少了雜散電流對地鐵車站、隧道結構鋼筋的腐蝕,有利于地鐵車站、隧道結構的保護。
3基于信息跨平臺傳輸
在現階段電子信息系統使用實踐中,已經能夠實現信息的跨平臺傳輸,技術人員為了保障信息傳輸質量,處理平臺異構障礙在開展設計工作時需要針對通信接收端口進行編碼,編碼需要具有可識別性,繼而便于信息傳輸技術能夠發揮作用。同時能夠輔助系統運維人員在處理信息系統故障,運維人員通過可辨識的信息編碼分析并解決故障,對系統采取有價值的維護措施。信息跨平臺傳輸技術的應用還能夠確保軟件信息可以被寫入,有助于優化與完善系統,進而確保信息傳輸控制目標的實現。另外,信息跨平臺傳輸具有特殊性,其字節數據較多,在進行傳輸時需要結合該特點有效處理數據包,進而實現信息傳輸的目標。
結 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氣候不斷惡劣的環境下,使用共同交通出行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碳排放量,從而實現環保節能的目的。而就當前高效的交通工具選擇上,地鐵無疑是占據了極大的優勢,其中運行速度穩定迅速,能夠節約大量的通勤時間更是使地鐵受到了乘客的廣泛的歡迎,可以說,在今后社會的發展當中,地鐵的運用也會更加的頻繁和廣泛。但是如何實現地鐵在運行過程當中的更加高效性和穩定性,提高乘客乘車的安全性其實當前主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尤其是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實現電子信息系統在地鐵通信系統當中的應用是一個必然趨勢,本文主要對此展開了深入的思考,可供相關人士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立哲.新技術在地鐵通信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8).
[2] 孫建超.論地鐵通信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J].通訊世界,2016(24).
[3] 汪鋒.地鐵通信的現狀和發展[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9).
[4] 高海建.地鐵通信系統中的寬帶化設計技術及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4).
[5] 鄭超,張釗瑋.基于地鐵通信系統電磁干擾的問題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7(3).
[6] 地鐵通信系統的設計管理和施工技術的探究[J].李耀國.低碳世界,2017(10).
[7] 徐偉平.論地鐵通信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5).
[8] 劉子銘.淺析電子信息系統在地鐵通信智能化中的應用[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6(24).
[9] 張天翔.在安全方面淺談電子信息系統對地鐵屏蔽門信息感應智能化的推動作用[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