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
隨著現代醫學診療手段的層出不窮,高分辨CT已成為檢驗病灶變化,觀察體內器官組織的有利手段,對于兒童肺間質疾病來說,其發病率與復雜程度明顯高于成人,那么在利用高分辨CT進行兒童肺間質疾病診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什么是高分辨CT
按照字面意思進行區分,高分辨CT就是分辨率更高的CT,對比于傳統的CT手段,高分辨CT就是對病灶進行細微觀察,是現代醫學影像學的衍生物。
在CT掃描領域,依靠不同的參數進行的CT掃描具有不同的數據表現,只有在精度夠高,參數經過提前設定的掃描下獲得的數據才能夠被稱為高分辨CT,應用于高分辨CT環節的數據,普遍是更薄,更穩定的,隨著分辨率的增加,掃描使用的電壓也在不斷上升,在一般的掃描環節,往往采用軟組織重建方法,對于高分辨CT掃描,則經常采用骨算法。
2、肺間質疾病的醫學定義
在現代醫學的定義中,肺間質性疾病并非對于某種疾病的特定標示,而是對兩百多種肺部疾病的統一概念。患有肺間質性疾病的患者,肺部常表現出彌漫性肺實質,肺泡炎癥等病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存在呼吸障礙,利用X線進行胸部掃描,能夠發現位于肺部的彌漫性浸潤陰影。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肺部是一棟漂亮的樓房,間質就是保證“樓房”穩固的鋼筋水泥,相當于房間或者內墻,肺間質疾病發生于鋼筋水泥部位,是對結構的侵害。
3、高分辨CT在兒童肺間質疾病的診斷工作中扮演的角色
對于兒童肺間質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要結合兒童的實際情況,臨床表現以及病理改變做出合理的醫療方案,由于兒童的肺部結構與身體發育都與成人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高分辨CT也在兒童肺間質疾病的診斷工作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3.1具有較高的疾病診斷價值:
在當代的臨床醫學實用環節,大量的醫學實踐表明,利用高分辨CT開展兒童肺間質疾病的診斷工作能夠收到更好的效果,隨著信息技術以及圖像后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相關醫護人員采用3D容積再現,最大密度投影等方式加強對于肺部的診斷治療工作,依靠二維與三維模型的建立,相關醫護人員能夠更輕松的發現兒童存在的肺間質疾病。
舉例來說,在傳統的CT檢測環節,有時可能會因為圖像上呼吸運動偽影的影響和肺膨脹程度造成圖像辨認的困難,對于無法屏氣的患兒更是如此,在傳統CT手段誤差較大的情況下,采用高分辨CT環節中的最小密度投影則可以有效改變這一狀況,最小密度投影在改變了肺部衰減區顯示圖像以及降低了磨玻璃影顯示的同時,達成了更高的圖像敏感性,有利于規避診斷錯誤。
3.2進行肺部生長發育評價:
兒童與成人的器官區別表現為兒童相關器官的不斷增長,以肺部舉例,成熟的肺泡從胚胎期啟動發育進程,2歲左右完成發育,在8歲時達到成人水平,此時肺泡數量保持平衡但仍在生長,采用高分辨CT手段,可以有效評估兒童的肺部發育狀況,并對多種指標作出評定——如肺部重量和氣體容積。通過容積CT的相關應用,可以實現動態監測慢性肺病的目的,對于慢性肺間質疾病患兒早期的成長與病情控制也有較好的表現。
3.3肺部解剖任務的細化:
肺間質是構成肺部結構的“鋼筋水泥”,采用高分辨CT能夠清楚的觀測到病變部位,在實際的醫療進程中也有較大意義。在正常情況下,高分辨CT也無法觀測到厚度僅為0.1mm的小葉間隔,但當小葉間隔在CT圖像上表現為1-2.5cm的線狀陰影時,可以通過對肺泡上皮和肺泡腔的實際情況的判定,觀察是否出現了肺小葉間隔增厚病癥。
高分辨CT是應用于現代社會醫療條件而產生的一種醫學檢查手段,對于患有肺間質疾病的患兒來說,高分辨CT簡化了傳統的檢測手段的復雜步驟,為患者家庭節約了檢查時間,節省了更多的經濟開支。所以對于已出現肺間質疾病的兒童,家長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診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