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峰
摘要: 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對河南省發展開放型經濟、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意義重大。河南省擁有交通區位優勢、航空樞紐建設成就顯著、國家戰略疊加效應顯現、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等優勢,提出積極培育龍頭物流企業,大力完善多式聯運體系,促進“空中絲綢之路”建設與產業融合發展,拓寬建設資金來源,逐步建設以鄭州為中心的機場群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空中絲綢之路;內陸開放高地;河南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ilk Road in the air” is a major great significant for Henan to develop an open economy system and to build an leading areas of opening-up in the inland regions. Henan Province has the advantage of transportation location,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air transport hub development , the Overlapping Effect of National Strategi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maintain good posture. Proposed to actively foster the leading logistics enterprise, Perfection Multimodal transport system,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Silk Road in the air”construction and industrial convergence, Widen the capital source in the development, Gradually build Zhengzhou as the center of the airport cluster and so forth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Silk Road in the Air”; Leading Areas of Opening-up in the Inland Regions; Henan
2017年6 月 14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盧森堡首相貝泰爾時強調,中方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空中絲綢之路”的概念,是對河南省十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空中絲綢之路”構想的肯定和支持,對河南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意義重大。
一、打造“空中絲綢之路”,助推河南省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在全球產業轉移的機遇面前,河南省在開放載體和平臺日趨完善的條件下,在與其他地區的外部競爭中,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已經成為河南省上下的共識。早在2011年,河南省就把建設內陸開放高地作為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一直是河南省的重點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17年河南省外貿進出口總值達5232.8億元,刷新歷史最高記錄,同比增長10.9%,穩居全國第十,中西部第一,河南成為中西部第一個貿易額突破5000億大關的省份。通過開放型經濟模式的不斷創新,河南省初步成為內陸開放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的重要指示,對河南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是重大機遇,也是強大的精神動力。國家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是河南省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最大的平臺和最有力的支點,可以促使河南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推動河南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帶動河南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支撐河南在“一帶一路”建設和服務全國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國家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意味著將有更多利好政策的跟進和出臺,也表明河南的開放環境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和改善。
二、河南省打造“空中絲綢之路”的優勢
(一)交通區位優勢
河南省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是全國連南貫北、承東啟西的重要交通樞紐,是古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東方起點。多年來,河南省立足區位優勢,堅持“交通先行”,以設施聯通為戰略突破口,擁有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等相結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了民航、鐵路、公路“三網融合”。
在鐵路方面,河南已迎來高鐵、地鐵、普鐵、城鐵“四鐵”聯運的新時代。目前河南立足原有的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鐵路網,正在加快建設“米”字形快速鐵路網。米”字形快速鐵路網建成后,將與國家快速鐵路網有機銜接,形成四通八達的快速運輸通道。在公路方面,推進公路貨運場站與鐵路、航空樞紐站統籌規劃、統一設計、同步建設。截至2016年底,河南省公路通車里程達26.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48公里,構建了以鄭州為中心,覆蓋中原城市群主要城市的“3小時高速公路交通圈”。在航空方面,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是中部地區首個擁有雙航站樓、雙跑道的機場,是華中地區級別最高的飛機檢修基地,是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中國四大貨運機場之一,2015年貨郵運增幅全球最快。按照2016年河南省政府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快民航業發展的意見》,到2020年,河南省將建成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為核心,洛陽北郊、南陽姜營等機場為主要節點,運輸機場和通用機場多層次布局、協調發展的民用機場體系。借助于交通區位優勢,河南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國際陸港)“四港聯動”的集疏運體系基本形成,可以引得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涌動,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物貿集散地,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航空樞紐建設成就顯著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航空運輸正在成為繼海運、河運、鐵路、公路之后的“第五沖擊波”,“臨空經濟”(也稱航空經濟)成為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為了充分發揮后發優勢,搶抓航空經濟發展機遇,改變河南地處內陸的劣勢,早在2007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民航優先發展戰略,并審時度勢地采取了一系列戰略舉措。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河南航空樞紐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航空樞紐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節點地位進一步提升,對河南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2017年新鄭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為2430萬人次,比2016年增長了17%,全國排名第13,中部地區第1名;貨郵吞吐量突破50萬噸,比2016年增長了10.6%,穩居全國第7位,躋身全球前50強,客貨運規模實現中部機場“雙第一”,空運進出口總值占全省的近八成,占比全國最高。
(三)國家政策疊加效應顯現
2013年3月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批上升為國家戰略,借助全球化大趨勢,在國家戰略政策的紅利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取得了不凡的成績。經過近五年的發展,初步形成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樞紐航線網絡,一批批全球著名企業蜂擁而至讓鄭州在高端制造業、先進服務業等方面都躍居全國領先水平,這對河南的發展來說是強大的支撐點、帶動點和輻射點,也為河南“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2017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00.1億元,是2012的3.4倍,年均增長19.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5.3億元,是2012年的4.1倍,年均增長22.7%;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498.1億美元,是2012年的1.8倍,年均增長12.2%,占全省、全市比重分別達到65.1%、83.5%;航空客運完成2430萬人次,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長15.8%;航空貨運完成50.3萬噸,是2012年的3.3倍,年均增長27.2%。
河南省發展的外部政策環境日益優化,國家戰略規劃和平臺紛紛落戶河南,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目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擁有“5+7”的國家戰略和平臺,其中獨有的國家戰略有5個: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鄭州航空港引智試驗區、國家“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示范基地、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其他與其密切相關的戰略和平臺有7個。隨著各項國家戰略和平臺的建設實施,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乃至河南將利用好、發揮好國家政策的疊加優勢,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取得更好、更大的發展,為“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四)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隨著全球產業轉移的加速,河南省在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優勢的基礎上,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促進經濟轉型發展,整體發展保持了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好的氣勢,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笆濉逼陂g,河南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的位次由2010年的第21位前移至2015年的第13位。2016年河南省生產總值40160.01億元,同比增長8.1%,2017年河南省生產總值44988.16億元,增速為7.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第二、三產業比重達到90.4%,第三產業增加值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8.4%,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2.1%,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4.1個百分點。
(五)其他優勢
一是農業發展水平較高,河南是農業大省,產量穩定,不僅能滿足自身的需要,還可以向外輸出農產品和技術。二是人口眾多,能夠為河南省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資源,目前河南一方面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加高素質人才的儲備,另一方面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加大對勞動力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的技能。三是資源豐富,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水源供給相對充裕、旅游資源豐富。四是工業門類齊全,工業門類覆蓋了國民經濟行業的39個大類,形成了六大支柱產業。五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十二五”期間,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年均超過18%的增速高速發展,規模迅速擴大。智能手機,小麥、玉米、肉牛等生物育種技術,T700碳纖維、大尺寸硅拋光片等新材料產業,新能源客車等特色領域優勢顯著,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三、河南省打造“空中絲綢之路”的對策建議
“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是河南省面臨的重大戰略機遇,為河南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探索與歐美發達經濟體合作打開了新的思路。在戰略機遇面前,河南省政府先后印發了《推進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工作方案》和《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專項規劃(2017—2025年)》,對6大重點領域、13項重點任務、53項專題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和推進落實。這些任務和專題的推進將有效解決鄭州機場國際航線網絡布局稀疏、國際航線數量和運輸量較少等問題,提升多式聯運體系建設的速度和質量,促進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集聚,推動河南與其他國家經貿、人文交流與合作。但是加快河南“空中絲綢之路”建設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積極培育龍頭物流企業
無論是“雙樞紐”功能的實現,還是現代國際物流中心的建設,都需要龍頭物流企業的引領和支撐。現階段河南省物流業整體發展水平較低,海外經營缺乏,面臨小、散、多、亂的格局,無法主導國際物流鏈的形成。因此,河南應積極培育龍頭物流企業。第一,堅持“內培外引”相結合。一方面,整合河南省現有的物流資源,推動河南大型物流企業以兼并、重組等方式,整合優勢資源,激發內生動力。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的企業集團入駐河南,加強在機場運營、航空物流、物流金融、飛機維修等方面合作,引入外生活力。第二,為物流業發展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應加快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創造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使人流、物流、資金流向更有效率的企業集中,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第三,完善支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做好整體規劃,強化人才激勵機制,吸納國內外高端人才到河南就業和創業,保證資金、項目用地、人才的強力支撐。
(二)大力完善多式聯運體系
良好的多式聯運體系是建設“空中絲綢之路”的必要條件。近年來,河南在探索建立以機場為核心的多式聯運體系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基本實現了 “機、公、鐵”的無縫銜接。應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促進航空、鐵路、公路等形成融合發展、互聯互通的格局,有效發揮綜合交通效能,推動不同物流方式之間的有效銜接。河南省還需要在完善空陸、空海聯運政策、建設多式聯運數據交易服務平臺等方面多做工作,增強“空中絲綢之路”的影響力和帶動力。
(三)促進“空中絲綢之路”建設與產業融合發展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空中絲綢之路”已不僅僅是設施的聯通,更是全球高端要素快速流動的載體和國家之間市場深度融合的橋梁,是內陸地區融入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紐帶。航空運輸業能直接帶動飛機制造、維修和租賃等航空產業蓬勃發展,同時,電子電器設備、通信設備、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附加值高、運輸時效要求高的高新技術企業隨之大量出現在機場周邊,航空服務、航空物流、會議會展、商貿、金融、總部經濟等高端現代服務業也迅速集聚。這些企業和產業的集聚將有效改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產業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而帶動鄭州乃至河南融入全球產業鏈體系。因此,“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不僅要注重基礎設施建設,更要注重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內生動力,進而帶動周邊、服務全國。
(四)拓寬建設資金來源
機場三期開工、多式聯運體系完善、客貨運洲際航線開辟、冷鏈和快遞物流基地建設等重點工作任務的展開,需要強大的財力保障。河南省除了利用本省的財政資金支持建設外,一方面要爭取國家相關部門的資金支持,爭取區域性機構如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機構的支持。另一方面,在非限制領域,進行市場化運作,積極推廣運用PPP模式,加強和社會資本的合作,吸引國內外社會資本參與“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引進資金的同時,獲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的水平。
(五)逐步建設以鄭州為中心的機場群
河南省要想拓展“空中絲綢之路”的覆蓋范圍,構建“雙樞紐、多節點、多線路、廣覆蓋”的發展格局,提升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能力,就必須加快以鄭州為中心的機場群建設。盡管鄭州機場的航線網絡不斷拓展,但是隨著“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和成熟,鄭州
機場的容量必將逐漸趨于飽和。適時利用各個機場的比較優勢,建立緊密聯系、明確分工的機場共同體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得樞紐與區域、干線和支線機場有機銜接和客貨運輸全面協調發展,提升機場群整體功能和效率,進而帶動各自周邊城市的發展。因此,隨著“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河南還應當考慮建設以鄭州為中心的布局完善、分工合理、定位清晰的機場群,為“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提供持久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金真,孫兆剛,楊震.鄭州建設國際航空物流中心的推進策略[J].區域經濟評論,2018(1).
[2]河南加快建設“空中絲綢之路”[N].國際商報,2017-09-11.
[3]張占倉.中部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主體思路[J].區域經濟評論,2018(1).
[4]付超奇.推進“一帶一路”戰略 發展現代航空運輸[J].宏觀經濟管理,2015(4).
[5]架“空中絲綢之路” 建內陸開放高地[N].河南日報,2017-06-26.
[6]聞坤.架起空中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城市群和機場群建設[J].大飛機,2017(6).
[7]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專項規劃(2017—2025年)[EB/OL].河南省政府網站,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7/09/26/010741568.shtml.
(責任編輯:張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