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萍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圍繞學生這一中心開展的小學語文教學如火如荼,形式和手段趨于多樣性和現代性。“亂花漸欲迷人眼”,一些課堂表面完美,但是內在卻體現的是教師“專制”性的教學,學生并沒有從原來被動地位走出來,仍然是課堂的配角,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和興趣波瀾不驚,起色不大,情感停留在淺層的觸摸上,真實的想法和自主的言論被抑制,主體地位屬于虛設存在。
關鍵詞:語文;課堂;情感;真實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圍繞學生這一中心開展的小學語文教學如火如荼,形式和手段趨于多樣性和現代性,“亂花漸欲迷人眼”,在這樣的教學現狀下,有一位教育專家曾表示,現在的教學經歷過太多的“風情”:與很深的思想結緣,也與政治緊密掛鉤,與道德、精神相親相近。在筆者看來,一些課堂表面完美,但是內在卻體現的是教師“專制”性的教學,學生并沒有從原來被動地位走出來,仍然是課堂的配角,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和興趣波瀾不驚,起色不大,情感停留在淺層的觸摸上,真實的想法和自主的言論被抑制,主體地位屬于虛設存在,本文筆者就此做一闡述。
一、導語言真意切——“四兩撥千斤”
面對新課改下所倡導的簡約又高效的課堂,教師通過發揮語言優勢,不斷以真性情、真味道的語文思維引領,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在融情入境中不斷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催動他們的熱情和激情,從而更為主動、積極地進行討論、交流,吐故納新,深化語文知識。但是,在現實教學中,有的教師設計的課堂情境有些牽強附會。例如在導入環節,有教師自認為需要用一些具有深度的知識來引領,這樣就能夠調動學生好奇心,如回文詩、對聯等,讓學生一聽隱晦難懂,反而有些偏離了教學的初始目的;也有的教師認為小學生喜歡聽童話,就動不動用寓言、童話來試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結果卻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造成教學環節上的脫節或銜接不到位。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原本就是個童話故事,但教師認為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需要加些料,讓課堂更為活躍,于是一上課,又講了一個童話故事,小學生聽得很開心,但是和這一課的情感基調和氛圍離了十萬八千里,教師需要從一開始營造那種悲傷、凄慘、黯淡的與小女孩角色相契合的環境氛圍,但是當小學生一聽到開心的童話故事,就已經在心理層面和情緒上處于愉悅狀態,再去引領他們以更快速度走進文本,感知文本,無形中增加了難度。事實上,教師能夠用這樣的簡潔語言問學生,“同學們,大年夜一家團圓開心嗎?可是就有和你們一樣的小女孩卻無法與家人團聚,這是為什么,她有怎樣的悲慘遭遇呢”……沒有更多辭藻的簡短開場白,卻一下子引起了學生的關注,學生處于最佳的思維狀態,帶著這樣的問題,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新課學習。教師實際上是站在學生對知識探究的原點上進行語言導入,這樣使得學生對新學習的內容就會有一定的探究期待,從而引導學生自覺進入到教學的下一個環節。
二、情境創設科學合理——“情隨景動,情景共融”
在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動起來的呼聲不斷高漲之際,小學語文教師也在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力求讓語文課堂教學能夠充分激發出學生的主體性。在眾多教學方式中,情境創設成為教師熱衷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走過場”“蜻蜓點水”的情境創設,徒勞無益,浪費資源。教師創設情境,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也需要在其中滲透學生主體性的理念,通過科學合理的創設,讓學生主動參與,迸發出思維的創新火花,無論是問題情境,還是語言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操作情境等,都需要借助這一手段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入到教學氛圍中,同頻共振,情景交融,當學生的認知狀態與文本情感基調相契合,自然會使他們主動接受情感的熏陶,融情入境,從中感知與體悟,并發揮出最大的主體作用。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教師讓學生按照小組提前編創舞臺劇,小組成員各自確認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富有感情地進行模擬演練。課堂伊始,教師先讓一個小組進行表演,讓其他學生評價。隨后進行教學,學生輕車熟路,再加上與文本共融的情感已經被催發,產生共情,聽講起來就格外認真。合理的創設情境,能夠真正實現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教師做好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在情境中主動釋放自我,充分表露自我個性,與文本合而為一,創新的火花與靈動的思維顯露無遺。
三、語言評價返璞歸真——“話到深處情自濃”
小學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可以隨時隨地,并不斷在捕捉新發現和新思維中,運用評價的藝術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持續探究的自信。教師如果簡單地用對錯來評價,就顯得意義單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具體而真實,也要充滿真誠。語言有內涵,讓學生聽來是一種鼓勵、提示與啟發,從而喚醒學生的自信心,成為學生保持濃厚學習興趣的助推器。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上,教師的各種教學手段需要“洗盡鉛華”,回復質樸,用更為簡潔樸實的語言來引領學生走進語文的世界,從而展現學生率真與靈動的思維,為培養語文素養注入源頭活水。
參考文獻:
[1]李秀英.談情境教學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10).
[2]謝玉琴.“讓”出一片晴空:基于讓學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探微[J].語文教學通訊,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