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玉
摘要:哈薩克斯坦通過積極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外國直接投資,尤其在能源領域成績顯著,成為中亞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分析我國在哈薩克斯坦外國直接投資現狀,還面臨諸多國家的博弈和競爭,受哈薩克斯坦實行能源平衡多元化戰略制約。為促進中國在哈薩克斯坦能源領域投資,提出以下對策建議:提高我國石油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增加在哈薩克斯坦直接投資份額,及時跟蹤研究其能源貿易制度,維護能源投資利益,積極構建中哈能源合作協調機制,深化兩國能源貿易交流合作,尋找利益契合點。
關鍵詞:外國直接投資;能源貿易;哈薩克斯坦
Abstract: Kazakhstan has attracted a large amoun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y actively improving its domestic investment environment,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energy. Kazakhstan has become the country that attracts the largest amoun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entral Asia.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Kazakhstan, it is still facing the game and competition of many countries and is restricted by Kazakhstans strategy of energy balance and diversification.In order to promote Chinas investment in Kazakhstans energy sector,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oil enterprises, to increase the share of direct investment in Kazakhstan, to track and study its energy trade system in a timely manner,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energy investment, to actively build a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China-Kazakhstan energy cooperation, to deepen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energy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o find a point of convergence of interests.
Key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nergy Trade; Kazakhstan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外能源需求增長迅速。2018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遠超國際公認警戒線50%。目前,我國石油進口60%以上來源于中東和非洲地區,絕大部分進口石油運輸必經“海上生命線”馬六甲海峽,這都對我國能源安全構成一定的挑戰。哈薩克斯坦所屬中亞及其相鄰的里海地區不僅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且不需要經過海上遠洋運輸就可實現對我國石油穩定供應。同時,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地區石油資源蘊藏量最大且出口量最多國家,與我國毗鄰的特殊地緣政治以及自古絲綢之路以來與中國有著長久的經貿關系,決定了哈薩克斯坦國在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位置[1]。為此,本文剖析中國在哈薩克斯坦能源領域投資現狀,為中國與哈薩克斯坦能源貿易發展提供借鑒和思路。
一、哈薩克斯坦能源儲量和能源領域引資情況
(一)能源蘊藏量豐富
中亞地區石油儲量非常豐富,不包括里海在內,其石油儲量也僅次于中東和西伯利亞,位居世界第三大石油新興基地,引起了世界能源消費大國的極大關注。據美國能源部能源信息署估計,哈薩克斯坦石油儲量高達140億噸,天然氣達6.5萬億立方米;哈屬里海地區石油蘊藏量更為驚人,石油總儲量約為1100億桶,約占里海盆地石油總儲量的50%,天然氣約占33%,總儲量達155億立方米。其中,哈薩克斯坦單體最大的卡什干油田可采儲量約10億噸,天然氣可采儲量約1萬億立方米。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地區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國家,居世界第七位。哈薩克斯坦國土面積271.73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且人口稀少,2018年人口約為1833萬,人口密度為7人/平方公里;三次產業結構中工業比例偏低,對能源需求量較少,90%的石油用于出口,石油貿易成為哈薩克斯坦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
(二)能源領域引資狀況
哈薩克斯坦具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制定了較為優惠的能源制度、寬松的稅收政策、自由交換貨幣政策,同時政府力推改革和反腐,造就了其國內相對穩定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吸引了世界各國和地區的關注。哈薩克斯坦獨立以來,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3—2012年,累計吸引外國直接投資1866.81億美元,年均增長超過20%,是中亞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僅在2018年上半年,共吸引外國直接投資67億美元,同比增長24.4%。
采礦業尤其是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是哈薩克斯坦重要支柱產業之一,2018年11月,哈薩克斯坦采礦業生產總值為1137425.50億哈薩克斯坦騰格(約612.51億美元),占第二產業工業比重達61.96%;其中,2018年12月采礦業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達71.54億美元,占外國直接投資總額34%。目前,哈薩克斯坦石油加工和開采業仍處于不發達階段,石油深加工業發展落后,高標號清潔汽油和航空油產量極少,大量需要進口。為能更好發展能源產業,哈薩克斯坦正在制定和執行較為開放的能源投資和發展政策,為外國直接投資能源領域創造良好的環境,積極尋求更好的合作伙伴,爭取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2015—2018年,哈薩克斯坦政府預計投放5億美元用于對高加索盆地進行勘探及開采,旨在使國內石油生產量翻倍,擴大能源出口。哈薩克斯坦石油能源開發項目主要集中在田吉茲(TENGIZ)、卡拉恰干納克(KARACHAGANAK)和卡沙甘(KASHAGAN)等區域,正吸引雪佛龍、埃克森美孚、道達爾等西方能源巨頭和中國、韓國和印度等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促進哈薩克斯坦石油天然氣行業多元化投資發展。
二、中國對哈薩克斯坦能源投資情況分析
(一)中國在哈薩克斯坦外國直接投資規模
截至2018年6月底,中國對哈薩克斯坦各類投資累計290.1億美元。據哈薩克斯坦中央銀行外國直接投資數據顯示,在哈薩克斯坦直接投資國達100多個,直接投資總額排名前十名依次是荷蘭、美國、英國、法國、英屬維爾京群島、俄羅斯、意大利、中國、加拿大和瑞士。可見,除了中國以外都是發達國家,我國在哈薩克斯坦直接投資總額所占比重少、規模還偏小。
(二)中國在哈薩克斯坦能源領域投資的企業
中國在哈薩克斯坦直接投資領域廣泛,主要流向能源勘探與生產、技術服務、工程承包、農副產品生產與加工,房地產建筑施工等領域[2]。截至2018年,中國在哈薩克斯坦投資企業高達2800余家,位居哈薩克斯坦注冊外資企業總數的前三位。中國在哈薩克斯坦注冊企業大多數從事能源領域開發和利用,大型國有石油能源企業有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等大型石化企業所屬天然氣管道、煉化工程、鉆探工程等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對外有限公司,新疆獨山子吉利化工有限公司、新疆中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其他能源公司,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中國不斷加大對哈薩克斯坦的直接投資。
(三)面臨諸多國家的競爭
哈薩克斯坦蘊藏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以及哈薩克斯坦所在中亞地區是東聯亞洲、西聯歐洲的必經陸上之路。哈薩克斯坦憑借豐富能源資源和地緣政治兩大因素,成為大國在哈薩克斯坦所在中亞地區博弈的焦點。除受俄羅斯的傳統影響外,美、日、澳、歐盟等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印度等新興的發展中國家皆看好中亞油氣資源。勢必影響我國對哈薩克斯坦能源直接投資,將使各國在這一地區的能源投資競爭日趨激烈。
(四)受哈薩克斯坦實行能源平衡多元化戰略制約
為既能維持大國之間的和諧關系,又能保持本國對能源的自主控制權,哈薩克斯坦政府實行能源平衡戰略,對本國能源開采和經營權實行多元化投資[3]。哈薩克斯坦政府在2010年實施的《地下資源極其利用法》規定,政府有權設置在能源資源開發過程中所使用本國生產產品和服務的最低比例以及各外國直接投資所占最高比例,目的是為了保護哈薩克斯坦對本國礦產資源的控制權不落入外國投資者手中,最大限度保護本國民族企業的經濟和政治利益,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直接投資者形成一定程度的能源貿易壁壘,這將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中國在哈薩克斯坦的能源貿易空間。
三、促進中國對哈薩克斯坦能源領域直接投資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我國石油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增加在哈國直接投資份額
與西方跨國公司殼牌和埃克森美孚等石油巨頭相比,我國國有石化企業無論在資金、技術、經驗與管理水平上還有較大差距。哈薩克斯坦能源開發區域地質復雜,開發成本較高,需要投入巨額資金,哈薩克斯坦更傾向與西方大國石油跨國公司合作,將對我國石化企業對其投資造成巨大壓力。為此,我國石油企業應不斷加大新能源技術研發投入,提高石油企業勘探和開采、石化產品和服務以及石油生產、加工、銷售等石化行業一體化生產鏈技術水平,提升我國在哈薩克斯坦能源貿易國際競爭力,增加我國在哈薩克斯坦外國直接投資份額。
(二)及時跟蹤研究其能源貿易制度,維護能源投資利益
中海油和中石化在收購BG公司位于哈薩克斯坦所屬里海北部油田項目中,由于西方石油跨國企業憑借優先購買權規則使我國企業蒙受巨大損失。中石化和中石油之所以在里海北部油田項目收購失敗,其原因在于中國石油企業缺乏了解哈薩克斯坦經濟貿易規則,對基本的合伙人優先購買權不夠了解。為此,我國石油企業要加強基本國際經濟法規則的學習,及時跟蹤研究哈薩克斯坦投資對象國的能源法規動態變化,維護中國在哈薩克斯坦能源貿易投資利益。
(三)積極構建中哈能源合作協調機制,深化兩國能源貿易交流合作
哈薩克斯坦實行能源平衡戰略,增加哈薩克斯坦利益考量,這是哈薩克斯坦維護本國經濟和政治利益使然。為深化兩國在能源貿易領域合作,中國與哈薩克斯坦要在能源合作制度方面尋求共同利益突破點,建立互信的能源貿易交流制度。雙方要各自優化貿易政策,為兩國深化能源貿易掃清障礙,使中哈能源貿易得到深入發展。雙方都應相互尊重彼此之間的商業經營模式、文化習俗和法律法規制度,為中哈能源貿易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尋找利益契合點
在面臨眾多大國在哈薩克斯坦的博弈,中國要本著維護自身國家能源安全這一根本原則,去正確處理大國在該地區的能源貿易關系。如,中國應在某些立場與俄羅斯多協調,多溝通,加強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求同存異、維護自身安全和切實利益。與西方國家在恐怖主義問題上尋求共同利益點,從而維護在該地區的共同能源貿易利益。
[參考文獻]
[1]劉越,閔路路.“一帶一路”視野下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新疆與中亞貿易發展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0(3):1-8.
[2]趙艷.“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下西安——中亞貿易發展路徑與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20):157-158.
[3]張莉.“絲綢之路經濟帶”背景下中國與中亞貿易發展合作探析[J].時代金融,2017(3):7.
[4]馮飛.“一帶一路”對中國與中亞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20):30+119.
[5]Aiymgul Kerimray,Bakytzhan Suleimenov,Rocco De Miglio,Luis Rojas-Solórzano,Mehdi Amouei Torkmahalleh,Brian P. ó Gallachóir. Investigating the energy transition to a coal free residential sector in Kazakhstan using a regionally disaggregated energy systems model[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196.
[6]A.Kerimray,R. De Miglio,L. Rojas-Solórzano,B. P. ó Gallachóir. Causes of energy poverty in a cold and resource-rich country: evidence from Kazakhstan[J].Local Environment,2018,23(2).
[7]Joseph Pelzman,Yessengali Oskenbayev,Murat Issabayev. Does Institution Explain Natural Resource Curse?[J].Global Economy Journal,2018,18(4).
(責任編輯:張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