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花玲
在教育改革深入推進背景下,關注學生生命與成長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必須履行的責任。小學語文課程是一門具有較強人文性質的科目,對于培養學生生命意識有著重要作用。小學語文教師要將語文教學與生命教育深入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可以了解生命的意義,感悟生活的意義與生命的追求過程。然而,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仍舊存在忽視生命教育的問題,尤其是農村小學語文課堂,難以充分發揮出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本文以農村小學為例,結合教學案例試析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希望可以為我國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貢獻一分力量。
一、深入鉆研教材,挖掘生命教育內容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新的小學語文教材內容中的生命教育內容明顯增加,挖掘出教材內的生命教育元素,豐富教學內容,能夠更好地依托教材滲透生命教育,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在以往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側重于教材語文知識的講解,對教材的研究不到位,語文教學始終停留在語言表面上,沒有深入地將語言背后的生命意識應用到課堂上,欠缺生命教育。因此,想要更好地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生命教育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首先就要結合教學大綱深入鉆研教材,在課前挖掘出本節課中隱藏的生命教育內容,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明確教學重點,在課堂上抓準其切入點,有意識地融入生命教育。在挖掘生命教育內容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單元主題中的生命教育。新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單元,每一個單元都有自己的主題,這些主題中不乏生命教育相關的內容,教師要細致分析單元主題,利用其中的生命教育內容在本單元教學中加以滲透。例如,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由《吃水不忘挖井人》《王小二》《畫家鄉》三篇課文組成,課文內容與生命息息相關,主題圍繞“生命”展開,用三篇課文展示了生命的力量,揭露了生命的內涵,是滲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徑。
第二,課文中的生命教育。除了單元主題與生命緊密關聯外,有很多課文中蘊藏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比如,一年級下冊的《春雨的色彩》,通過春天的氣息描寫了大自然的魅力,傳遞著生命可貴的思想,教師科學歸納梳理,給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
二、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關鍵環節。一些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仍舊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先讓學生閱讀一遍課文,接著教師領讀,然后講解課文內容,要求學生背誦經典語句或者段落。這種單一古板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也影響了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難以實現教學目標。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創新閱讀教學模式,在閱讀教學中充分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可以走進課文內容深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感悟文本中的生命意識,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探究學習空間和時間,培養學生對閱讀、對生命意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從過去被動的閱讀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狀態,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落實素質教育要求。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操場上》這篇課文時,課文描述了學生在操場上鍛煉身體、朝氣蓬勃的畫面,賦予充足的生命力。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課文中的生命氣息,教師可以利用班級中的多媒體設備導課,在閱讀教學前給學生播放教師錄制的學校操場視頻,視頻中有的學生在踢球,有的學生在跳繩,有的學生在追逐休息,好不熱鬧。學生看完熟悉的景象后,生命意識油然而生,教師順勢引入新課:“同學們,我們本節課學習的就是與操場有關的內容,我們一起感受課文中的快樂好嗎?”學生的閱讀興趣十分高漲,迫不及待地自主閱讀,結合視頻內容思考生命的價值,體會了成長的快樂,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在習作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
一直以來,習作教學都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所在,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小學生生活經歷與社會經驗很少,在寫作中經常拿著筆不知道寫什么,寫作思路混亂,沒有寫作靈感,難以提升寫作水平。教師將生命教育滲透到習作教學中,可以將習作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到一起,引導學生更細心地觀察生活、熱愛生活,在生活點滴中積累寫作素材,獲取源源不斷的寫作思路與靈感,使學生能夠將自己對生活與生命的感悟通過寫作方式表達出來,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促進學生寫作質量和寫作能力不斷提升。
例如,在講解完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課文后,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課文中描寫了很多小動物,你們在生活中還見過什么小動物,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學生開動腦筋思考著,有學生說:“我家里養了一只小狗,它總是吐著舌頭喘氣,像在笑一樣,陪伴著我成長?!庇袑W生說:“我外婆家有很多雞,公雞打鳴,母雞下蛋,雞蛋又變成小雞,特別神奇”……學生的回答多種多樣,教師采取激勵性的策略給予學生認可和贊揚,增強學生主動表達的自信心,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展示能力。接著教師說道:“同學們的觀察都非常細致,我們在課后要繼續觀察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寫作一篇觀察日記,在下節課分享給大家,我們將評選出最佳日記?!睂W生被教師這個提議激發了參與積極性,在課后主動觀察生活中的小動物,以樹枝上的鳥、地上的螞蟻等為主題寫下了觀察日記。由于一年級學生的漢字基礎還不夠完善,教師放低要求讓學生可以用拼音寫作,學生寫作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感受生命的偉大與魅力的過程。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要關注生命教育,挖掘出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內容,將生命教育充分滲透到閱讀教學、習作教學中,讓學生可以潛移默化地理解、認識生命,有更加深刻的學習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