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敏 李思思
摘要: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基于防城港近十年港口物流吞吐量,運用回歸預測模型的一元線性預測其未來五年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并進行分析研究。針對防城港發展港口物流現存的問題,從政府、行業、企業三個方面提出加快發展防城港現代港口物流的對策措施,以期為防城港港口物流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港口物流;回歸預測模型;一元線性回歸預測;防城港
Abstract: Taking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Fangcheng Port as the study object, based on the port cargo throughput of Fangcheng Port in recent ten years,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forecasts the cargo throughput of the port in the next five year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Keywords: Port Logistics; Regression Prediction Model; Linear Regression Forecast; Fangcheng Port
一、研究方法
防城港港口物流的發展對防城港經濟發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經濟的發展需要提前制定城市發展規劃,而港口物流發展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從宏觀上來說防城港港口貨物吞吐量的預測對確定防城港市物流發展規劃、港口設施建設、港口運營發展戰略不可或缺,從微觀上來看港口貨物吞吐量的預測與港口物流園的規劃與建設、場地覆蓋面積、區位選擇息息相關。所以,對防城港的港口吞吐量進行發展預測,無論是在宏觀還是微觀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趨勢分析可知,防城港港口物流吞吐量逐年穩步上升,在港口貨物吞吐量中,貨源比例因客戶需求及港口功能不同而占據不同的份額。防城港貨物主要以大宗散裝貨及集裝箱為主,集裝箱吞吐量在防城港貨運中占有極大的分額。
三、加快防城港港口物流發展對策
1.完善管理政策
政府應根據防城港港口物流發展實際,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規范臨港工業產業化發展、規健全港口產業管理體制。依托防城港的港口優勢,出臺與東盟國家港口合作方案,推進企沙及江山邊地貿口岸擴大開放,通過其禽獸、肉類產品、生豬活體的申報進口,推進“全域防城港”方案的具體實施項目的政策落實,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以帶動港口物流發展,推進東興實驗區、綜合保稅區、邊貿合作區等合作平臺的開發與建設,把東興試驗區建設成為廣西改革創新先行區。
2.健全配套制度
政府須從多方面扶持防城港港口物流的發展。財政方面:加大對防城港中小港口企沙港、江山港港口基礎設施的資金援助以發展興臨港產業、重點物流項目和增強薄弱環節;防城港全市工業企業達162家,百億元級別4家,對注冊且達到一定經營規模的企業按財政貢獻率評定不同的級別,并按級別給予一定的獎勵;稅收方面:對在防城港注冊成立的物流公司,在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方面給予一定政策扶持和稅收優惠以吸引投資者;土地方面:對大西南臨港工業園、沖侖物流園、高新區等重大港口物流建設項目,放寬其在用地面積和使用年限等方面的指標,對土地租用金可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
3.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建設40萬噸級泊位及配套航道,做好港區升級及航道擴建項目,統籌發展企沙、竹山等中小港口。加快對東灣物流平園、江平工業園、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園區進行整改與建設,抓好漁澫港區的升級及企沙港區的建設,健全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加強港口在物流服務、操作模式等方面的溝通交流,融合物流信息技術,建成防城港港口群信息系統、貿易信息系統、報關報檢信息系統的信息交流共享平臺,實現信息技術的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以實現“以技興港”的發展目標。
4.優化港口集疏運條件
防城港的物流運輸網絡體系主要由公路、鐵路和水路運輸組成。要合理組建運輸路線的銜接,推進防城港至東興、防城港經上思至崇左等鐵路的建設,完善全市高速公路與城區路網的布局,充分發揮鐵路的中長度距離運輸與公路的方便快捷和門到門運輸,建立多式聯運模式。規劃建設東興北侖河通道及防城港支線機場,優化防城港的流通通道,實現運輸系統的有效運行,提高物流效率以吸引大西南地區及其他地區的國際物流通過防城港。
5.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防城港全市的物流企業超過400家,其中絕大部分是微小型企業,缺乏大型龍頭企業,雖然現有的中小型物流企業可以通過改制或兼并重組不斷壯大自身實力,以增強企業綜合發展能力及核心競爭力,但企業現有的管理體系卻難以適應快速發展勢頭。因此企業應當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體系,借鑒國內外優秀管理經驗與方法,結合企業自身特點,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管理體系,以提升企業的軟實力和競爭力。
6.提升企業物流服務水平
轉變服務觀念,以滿足顧客需求為服務宗旨;根據顧客需求建立相對應的服務體系,在適當的成本下,可提供私人訂制服務,以滿足不同客戶群的需求;提升服務效率與服務質量,保證貨物安全、適時、適地送達到;建立企業特色的物流服務標準,以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與競爭力。
7.加大信息技術應用
企業應大力引進CWMS、GPS、GIS等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加強企業自主研發信息技術在物流系統的應用,以做大防城港·阿里巴巴進口貨源平臺,做強“IT小鎮”,提高IT技術在物流企業流通生產中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建立北部灣港口群各物流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共享平臺,建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共享共贏,最大化地增強企業的運營能力。
8.完善人才培養和引進方案
政府應扶持支柱產業人才的培養與儲備,加強與廣西財經學院防城港學院、北部灣大學等本地高校的合作,設立對在校大學生的專業共同培養機制,以達到物流人才的專業化。加強物流支柱產業人才的引進,鼓勵引進一批熟悉物流管理和經濟貿易管理的綜合應用型人才;建立科學的人才選拔機制,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與需求,招聘適合企業發展的人才;完善內部培養與提升機制,對物流從業人員建立具有針對性的人才終身培養機制,提升員工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從而提升員工的服務意識。
四、結束語
防城港港口物流的發展對防城港經濟發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經濟的發展需要科學的城市發展規劃,而港口物流發展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從宏觀上來看,防城港港口貨物吞吐量的預測對確定防城港市物流發展規劃、港口設施建設、港口運營發展戰略、區域進出口貿易發展不可或缺。從微觀上來看,港口貨物吞吐量的預測與港口物流園的規劃與建設、場地覆蓋面積、區位選擇息息相關。所以,對防城港的港口吞吐量進行發展預測,無論是在宏觀或微觀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如何從模型上更加完善,使得預測結果更精確,更能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則需在未來研究中進一步思考和努力。
[參考文獻]
[1]Kenth Lumsden. Port Logistics Research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Transport Logistics, 2009,1(2): 194-210.
[2]Claudio Ferrari, Marco Percoco, Andrea Tedcshi. Port and Loc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Ita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2010, 1(2):9-30.
[3]李連生. 基于船公司需求的防城港港口物流服務發展研究[D]. 南寧: 廣西大學,2014.
[4]劉長儉.“十二五”期間我國貨物吞吐量預測[J]. 水運工程,2010(10): 12-15.
[5]韋漢超, 謝如鶴. 廣東省港口貨物吞吐量預測及分析[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3): 41-44.
[6]夏恒良. 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發展關系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學,2012.
[7]王濱慧. 防城港市港口物流業發展戰略研究[D]. 南寧: 廣西大學,2013.
[8]潘棟輝, 唐根年. 港口物流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以寧波為例[J]. 現代經濟信息,2014(3): 331-332.
[9]趙凱. 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發展思路與對策研究[D]. 南寧: 廣西大學,2014.
(責任編輯:郭麗春 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