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
摘 要:21世紀的今天,“技術”自身走出了輔助的“角色”,走上了教育改革的前沿陣地,微時代已經到來。微課是微時代的教育結晶,微課為實現教育變革及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微課走進了課堂,走近了學生和老師,它影響著我們的教育和學習生活。
關鍵詞:微課;語文;應用;創作
微課的出現讓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變成了真正的主動學習者,微課的出現讓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汲取知識獲得技能,越來越相信學習是個人的事情。本文從微課的創作方法入手,以錄屏型微課為例,系統分析了小學語文微課的創作思路、錄制方法和課堂應用,旨在完善語文微課的制作技術,推動小學語文微課應用的進一步發展。
一、小學語文微課概述
(一)語文微課的含義
語文微課教學意味著教師根據小學語文內容的特點和教學需要,運用各種方法來教授新課程的內容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學習新知識和技能有濃厚興趣的教學微視頻。
(二)語文微課的特點
一是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微課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語文愿望,激發學生對語言的興趣。二是針對性:語文微課要有目的地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微課內容要根據小學語文課時教學內容、目標定制,也應考慮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語文能力基礎、對語文的興趣差異去設計。三是實效性:語文微課注重以內容運用為導向,微課內容的設計應更加注重教學重難點,當學生被教學內容吸引時,他們可以很快地融入教學重難點的學習中。
二、“錄屏型”小學語文微課的創作
(一)構思準備
選取小學語文中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語法點,例如:時間表達法。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然后確定自己要運用的教學方法,對這節語文微課的教學資料進行整理并形成教學設計。
(二)PPT課件的制作
1.編輯模板根據教學設計將整理好的教學資料用PPT的形式呈現,首先要根據設計好的微課內容編輯PPT的模板,可以選擇PPT中自帶的比較單調的空白模板,也可以選用一些成套的模板根據微課內容進行二次編輯、刪減和修改。PPT助手和無憂PPT的PPT模板是比較適合教學課件制作的,簡單又美觀。
2.編輯圖片在課件的制作中經常需要插入圖片,圖片要按照比例擴大和縮放,對于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內容可以將圖片按形狀或者自定義裁剪。
3.設計切換效果和自定義動畫,可以在PPT的動畫功能中找到幻燈片切換效果和自定義動畫的選項,選取需要添加效果的幻燈片和需要添加動畫的文本框就可以了。適當的動畫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但不可做得過多,容易影響學生對知識講解的關注度。
4.課件檢查在做好了微課的課件之后要從頭進行檢查,單詞書寫是否正確,動畫設置是否合適,知識點學習順序安排是否合理等。在檢查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進行調整和修改。
(三)場景布置
微課對聲音環境要求很高,要選一間安靜的、沒有雜音、沒有回音的房間。桌子上放置一臺筆記本電腦和一副耳麥,電腦需要預裝好錄屏軟件與PPT軟件。微課講解時可能用到的材料要放在手邊最近的地方,以免在取用材料的過程中出現雜音,從而影響微課的錄制效果。
(四)調整心態
心情決定心態,也影響聲音的質量。好的心情能夠讓人的聲音聽起來更加自信。同時也要保證自己用最飽滿的熱情進行微課的教學,這樣才能錄制出高質量的微課。
(五)錄制微課
1.選取錄制屏幕打開錄屏軟件(市面上的錄屏軟件有很多,功能多樣,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這里錄制方法的說明以EV錄屏為例)。在左邊選擇常規選項卡中的本地錄制,并確定需要錄制屏幕的范圍,即全屏錄制還是選區錄制,我們錄屏型微課是錄制PPT的放映過程,通常選用的是全屏錄制,選擇后會出現藍色的虛線框,框中區域就是錄制的范圍,如果不需要全屏錄制可以自己調整虛線框的大小。
2.選取錄制音頻確定錄制范圍后,打開右側音頻選項卡并選擇錄制系統聲音和麥克風聲音。如果自己配備了更高端的外接錄音設備,那么選擇錄制系統聲音就可以了。
3.開始錄制,打開準備好的微課語文教學課件,再次打開EV錄屏,點擊左下角的開始按鈕,進入開始錄制前的3秒倒計時,這時候點擊幻燈片放映,倒計時結束教師就可以開始這節微課學習內容的講解了。在錄制的過程中聲音飽滿,有熱情和親和力。
4.停止錄制,按下電腦鍵盤中的Ctrl+F2,停止屏幕錄制,并點擊保存錄制的微課視頻,在“文件名”選項中填寫視頻文件名,并點擊保存,這樣這節微課的教學視頻就會創建成功。
5.檢查視頻,在EV錄屏中點擊打開文件所在文件夾,找到已經保存好的微課教學視頻,點擊播放,就可以進行檢查、修改和定稿的程序。在完成精彩的“錄屏型”語文微課后,教師可以將其應用于語文教學。
綜上所述,微課程是當前教學領域創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掌握微課的創新方法,提高微課創作和使用能力,處理語文微課與小學語文課堂之間的關系,并有效地將微課程與語文課程的各個方面結合起來,能夠讓學生積極學習語文,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
參考文獻:
[1]金陵.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肖凱.玩轉微課[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5.